吕英:《伤寒论》“理中丸汤”参悟要点

凌瑶聊健康 2024-07-03 09:32:39

小编导读

理中丸汤,作为补气健脾的良方,具有很好的温中祛寒作用。如果以“病机”为切入点,理中丸汤又会被如何的解读呢?下面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解读《伤寒论》的“理中丸”吧!

突然发作的上吐下利是霍乱的主症,症状兼有表证,类同现代肠胃型感冒,立足“凡病皆为本气自病”,这两条吐利的根源是中气虚寒、脾陷胃逆,而发热、头痛、身疼、恶寒之表证是吐利的伴随症状,若不治中气虚寒,吐利及表证皆无法止息。

《伤寒论》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参悟:论述霍乱病机下类太阳表证如何治疗

1.霍乱之“头痛、发热、身疼痛”对应太阳表麻桂证,但根本病机中气虚寒寒、脾陷胃逆,必治中气里,里和,里气充实,表气自和或自解。

2.依“虚人伤寒建其中”及“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正是第386条方方药使用之理。霍乱之突然的上吐下利,邪气气多见于风寒湿,至于部分人转为湿热,属属个体禀赋特点,霍乱篇十条未论,学人自当活学活用。

故第386条对治霍乱之风寒湿所致的“头痛、发热、身疼痛”,在本气为中气虚寒的病机下,热化必欲饮,用““热多欲饮水者”反映,此时水湿已化热,形成水热气结,治本气之虚寒用白术;表之风风寒乃为初之气厥阴风木下陷,起陷、扶扶益下陷之乙木用桂枝,对治内停水液者为泽泻、茯苓、猪苓,详见下文。

3.难点:水邪之源来自终之气太阳寒水之气,既然有水停,说明水之气化道路必不通,尽管水为阴邪,但此时因气郁而化热,形成的水热气结影响最大的必是主管水道的三焦,而人身三焦恰好是元气之别使,是通行水火之道,说明恢复三焦之功能,既治水邪又治火邪。另外根据"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说明三焦与腠理毫毛相通。如此分析,关键是选择对治这一水热气结的药物了。能贯通上下、伐肾浊、清降相火非泽泻莫属;能利水下行、安虚阳内扰之烦、理先天元气非茯苓莫属;能通彻上下、由里出表而开腠理、利水通阳非色黑之猪苓莫属。三药对治水热气结,正合三焦之功。故猪苓汤亦用此三药,遵循的是人之生命规律。温病欲救阳,用的是"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法,此三药亦是常用之药。

此乃“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之理;寒多即霍乱之根本病机,为理中丸主之。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伤寒一元解:李可古中医学派“病机统万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吕英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57
评论列表

凌瑶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