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康复过程中,如何避免‘半途效应’

心理咨询师曹春霞 2024-04-20 17:44:48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到达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对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

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当进展到一半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极其敏感和脆弱的区域,此时目标行为多半会中止。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在进行某项任务时,意志力不强的人,会在中途放弃。

在抑郁症的疗愈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半途效应’,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半途效应’,顺利摆脱抑郁症呢?

一、拆分大目标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去病如抽丝’,抑郁症的康复不是三两天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时间。很多人不是没有毅力,却倒在了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所以,在抑郁症自我疗愈的过程中,学会拆分总目标,设置小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要一下子给自己定太多的任务,也不要期望24小时不睡,不分白天黑夜的练习,明天一觉醒来就脱胎换骨,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不是这样的,抑郁症的疗愈从来都是慢慢蜕变的,所以,你要对康复时间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比如三五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当你预期的时间是5个月,而你只用3个月就走出来,这是意外的惊喜。

相反,如果你说我1个月必须好起来,没达到预期时,你会感到失败,这对你而言,又是一次负面的心理暗示,不利于抑郁症的康复。

二、小目标合理化

拆分完总目标,接下来就是小目标合理化。如果只是把总目标拆分了,小目标的规划并不合理,最后还是会功亏一篑。

小目标合理化是完成整个大目标非常关键的一环。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创造的马拉松奇迹。

在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拿到了比赛的冠军。很多人以为他是运气好而已,但是事实很快打脸,在2年后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山田本一再次拿到了冠军。这下子,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认为他一定有什么秘诀。在记者采访时,他只是神秘地说了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人们在他后来出版的自传里,才找到答案。原来,他在比赛前,会把比赛路线跑一遍,然后,找出比较明显的标志物,比如一棵大树,一座红房子,一家银行,就这样一直标记到终点。正式比赛时,他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第一个目标,到达第一个目标后,他又以同样的速度冲向第二个目标。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他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全程。

怎么样,小目标合理化的策略,是不是很成功?

三、平台期奖励自己

正如减肥有平台期一样,抑郁症的康复也有平台期。可能前一个月练习完了,感觉很好,但是第二个月,就没什么变化,甚至情绪会有比较大的波动,让你感觉前功尽弃。进入平台期,请不要着急,给自己一点耐心,并奖励自己。这个奖励最好是物质上的,能看得见,摸得着。

没有完全康复,不是你的错,只是时间还没到,及时强化练习成果,把成果变成奖励,会让你接下来的练习更有动力。

李宏夫老师在《抑郁症打卡自救》中说:“抑郁的阴霾不会在一夜间退去,但是随着练习时间的推移,你可以学会应对情绪上的暴风雨。当我们学会了无条件地爱自己,真正接纳了自己,就会与自己得解,与他人和解,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没有了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抑郁症就会不攻自破。”

做到以上三点,就能避免“半途效应”,顺利到达康复的彼岸。

0 阅读:51

心理咨询师曹春霞

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抑郁症焦虑失眠强迫症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