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辱至极丢茅厕|做什么大侠都行,别做背锅侠

通鉴锐圆 2024-03-13 10:18:17

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

初,魏人范雎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及牛、酒。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半个世纪这个阶段,有一个人离间了秦国核心层的关系,调整了秦国的战略方向,用司马迁的话讲这是一个“倾危之士”,凭一己之力撬动天下大势,改变天下格局,这个人就是范睢。

范雎是魏国人,最初担当一个位阶比较低的外交官。

乐毅率领五国联军伐齐,楚国本来是挺齐国的,但楚国大将到莒以后杀了齐湣王,等于当时所有的大国都得罪了齐国。

天不灭齐,在田单的努力下,齐国田氏可以说侥幸复国。

齐国复国以后,秦国无所谓,但是像魏国这样在东西两大国之间的国家,处境就尴尬了。关键是秦国咄咄逼人,而齐国地处其他五国的大后方,不交好齐国,腹背受敌啊。

魏国就是面对秦国的压力,不得不主动寻求交好齐国,魏王就派须贾带着范雎等前往齐国,希望能与齐国的正常甚至友好关系。

齐襄王对魏国肯定是怨气的,这口气还没有顺过来,所以须贾带的使团来到了齐国,齐襄王根本不理他们。

须贾就很为难,回去吧,没有完成使命;待着吧,不尴不尬地也很难受。

这个时候,齐襄王很莫名其妙地,派人越过代表团的团长须贾,给一个工作人员范雎馈赠黄金、酒肉。

这是个什么操作呢?只能演绎了。是齐襄王看上范雎这个人了吗?还是恶心一下魏国,恶心一下须贾?当然也能不排除就是挑拨魏国内部的关系,不过,要是挑拨魏国国君和重要大臣的关系,这个还值当的,要挑拨须贾和范雎的关系,有点小题大做了。

魏国使团还是一无所获地回去了,除了范雎个人有所收获。

须贾没有完成使命,本来就要找借口,找理由,找一个背锅侠,而范雎在齐国又有面子又有里子,须贾羡慕嫉妒恨,他一回来就向魏国的相国魏齐汇报,这个范雎,往小里说,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往大里说,严重怀疑他是齐国的卧底,魏国的内奸。

魏齐也有找借口找理由找背锅侠的问题,就把范雎抓起来,刑讯逼供,一边拷打,一边让他交代和齐国到底有什么阴谋,你是怎么变节投降的?

范雎这等于是无妄之灾。要说这件事情也没那么复杂,我们现在缺失很多史料,缺失很多细节,但在当时来说,不论须贾和魏齐,是有条件分析判断出齐襄王这么做的原因的。范雎到底有没有叛变投敌,其实也算不上敌国啊,不是要和人家复交吗?或者说齐国要挖他,这些原因和理由是能够做判断出来的。

也可能是魏齐对范雎早就看不惯了,范雎这个人,从后来他在秦国的表现看,这个人的性格是很尖刻的,他这种锋芒毕露的人,必须是有大格局的领导才能容下他。魏齐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何况还要向魏王交差,所以范雎倒霉是天造地设了。

魏齐把范雎一顿胖揍,肋骨也打折了,牙齿也打掉了,然后把他扔到厕所里头,相府来了客人,上厕所时可以向范雎头上撒尿以取乐。墙倒众人推,爱占这种小便宜发泄个人那点恶劣人性的人每个时代都有大把。杀人不过头点地,不管怎么样,又不是深仇大恨,像魏齐这样的做法,太超越底线了。

范被拷打过,被上过刑,被丢在污秽之地,被人撒尿取乐,这是一种极度的侮辱,他经历的痛苦比小说家刻意想像的还要严重,他在这种情况下,居然没有被感染,居然就此死掉,绝对算是命大。

范雎保持着强烈的求生欲,他对看管人员说:“你现在救我一命,我来日必当重谢!你放心,我这个样子,你向上面讲我死了,是不是扔出去喂狗,上面是很容易相信的,你不会受牵连的。”

魏齐吸说范雎死了,没细想就让看管的人把尸体扔了,毕竟在自己府里。后来,有点怀疑,再去找尸体,哪里能找到。

范雎被一个叫郑安平的人保护起来。后来秦国有使者到魏国,这位使者名叫王稽,郑安平和王稽取得联系,说有这么一个人,他不叫范雎了,改名叫张禄,这个人很有才华,他想去秦国报效秦王,您看能不能把他带到秦国。

王稽和范雎见了一面,交谈了一番,觉得这个叫张禄的确实是谈吐不俗,反正外交官车马什么的比较方便,就把范雎带到了秦国。投奔秦国,反过来说明他齐国真还没有什么勾兑,不然的话,他跑出来应该想方设法去齐国。

秦国当时国力上升,对其他各国的人才持欢迎的态度,这到底是一种制度设计,还是一种文化氛围,这个不好说,王稽没有公事公办,也算冒了一点风险,说明秦国爱才起码体现在了王稽这样一个普通的外交官司身上。

范雎到了秦国,很长一段时间就呆在馆驿,并没有马上得到秦昭王召见。范雎也没有浪费时间,这段时间可以让他对秦国高层的政治生态有更真切的了解。

当时的纵横家也好,谋夫说客也好,要打动被游说的君王,机会一般难得,非耸人听闻不足以动听,所以范雎一边收集情况,一边打腹稿,他要用非常刺激的语言,尖刻犀利的看法,一击而中,哪怕再被丢到厕所,也无所谓,也无所畏。

0 阅读:0

通鉴锐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