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行的人哪一行都行,不行的人做什么都不行。
这是一种唯能力论的论调,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却不是绝对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选择大于努力和能力”的唯选择论,唯选择论也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但却也不是绝对的。
我们只能说对于某个状态下的某个人,唯能力论是正确的,唯选择论是错误的,又或者是反过来。
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需要机遇的,没有机遇,找不到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就算是能力滔天,也有可能龙游浅滩遭虾戏,这也就是唯选择论的正确性所在。
然而,绝大多数的人的选择并不是特别的多,在过去,一个人一生大概也遇不到几次真正的选择,于是有人总结出了四大选择时机,分别是投胎、受教育、找工作和结婚,除此之外,绝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机会。
而在当下来说,虽然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但是一个人一生也多碰不到几次大机遇,这个周期大约是8-10年一次。
经济学上更是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周期,但是对于普通人比较容易理解的却是短中长的三段分法,短周期3-5年,中周期8-10年,长周期50年左右。
但是如果当社会进入到了某一种趋势之后无论是上扬,还是平稳,又或者下降,只要趋势稳定,你就会发现,那些能力突出的人,当真是干什么都行,但是能力不行的人,想要依靠趋势做事,成功率就很低,而普通人就只能是凑数的。
比如,大多数人在上学的时候会发现有这样一种同学,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却涉猎广泛,什么都干,工作了似乎也游刃有余,干什么都能够成功。
又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初,敢于下海的人其实也都是在各个行业里的佼佼者,真正的愣头青其实并不多。
这就是行的人干什么都行,不行的人干什么都不行。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选择的意义真的大于努力,比如,2024年,孩子大学若是选了土木工程,真的不如选计算机编程,前者的就业机会太少了,后者却正是好时候。
当然,其实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考大学这个选择就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考上大学要去哪里上,上什么专业。
所以张雪峰这样的人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对于普通人家孩子上大学填报志愿来说,听他的建议准没错。
但是,我们也不能总是依靠选择,努力还是很有必要的,你选了个好工作,难道提升自己的自身能力就没必要了吗?
很显然不是!
而且,这个世界越来越需要跨界人才,而跨界人才的特点就是行的人干什么都行,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选择是用来让自己有一条更好的赛道,而能力是让自己可以跑得更远,并且随时可以更换到更好的赛道上去奔跑。
唯能力和唯选择,都不是绝对的错误,但也不是绝对的正确,有句话说得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