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反常生猜疑|信任之盾永远不敌猜疑之矛

通鉴锐圆 2024-02-28 13:13:02

视频加载中...

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

顷之,昭王薨,惠王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

乐毅劳师远征,五年时间了,剩下的两座城池久攻不下,就会给很多人提供机会。什么人呢?就是打小报告的人。

打小报告的人,貌似站在君主、领导的立场上,为了他们的利益,时时刻刻张开耳目,一年到头操碎了心,无非就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忠勇,让主子赏口饭吃。他们主要攻击的对象就是在外面玩命的人、拼命的人,真正干活的人。

有人就在燕昭王面前递话:陛下,您看乐毅打了五年了,耗费国用,剩下一两座城池就是不往下攻,如果说齐国很难打的话,那为什么之前几个月就把齐国大片的国土都占领了?就说明齐国也不是那么难打,他为什么就剩下即墨和莒呢?为什么就不利利索索打下来呢?逻辑的结论就是他不想打,他有活思想。

这种话除了全能全知的上帝,谁都得听。谁听了,心里头都得咯噔一下子。

燕昭王和乐毅相识相处了将近三十年,按说信任是有的。但是在这种权力场中,在这种利益巨大的场域,时间和信任随时可以归零。

因为君权太诱惑人了,生杀予夺,操控一切,诱惑太大了。燕昭王深知之,他也知道乐毅这样的人也深知之。

燕昭王总体来说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君主,一个非常英明的君主,他没有一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就马上条件反射式的做出决定,对乐毅采取措施,但是也没有把这些话都当成耳旁风,无动于衷,不加理睬。

他必须对这个存在的事实加以重视,作为君主,他必须时刻警醒,必须防微杜渐,必须宁信其有,防患于未然。

理性的燕昭王策划设计了一套动作,比较高明、比较恰当地试探了一下乐毅。

他公开地把给他打小报告的人杀掉,表示他不听谗言;然后封乐毅为齐王,为了证明是确有其事,把齐王所应具备的一整套的仪仗、礼器,都送到乐毅家里。咱们的关系从君臣变成兄弟了,你是齐王,我是燕王,咱们哥俩都是王,好不好?

燕昭王是用这种“抬举”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疑虑和疑心。

燕王的这番做作,和白帝城刘备托孤好有一比。他们都是诚心诚意地用劝进的方式试探大臣。燕昭王封乐毅做齐王,刘备让诸葛亮“君可取而代之”,底层逻辑都是“咱哥俩谁是谁呀,是吧?我的天下就是你的天下。你好意思你就拿走。”

乐毅当然是聪明人,一看燕昭王这番做作,乐毅有一种突然醒悟的感觉,设身处地的站在燕昭王的立场上一想,哎呀,我这样做确实是不能不让老板操这个心。“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力辞什么齐王,赶紧表态,大王您千万不能这样想,我乐毅绝不是这样的人,我是始终如一坚决维护您的权威,听从您的领导,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实际上,燕昭王和乐毅心里此时就有缝隙了,好在他们两个合作了很多年,好在君臣之间处于主动地位的燕昭王,还是比较大度包容,或者说他对自己和乐毅都有自信。

燕昭王要立乐毅为齐王,但是,又是“但是”,但是事情后来又发生变化了——历史上没有“如果”,但是经常遇到“但是”——燕昭王死了,薨了,崩了,他的儿子燕惠王继位。

新上来一个年轻的君主,境界、胸怀、眼光、担当……,这些都去乃父远矣。

谗言的保质期是相当长的。关于乐毅的流言蜚语再次暴发,燕惠王就不能不听了,有一点他是不能和父亲燕昭王比的,就是对权力把控的自信。燕昭王的底线是你乐毅做齐王,我做燕王,做燕王的自信还是有的;但燕惠王就不能不这么设想:乐毅做了齐王,恐怕就不止于齐王了,说不定他来个回马枪,顺便连燕王也做了。

燕惠王任命了一位将军叫骑劫,让他到齐国前线替代乐毅。

乐毅面临选择:一、回燕国接受新主的安排;二、干脆造反,带着队伍做齐王;三、逃亡他国。

0 阅读:0

通鉴锐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