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小砂糖橘”们,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能勇闯哈尔滨?

老岳聊感统 2024-01-30 08:07:15

最近,随着哈尔滨旅游的爆火,广西11位小朋友的哈尔滨游学之旅也备受网友关注,他们统一穿着橘黄色的外套,被网友们爱称为“小砂糖橘”。

这些孩子的年龄普遍在3~6岁之间,其中最小的一个年龄3岁半。小小年纪,甚至才比行李箱高一点点,就跟随老师横跨祖国南北,到离家3000公里外的陌生城市,着实让大家操碎了心。因此有不少人在相关视频下惊呼:家长真是心大。

素材来源网络 侵删

实际上,到哈尔滨并不是孩子们的第一次游学,在此之前,在幼儿园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已经有过多次游学经历,这一次近两周之旅,也不仅仅只有哈尔滨一个目的地,而是先后去了湖南怀化、延吉以及漠河等地。

一路上,他们背着小书包,推着自己的行李箱,互相帮助,排列整齐,听从指令,没有大哭大闹,也没有到新环境当中的害怕和退缩,展现出了极大的勇气、自信和独立。

“小砂糖橘”们做客央视

(来源央视新闻)

这样的表现不禁让我们反思,为什么同样是3~6岁,他们却能做到如此?为什么家长敢于让年龄这么小的他们,到远方游学?

有人说是因为父母有钱,所以舍得给孩子选择这样的教育方式。但只有这一项原因吗,或许不见得,更重要的,反而是这两点。

1

家校之间的相互信任

在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之前,网络上流行一个热梗“我家子涵”。

事情来源于一位幼师被家长质问:“为什么我家子涵被蚊子咬了一个包,为什么不咬别的孩子。”尽管老师耐心解释,子涵妈妈依然不依不饶。

因此,各大视频底下开始流行起来,你会看到不少网友用“我家子涵”来造句玩梗。

家长这样的反应,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的过度关怀,侧面也表现出了对老师极大的不信任,认为老师无法照顾好自家孩子。

但是前往哈尔滨的这11位小朋友,我们能看到他们只有3位老师带队,面对大家对“3个老师带11个孩子累不累”的疑问,老师们的回答都是不累。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不会过度帮助孩子们,更多的是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师做好观察和引导。

“小砂糖橘”们在火车上安静吃饭

(来源抖音)

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位孩子父母都在后方不停提醒老师“记得让xx喝水”、“给xx穿厚点,不要感冒了”,不信任老师,不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那么游学无论对老师、孩子还是家长,一定都是负担累累。

所以,家校间的互相信任很重要。当然,信任的前提是老师有专业的技能、成熟的经验,以及双方在活动前的充足准备,他们做到了,这也是家长放心将孩子交给老师带队出游的原因之一。

2

开放的教育思维和模式

再说小砂糖橘们在游学中展现出的各种能力,归根结底源于父母开明的教育思维和“放养式”的育儿方式。

很多人在游学爆火后关心,为什么家长会选择让年龄这么小的孩子去游学,他们是这样回应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看过山川河流,看过星辰大海,你就不会害怕眼前的小土坡”。

这样的教育理念放眼当下是非常超前的。

正因为父母没有对孩子给予太多的包办代办,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探索、体验,才能在不断的锻炼当中,培养出了他们超出同龄人的独立自理能力和勇敢自信的心理。

“小砂糖橘”们雪地玩耍

(图源网络侵删)

回头看看,有多少家长在孩子3岁还在喂饭;有多少家长怕冷不让孩子出门;又有多少家长怕危险怕生病不让孩子跑不让孩子爬……导致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语言迟缓、好动、不听指令、注意力不集中等感统失调表现。

要知道,孩子的各项能力都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过度的保护和限制,就是在剥夺孩子生长发育的机会,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在“小砂糖橘们”身上,我们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秀,更要看到优秀背后父母的教育智慧,取长补短。

如今他们的游学也告一段落,但我们希望由此带来的教育深思不是阶段性的,而是真正影响到每一位孩子的父母,学会放手,让孩子在“自然”中茁壮成长!

0 阅读:0

老岳聊感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