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解,南京江北很无辜!

围一圈大南京 2024-03-09 09:59:14

这两天陆续刷到了一些视频,标题很惊悚,文案基本也差不多,上来就一本正经的说江北完了,理由很简单,就是部分科研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了,那么事实到底如何,我们一条条说。

01 土地性质

其实这份规划公示,我们前几天也看到了,本身都是公开的规划,而且属于是小范围的地块性质调整,大概位置位于五桥和三桥之间的浦乌路南侧,包括NJJBe030-05、NJJBe030-08和NJJBe030-09三个区块。

其实每个区,每个板块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有土地性质调整的需求,这本身很正常,也很常态,真要找能找出一大堆相关的内容,各种零零碎碎的调整太多了,总不能看到改成工业用地的就说人家要完了吧。

而且工业用地性质也分具体的M1、M2、M3等,而本次江北调成工业性质的地块,都是M1性质的。M1指的是一类工业用地,其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无污染、无安全隐患。我们常见的电子工业、工艺品制造、新一代信息制造等都属于这一类。所以从科研调整为M1工业用地这件事其实很普通,大家根本没有必要紧张,而且调整之后,研发和工业相互配合、相互嵌套,反而形成一个多业态混合,健康良性的产业发展区域,比如NJJBe030-05调整后的布局,其实是更加合理的。

而且大家千万不要误以为工业就是不好的,更不要将承载重工业的三类工业用地M3与一类工业用地M1混淆,虽然都叫工业但大不一样。即使是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也不可能说是抛弃普通工业,甚至用地极为紧张的深圳为了挤出空间发展工业(制造和电子类),都开始工业上楼了,可见工业对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性。

02 研发与落地

而且,其实我们也多次提到过江北整体产业的现状,这几年涌现出很多的高质量岗位,但是门槛都太高了,明显偏理工类,一般人还真不一定能够匹配的了。比如集成电路、芯片,医药研发、人工智能等等。

很多朋友体感上觉得江北这些年工作岗位并没有提高太多,其实不是没有岗位,而是产业层面过于偏科,高端类进步很大,但常规类的反而缺失较多,反映出来就是岗位的丰富程度不足。包括文化类的、商业服务类、轻工业类的偏少,所以很多住在江北的朋友还是需要到江南工作。

解决办法很简单,缺哪补哪,短板补齐不就好了。这不江北新区图书馆、美术馆、国际会议中心、市民中心、各大社区中心等等不就来了吗?三甲医院也在江北落地,教育资源也提升明显。各大商圈商业体随着周边住宅区人口的日渐丰满,也在陆续投入实际运营。至于轻工业自然也要适当的补一补,将早期相对粗放的规划优化,适当的释放出一些多余的研发地块,将其调整为一类工业工地。总体而言实际都是为了满足江北对于就业岗位丰富度的要求,这很务实,也很理性。

另外今年江北提出的四大行动,包括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其中有三个都是直接与产业相关的,而其中一点就是研产贯通,这一点非常关键。

研发是高端,但是光研发不能换来产业的发展,更不能换来GDP的实际增长,研发的成果一定要能够最终落地,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转化。在这一点我们以前经常说,南京的高教实力不仅在国内数一数二,放在国际上也是名列前茅,但唯一的弱项就是转化率不高。

所以这次江北提出研产贯通的思路显然是抓住的解决问题的关键点,重研发更要重转化,显然光研发肯定不行的。要促进研发和产业进行相互配合,对应到土地性质上,就是既要有充足的研发用地,也要有适当的工业用地,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把江北的这块蛋糕做大做强。而且之前我们就讨论过把工业全部挤到远郊新城的做法其实并不可取,所以这次土地性质的适当调整在我看来非常合适,符合江北的实际需要,是非常恰当的优化。

0 阅读:529
评论列表
  • 2024-03-09 18:54

    江宁区地铁半吊子都多少年了不行就填了吧上下班堵的真难受这么多年怎么过来的啊!

围一圈大南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