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选择“非正常死亡”,称:不愿麻烦儿女,更怕老无所依

恨荷评历史 2023-02-28 01:00:13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家庭伦理剧中看到老人在年老时无人照料的场景,其实这不仅仅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种情况。但是究其本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今天要谈论的农村老人选择“非正常死亡”,其给出的原因是:不愿意麻烦儿女,也更怕老无所依。

老无所依

在电影《喜丧》中,便刻画了这样一位老人。老人在35岁时便失去了丈夫,独自一人抚养六个孩子。在那个时代,这种辛苦可想而知,然而到了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她却选择了自杀,除了身体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哀莫大于心死”。

这位老人86岁,本来一直在农村生活,身体也十分硬朗,但是某一天却突发脑血栓,身体每况愈下,子女们决定将老人送到敬老院生活。但是敬老院没有多余的床位了,想要在这里生活,只有等别的老人离开,挪出位置,才可以住进来。于是按照老人的心愿,开始到每个子女家里生活。

老人的大儿子和大女儿在影片中一直没有露面,与兄弟姐妹之间的联系也是讨论有关老人的一些琐事。经常陪在老人身边的只有小孙子,这小孙子是她小儿子的孩子。小儿子家庭不睦,早些年儿媳妇离开了,他自己也跑的不知所踪,只留下幼子与老人相伴。

她的其他孩子们也是“各怀鬼胎”。二儿子是妻管严,儿媳对她好也是另有所图,所以很难指望他们。三儿媳有时连表面功夫都不肯做,十分嫌弃老人,擦脸用的毛巾不能挂在盥洗室,就连老人平时坐的位置,也要铺上布,以防被老人弄脏。

小女儿想照顾母亲,奈何“穷”能压垮一个人,她不能给老人一个能够颐养天年的家。在这过程中,老人中风摔倒,身体状况更差,还得了小病。就这样老人决定还是回自己家生活,但是等回去一看,房子已经成了二儿子夫妻的了,等着她的只有牛棚。每日的冷嘲热讽和残羹已将老人的脊背压弯了。

人到老年之时,总爱回首往事,想想曾经独自带着孩子的不易,再想到现今的生活,除了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外,更有一种凄凉感。我们常说人丁兴旺,晚年有一大家子陪伴,看似很幸福热闹,但如若人心是冷的,有再多的人也无济于事。

终于有一天,敬老院传来消息,有了空床位,正当大家准备将老人送去时,却发现老人床头有一瓶耗子药,她怀里抱着一张全家福的老照片,已经去世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她的孩子们给她办了一场喜丧,而后再次回到往日的生活中。

生活中的实际案例

现在要谈论的这位老人名叫谢春阳,他一共有5个子女,但是平常子女们都和他来往不多,他因着自己身体硬朗,所以一直在农村种地,以此养活自己,度过晚年生活。

但2010年这种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这一年,老人的大儿子出了车祸,而后因抢救无效去世,因其一生未婚,也无子嗣,所以所赔款项都由老人继承,共赔偿53万。

这笔钱对寻常人家而言,不是一笔小数目,于是老人的四个孩子开始“心怀鬼胎”了。警方让老人去协谈此事,老人不懂,便让外孙去,因为外孙时常会来看他。但是却引起了其余几个儿女的反对,但因老人执意如此,他们也没有办法。

老人在拿到这53万的赔偿款后,先给大儿子办了葬礼,随后给了小女儿6万用来治病,再者给了大外孙12万。如此算下来,老人还有30万。老人想着自己年纪也大了,今后谁来赡养自己,这30万就给谁,如此一来,大家都争相要来赡养老人。

老人的外孙女提出要来赡养他,因着外孙女住在县城,医疗也比农村要好,老人便答应了。没多久孙子就出来反对,说她以前很少来看望老人,现在这样只不过图钱而已,而且其他的亲戚想去看望老人,也全被她赶了出来。

同样的在她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老人的这些外孙和儿子平时也不常去,现在争先恐后的来看望,都是另有所图,甚至有一天她下班晚,老人的小女婿强行将他带走,这让外孙女更是气愤。

每个人都各执一词,后来小儿子提出现在就将这30万分了。结果老人却说自己没有钱,他的儿女们全都不信,而后便去找老人的外孙,毕竟赔款是由他去协商的,钱也是打在他的账户上。他却说自己已经把钱给老人了,当面对一大家子的质问时,他开始支支吾吾。实际上钱一直放在他那里,根本没给老人。而后他又说这些钱四家人私下分了。

众人更懵了,于是一家子开始大吵大闹,这件事很快便传到了老人耳朵里,于是他越想越气,将外孙告上了法庭,法院要求将42万还给老人,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一分钱也没给,等到去他家里找人时发现,人已经跑了。

面对失去巨款的父亲,子女们的态度骤然反转,称:“如果法院不将钱找回来,他们是不会赡养老人的,他们养不起”。一年后,警方找到了他,他将其中10万的赔偿款还给了老人,老人虽然原谅了他,也不再追究剩下的32万,但法律不会原谅他。面对法院判的半年牢狱,亲舅舅、亲姨妈却说判少了。

而对于谢春阳老人来说,家人的这种冷漠嫌弃,就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相较于金钱,人的贪心更可怕,没有钱时,都不愿意来看望老人,有钱后,全因钱来赡养老人,这不禁令人唏嘘。

老人赡养情况

在传统观念里,老人大多与子女同住,这样既不会孤独,同时日常生活也有人照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思维也开始发生转变,因为子女和老人观念的不同,同住极可能产生矛盾,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会更偏向于“距离产生美”,但是这并不代表不赡养老人了。

在一些调查研究中显示,大多数的中青年人认为现在考虑老年生活不合时宜。但是对于老年时究竟同不同子女一起生活,这两个选项的调查概率所差无几,极少部分中青年决定未来要在养老院生活,在减轻子女压力的同时,也能与同龄人交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因为老人与子女所处的时代、生活习惯等不同,所以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一些口角。当然绝大多数的子女还是能够和老人和睦相处的,但是仍有少部分人与老人吵架,还有一些人属于其他情况。

当然对于老人的赡养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金钱和陪伴。大多数人能够保证老年人衣食无忧,还有人会定期带老人去旅游等,放松心情。实际上对于老人而言,陪伴比金钱更为重要。但是有些人却因为忙碌等原因,并不常去看望,即便看望,也会流露出嫌弃等神色,老人在不愿麻烦儿女的情况下,左右为难,甚至有些老人还会为此而想不开。

但是调查结果总体显示,大多数的子女并不会因为工作或是生活而“冷落”了家中的老人,他们很重视老人的身心健康,会时常抽出时间与老人交谈。

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青年人很重视老人的生活质量。而在“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认为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抚是最为重要的。

当前社会对老年人的赡养情况是极为重视的,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老人的经济来源是由子女提供,其次则是自身的养老保险。同时相较于以往,现今很多老人的健康意识是有所提高的,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国大多数老人的身体情况是较为健康的,极小部分老人身体欠佳,这一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今大多数老人对自身的健康问题是极为关注的。

除了子女外,社会也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极为关注。为保障老人的生活,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大多数老人对这些政策是有所了解的。

当然在赡养老人时会存在很多情况,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也有很多,例如两辈人所处时代以及思想的不同,还有兴趣爱好等。现今大多数青年人都在外打拼,而老年人大多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总想着要“落叶归根”,所以就此情况,两辈人之间也会时常发生矛盾,而且不在一起生活,也无法时时刻刻照顾老人。

还有则是青年人自身的生活压力,造成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青年人大多是处在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里,加上工作等种种情况,使他们分身乏术。针对这些情况,也相应的有一些措施。

首先子女应当充分的了解老人的意愿,根据老人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规划,其次则要注意与老人交谈时的语气等。再者在能力范围内做到多去探望老人,并鼓励老人多去室外锻炼等。在赡养老人的过程中,金钱固然重要,但陪伴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

总结

赡养是指晚辈在物质和生活上对长辈提供的帮助,并且法律强制规定成年的子女对父母是有赡养义务的。对于拒不履行者,可以提起诉讼,情节极其严重者,则追究其刑事责任。

赡养人的义务是多方面的,要合理安排老人的饮食、生活等,如果被赡养人不方便活动,赡养人要安排时间负责其出行,如若老人单独居住,日常开销等由各赡养人共同承担。如若老人生病,则需要带其看病等。

而赡养费的标准,则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赡养人的经济能力等众多因素共同决定。

我们小时候就知道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人,这个故事也被誉为中国“二十四孝”之一。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孝道有关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并且至今也在流传。在我们的传统中,孝不是交易,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所以趁着长辈还在时,多去看望他们,多为他们尽些孝心,不要让冷漠嫌弃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万不可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

看到这里的读者朋友们,你们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吗?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大家一起友好的讨论。

0 阅读:22

恨荷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