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100万这样存,稳吃6%利息一辈子》之后

拙行 2023-04-29 13:04:07

不仅写了这篇文章,还以此为内容做了一期视频。

没想到,这篇文章在网上引起了一小波热议。有大量分享转发的、有大量收藏的,还有大量冷嘲热讽的。

两个不同的平台,数据是这样的:

针对那些冷嘲热讽的,一开始我只是删除了几个让我生气的评论,也没做啥回应。当时想,跟那些对保险缺乏认知的人本身就不在一个交流平台上,我没必要放低姿态去做任何回应或反馈。

但随着文章被更多人看见,评论就越来越五花八门了。我的文章,有理论加持,有严谨的逻辑性,所有展示的数据也都是真实数据,没有一点作假。内容和题目也可以互相呼应,绝不是标题党。凭什么说我是骗人的?

于是,我开启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怒怼”模式:

对于那些理性评价的,我也给予了温柔的反馈(最后一个评价不算,哈哈):

输出意见之后,平息了我的愤怒,回归理性,让我不禁对自己的文章做了反思。

这篇文章,我有跑偏的嫌疑。哪怕我强调了短中长期现金流管理的概念,但仍旧没办法掩饰我对保险收益性的诱导。我偏离了保险姓“保”的轨道,走向了收益性的误区。

所以,我错了。

规划类保险,比如增寿、比如养老年金,比如教育金。最大的价值就是长期现金流管理的工具,不是收益性、不是灵活性,而是那份确定性、安全性和专属性。

01 确定性

当你存了一笔商业养老金,你会明确的知道,你能在哪个时间点每月领取到多少钱,可以一直领到什么时候。这份确定性,能够给你带来安全感,能够保证你老后的经济尊严。

当你存了一笔增额终身寿,你会明确的知道,这笔钱在任意一年能够长多大。到哪个时间点,有多少现金价值。这份确定性,是投资理财给不了的。银行存款能,但银行存款最多只能保证5年内的确定性。保证一辈子现价是多少,只有保险才具备这样的属性。

当你给孩子存了一笔教育金,无论家里发生什么,比如父母离异、公司破产、突然失业等等,孩子的教育费用都可以通过这个账户来保证,未来钱款的专款专用,拒绝挪用。

中长期现金流管理,是一种长远意识,是一辈子的长期规划。做这类规划时,逃不开保险这个金融工具。它是给未来的自己的底气!

02 安全性

当你选择投资行为时,记得拿出一部分钱给自己配置一份规划类保险。这份保险的意义就在于,哪怕投资亏损了,赔个底掉,那也有这部分确定的钱保底,不至于倾家荡产,老无所依。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用于投资的钱,成则实现梦想,败也可衣食无忧。就是说,把钱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让它发挥不同的价值。银行活期,是为了保证资金的灵活性,理财产品,是为了保证资金的收益性,规划类保险,是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各有各的价值、适用场景和优劣势,没必要偏废任何一种金融工具。

有很多人对保险的安全性提出质疑:保险公司倒闭了,我们的保单怎么办?

有此担心的,很正常。

我国保险业相比较国外动不动就100多年的历史而言,充其量就是个儿童发展期。尤其在90年代野蛮发展的时期,被保险坑蒙拐骗的有太多人了。那段历史太黑暗,尽管有银保监会的大力监管,有更多高素质从业者的加入,也很难改变人们对保险的不好认知。

历史,不可改变。但,随着人们越来越趋于理性,随着保险信息的透明,随着立志于扭转保险口碑的从业者的努力,随着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保险,总会回归它姓“保”的本质。

03 专属性

涉及保单有几个主体,分别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各个主体对保单具备不同的权利和责任。

一旦主体确定,那么该主体对于保单的利益就是确定的。别人想参合一脚,不行。也因此,保险被很多高净值客户用于财富管理的工具。比如,债务相对隔离、婚姻财产隔离、财富专属传承等等。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通过立遗嘱、信托、赠与等形式操作。但对于金融资产来讲,保险就是有它独有的价值。还是那句话,各有各的价值、适用场景和优劣势,没必要偏废任何一种金融工具。

总之,保险作为三大金融工具之一,它有它独有的价值在里面,也有需要了解的专业性在里面。先理性对待,然后再说需不需要。

我是@拙行,可以让你明明白白买到保险的保险经纪人。

3 阅读:150
评论列表
  • 2023-05-01 06:00

    [得瑟]如果保险那么好,银行又何必费尽心思,引诱储户把存款变成保险,而且规定存到老死才能取出来。国内的保险业必须死掉90%,为正义祭旗。

拙行

简介:拙行在保险路上,老实做事,踏实积累,成人达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