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战士无人问,投降将军成英雄:方先觉当了伪军长,三百伤兵在衡阳被日军活埋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4-05-27 18:00:31

笔者前几天看了一本《老兵口述抗战史》,其中有一段老兵的回忆是这样的:“天亮后,日本人来了,却没有按照《停战协议》来救治伤兵,他们将那些轻伤的士兵带走了,编成几个小队,或者割马草,或者割稻谷,而其余的重伤员被丢弃在广场,不闻不问。衡阳市里上了年纪的人都说,这些重伤员最后都死了。”

那所谓的《停战协议》,就是方先觉投降前提出而日军根本就没答应的一纸空文,抗战老兵回忆,加上记者实地采访,我们还能发现,即使日本已经宣布投降,被方先觉带着投降的伤员们也没能活着庆祝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几日后,日军撤离衡阳,将仅剩的300多名第10军战士全部活埋了。”

三百位第十军伤兵在抗战胜后仍被日军活埋,当时他们的身份是战俘、伪军还是烈士?这个问题,那些把方先觉当英雄的人是不会回答的,因为他们连方先觉投降都不承认,自然也不会承认日军在1945年8月15日之后还敢活埋人。

当年跟方先觉一起投降并幸存下来的人回忆:第十军轻伤员变成了苦力,重伤员全部罹难,而方先觉在投降后,则被任命为“先和军”中将军长,跟他一起投降的师长们还是照样当师长,我们细看衡阳战役史料,就会发现第十军的高级将领,居然建制完好地当了伪军。

有人说方先觉投降五天就逃掉了,这显然是凭空捏造,连老蒋的笔杆子撰写的《戴雨农先生全集·传记》,也明确记载方先觉并非主动逃离,而是被军统特工“救”出去的,而当时军统特工之所以救方先觉,是不相信他真的会叛国投敌:“我防守衡阳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部坚决抵抗,不屈不挠,所部伤亡殆尽,始力竭被俘。即令金远询,不惜任何代价,设法救他脱险,以励忠贞。金转令衡阳组组长黄荣杰负责办理。11月18日,风雨大作,距离方先觉被俘整整100天。黄荣杰带着小分队靠近天主教堂,解决了日军岗哨后,黄荣杰从二楼窗户爬进了关押方先觉的房间。”

为了彰显军统特工的勇敢,自然要把“营救”过程写得惊心动魄,但是这里面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方先觉此时不是伪“先和军”军长,而是高级战俘,军统特工能那么容易得手吗?这样一个重量级人物“出逃”,日军又怎能不围追堵截?

与方先觉一起投降的很多人都写了回忆录,极力描述方先觉是“停战”而非“投降”,上面银海中的文字,都是“挺方”者回忆录中的原文,那么“反方”者又是怎么说的呢?咱们来看看曾任“先和军”第四师师长的饶少伟是怎么说的吧:“‘先和军’以方先觉任军长,孙鸣玉任参谋长。下辖四个师:第一师,师长周庆祥;第二师,师长葛先才;第三师,师长容有略;第四师,师长饶少伟。改编的当天,‘先和军’的主要头目被召集参加一个仪式,会场设在离天主教堂不远的一个农家堂屋中,屋内设有日式矮脚桌凳,备有烟茶。日方出席仪式的有堤三树男、小合茂等人和翻译、随军记者。略用烟茶后,日方即招呼‘先和军’诸头目到前院列队,由记者拍照。事毕,举行会餐。就餐前,堤三树男和方先觉先后致辞,说了些应酬话。”

方先觉投降一百天后才被“救出”,而不想当汉奸的师长们,则纷纷抓住时机反正归队:“最先逃跑的是‘先和军’第一师师长周庆祥和军参谋长孙鸣玉。10月初的一个晚上,他们瞒着方先觉,突然越窗而逃。第四师师长饶少伟是继周、孙之后第三个出逃的。11月初,饶少伟奉命到东洲驻守。一到东洲,饶就授意亲信副官、四川同乡林权利用‘采购证’出入市区,秘密和近郊老乡取得联络。11月21日晚,在老乡的协助下,饶等人乘船暗渡湘江、耒水,然后穿过敌人封锁线,向南到达郴州第九战区司令部,晋见司令长官薛岳。”

上述回忆,都有不止一个亲历者可以作证,所以方先觉当“先和军”军长,手下还有四个师长,这都是抹不去的事实——方先觉可以不承认自己当过伪军长,那些跑掉的师长会保持沉默吗?

老蒋是坚决不承认方先觉叛变投敌的,但是当时也并不是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在1945年5月召开的“国六大”上,就有元老尖锐质询:“方先觉守衡阳,究竟是有功还是有过?如果降敌属实,那就不是有功而是有过。赏有功,罚有过,理所当然。如果功过是非不分,将何以取信于国人?”

当时老蒋还要做一番表面文章,所以该开的“大会”还得开,该记录的还得记录,于是就留下了上面的元老雷霆之问。

有识之士分析老蒋待方先觉理由有四:其一,第十军能够坚守衡阳四十七天,比汤恩伯在河南的一败涂地强得多,宣传衡阳守军王强,就不能说方先觉投敌;其二,方先觉等降敌,跟援军不到和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乃至老蒋指挥失误有关,所以此事不可深究;其三,第十军很多将领先后逃出敌营,比那些铁了心当汉奸的强得多;其四,褒奖先觉属于“千金买马骨”,以便让更多的伪军头目将来帮自己打内战。

方先觉对老蒋的“宽容”感激涕零,被“起复委用”后积极参与内战,结果还是一如既往地连战连败。

实事求是地说,衡阳保卫战确实打得很惨烈,但那是将士们的同仇敌忾才用生命换来的战果,并不能说明方先觉就有多厉害。

我们可以看看方先觉的履历和此前的常德保卫战:1942年3月晋升第十军代理军长,1943年4月正式就任第十军军长,1943年11月率部参加常德会战,因表现不佳被免职留任戴罪立功!

方先觉的部分部下说方先觉没有投降时可以理解的,因为方先觉的投降确实保全了一些人的生命,但也有一些第十军高级将领一开始就反对投降,军参谋长孙鸣玉还曾与方先觉大吵一场。

不管怎么说,方先觉当“先和军”军长一事,都有他手下的几个师长作证,这是洗不白抹不掉的——那些师长承认自己当过伪军,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方先觉内战积极、抗战降敌,不知怎么却渐渐变成了“抗日名将”,而且还能以光辉灿烂的形象出现在荧幕上,而那些因方先觉投降而被日军活埋的伤兵,却极少有人提起,只有那座尸骨坑,还在默默地述说当年的壮烈与凄惨:战死沙场是军人本分,也是一种荣光,跟着军长投敌,又在抗战胜利后被灭绝人性的日军活埋,这份屈辱,是谁带给他们的?牺牲战士无人问,投降将军成英雄,此事又该如何评说?那么多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不拍,为什么偏偏要拍那个伪“先和军”军长?

3 阅读:692
评论列表
  • 2024-05-29 17:08

    如果被活埋,肯定不是伪军,战俘身份死难也可称烈士。方先觉是李玉堂的得力部将,三次长沙会战坚守长沙城,第十军在孤立无援情况下死守衡阳47天,无论生死、被俘与否都是英雄!既使投降也比站在道德至高点上袖手的喷子强百倍。

  • 2024-06-01 08:34

    所以 衡阳保卫战被下架了[得瑟]

半壶老酒半支烟

简介: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