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交往中,如何和某人发生了利益矛盾,是不是应该翻脸?

无知的求道者 2022-06-02 17:06:19

今天和朋友聊到一个话题,如果在社交过程中,和某人发生了利益矛盾,是不是应该翻脸?

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你们表面看起来如此简单的问题,如果你从本质上来探讨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人与人之前的矛盾,虽然看似复杂,但是如果从本质上去理解这个事情,那么,处理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所以,如果你要了解这个本质,你必须先了解三个问题: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有社交。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

一旦有了矛盾,为什么会翻脸,而有些人却不选择翻脸的解决方式。

那么,社交过程中,和某人发生了利益矛盾,是不是应该翻脸?

对抗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有社交

人是喜欢群居的动物,实际上不光是人,大千世界好多有生命的个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异性相吸,成双成对,成群结队,人多力量大,众人划桨开大船,更是成为人类生存中薪火相传的重要内容和固有规则。

人类的群居性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这也是大家一致认可的规律。

《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如果要脱离群体,生存将面临举步维艰。

在封建社会的惩罚机制中,流放的下场几乎就是死亡。

更加确切地说,就是脱离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模式,被劳役至死。

其实,流放就是一种相对比较残忍的慢性死亡惩罚机制。

在拉丁文中,有这样一个词组“inter hominemesse”,拉丁文的意思是“活着”,但是如果将这个词组直译的话,就是“在人群当中”。

反之,“inter hominem esse desinere”,拉丁文意思为“不在人群当中”,直译为“死亡”。

从表面来看,是从人群中消失,其实被宣判的那一刻,他就已经从人间消失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群体

当然,现在的互联网科技非常发达,不像古代,人与人必须接触,才能提高群体性的生存概率,但是,更加不乐观的是,我们有同事,有朋友,有许许多多你不得不接触的人和事。由于工作性质,几乎将你栓死在社交牢笼中,不可能远离。

每个人都是黑暗的一面

萨特曾说:他人是地狱。

如果要探究人类日常生活中最频繁的恶劣体验,往往都与同类有关,群体的黑暗面几乎无处不在。

在前一篇文章《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中,有一位读者在我的评论区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水不知它的善,能泽被苍生; 水不知他的恶,能祸患苍生。 ——水是何性?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么,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水到底为何性质呢?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我是这样回答这位读者的:水能泽被苍生,被您称为善,亦能祸患苍生,被您称为恶,那么,水的性,到底在于水的本身,还是经过人性的过滤而加以诠释呢?佛学有一句话,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心尔。那么,水的性质何尝不是如此呢? 那么,既然人不分善恶,世人多以善恶区分,无区分,不成方圆,既已区分,那么,到底是评判者在善恶之内,还是被评判者在善恶之间呢?望君赐教。

水到底是什么“性”呢,又与佛家的那句话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很简单,水,有利于人类,则被人类称为善,不利于人类,则被称为恶。

人就是这样,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定义世间一切的善与恶,因为是人类发明的语言以及语言逻辑,就是如此霸道。

就好像一只老鼠夜间偷食,我们认为它是坏的,但是从本质而言,这完全是老鼠正常的觅食行为。但是,老虎吃人,比老鼠的行径性质还要恶劣,我们却将它判定为凶兽,却不定义为“坏”。

其实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善恶存乎于心的意思了,水的“性”到底是什么,还是要出自人类的意识笔墨,而非水本身,就像老虎和老鼠一样。水是无性无相,他的“性”和“相”都只是人类的意识产物而已,并非水本身。

如果你能看明白这个逻辑,那么,接下来你可能就懂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了。我反问读者的那句话,其实从本质而言,使用了一种巧妙的春秋笔法将“水”换做了“人”,只是变换了主体而已,而答案却是同一个。也就是说,读者问我的是水,而我作答之后,又继续反问,而反问的答案,其实就是我刚开始给他的“水性”的答案。说直白点,一条回复就是在自问自答而已。

如果说到这里,你真的能真真正正地明白了,那么,我们所认为的一切矛盾其实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定义的好与坏,对与错。

所以说,我们都有可能是他人的地狱,每个人都有黑暗面,只是不自知罢了。

阴暗面

我给大家讲一个好玩的事情。

在我的文章中,经常会遇到个别的喷子,并未说明个人观点予以反驳,而是直接人身攻击,即使反驳了,也是夹枪带棒的极端之论。当初,我以为是我的观点有问题,得罪人了,后来想想,收藏量也凑合,点赞量也凑合,难道并非我的问题?

然后我点开这个喷子的账号,你会发现,他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是喷其他小编的。大家可以试试看。

然后你再看看经常对文章进行鼓励的读者,然后再点进去看看他的所有评论,几乎都是把观点列举出来,然后进行表扬,而不是盲目的表扬。

当时,我有点生气,原来这并不是我的错,而是喷子的愤世问题,然后我也同样以凌厉的语言加以反击。

某一个夜晚我回想起一桩桩这样的事情,突然发现,这难道就不是我的黑暗面吗?而我还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原来我的“自以为是”也丝毫不落下风啊。

接下来我要讲另一个重点了。

还是回复读者的那句话“既然人不分善恶,世人多以善恶区分,无区分,不成方圆,既已区分,那么,到底是评判者在善恶之内,还是被评判者在善恶之间呢?望君赐教”

既然佛家不分善恶,我们又为什么总是以善恶评判他人呢?

很矛盾是吧。其实佛家是不分善恶的,而儒家却是以道德标准来进行区分的。其实这才是我最大的春秋笔法,我故意将佛教哲学体系与儒家哲学体系搅合在一起,将读者的思维搞混乱,如果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区分学术体系才行。

有一句话大家应该听过,叫作“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用语言和观念逻辑发明了道德体系,称为规矩,不守规矩的人,就是“盗”。所以有了“圣人”,发明了道德体系,才有了“盗”的概念以及存在。反之,有了“盗”的存在,“圣人”也会受到反衬而更加高尚。

换个直白点的比喻,就是警察与小偷的相互衬托。那世界上如果没有小偷了呢,警察也有可能失业,而不再高尚。

那么,如果圣人将道德体系愈发的细化,那么,很多人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因不符合标准而无缘无故成为“盗”。就好像你是一名法盲,某一年突然增加或者细化了法律条款,而你并不知道,然后莫名其妙地就触犯了,现代称之为“被告”。

所以,我们的对行为的批判不止出于个人的自我为中心,也会基于“道德”的规则和法律以及利益分割的规则。

规则

左右人际关系的弹性——不断重新制定交往规则

赠我一束玫瑰,然后看着它们,与白昼一并,幻化成一地黄昏。——北川《相对性》

一朵花而已嘛,说那么复杂干啥,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就是人对外界诠释的相对性问题,也可以解释为,为什么有的人一生洒脱,而有的人却一生寂寞。这就是相对性的力量。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对吧,而每个人给出的答案也会略有不同,哪怕差异度在0.0001%的差别,也是两个不同尺度的答案,我们也可以判定为两个答案,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是一人一个答案,就好像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

其实,人,除了生与死是真理,在生与死之间的所有生活历程,都是活在个人的理解和看法中,都是相对的,甚至于是对立的,也就是说“自认为应该怎么活”或者“自以为人生意义是什么”,都是一种假设性的命题。

其实道德和宗教也是如此,都是一种假设性的命题,都是人臆造出来的。所谓的圣人,就是精通道德体系的人,所谓的佛,就是开悟的人。所以说,人人皆可成佛。

那么,问题来了,其实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存在某种交往规则,都存在假设性和模糊性,一旦双方的规则出现了偏差,矛盾就出现了。

就好像买家和卖家因一个货品而出现讨价还价是一个道理,因为双方各有各的规则底价。

我们都不可能成为圣人,不但精通道德细节而毫无偏差的吻合交往,也不可能成为佛,心无旁骛地接受一切的善恶。我们都是迷惘的俗人,各有各的俗法,这很沉重,也是事实。

就像对婚姻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婚姻,如出一辙,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婚姻观的矛盾点各有各的不同,程度点也各有各的不同。

就好像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每个司机都被蒙住了眼睛,看不到任何的交通指示规则,每辆车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撞击。

所以,你无论与谁结为连理,与谁进行利益往来,与谁深交,都会有自我定制的规则的矛盾冲突和底线的逾越。

所以,一旦触碰底线,我们都有可能自然而然地翻脸,然后绝交。其实,这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意义,无非是重新变换成另一个人,重新碰撞。所以,你会看到,一个人的翻脸,会频繁地翻脸。

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他不会调整自己的规则弹性,进而不会左右人际关系的交往弹性,也就不会掌控人际关系。

就像有些人买菜不会讨价还价一样,你买贵了,你不能说你是被坑了,只能说对方误以为你默认了这个价格,以为你能接受。你把人家摊子砸了,只能说你自己无知而已。

有一句话说得好,丑话先说在前面。这就是一个双方讨价还价定规则的过程,可是,你并没有这么做啊。

所以,几乎大部分的责任都是自己的意识责任。就好像你站在马路边,有辆车冲你开过来了,被撞了,那么,从法律来说,对方有责任,从意识来说,是你的责任,为什么没有危机意识,在半分钟之前躲一下呢?

那有人会反驳,全靠意识,那还要法律干什么,还要道德规则干什么?

其实,我想说,法律和道德根本就无法覆盖人类的无知,将人类导入有序,人际关系就是如此,他是法律和道德的模糊地带。只能勉强维生,却不能精致化管理。即使是在儒学盛行的时代,也做不到。真正的成长,永远都是防微杜渐,而不是事后推责与批判。

指责

《孙子兵法》有这样一句话:“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其实这句话不单单用于军事,社交也同样适用。其下伐城与翻脸并无二致,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

现在继续回归开篇的问题,社交过程中,和某人发生了利益矛盾,是不是应该翻脸?

确切地说,不失为一种方法,只是方式欠缺高明。

《心流》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际关系的弹性,能把不愉快的互动状况转变为可以容忍,甚或相当有趣的状况。我们对人际交往情况的定义和阐释,在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对待和因而产生的感受上,都会造成莫大的影响。

0 阅读:48

无知的求道者

简介:扩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全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