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将相和,不得不佩服他们俩!

朱哥说事 2023-01-02 20:12:23

“将相和”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赵国蔺相如以国为重,不计私仇,大将军廉颇忠心为国,勇于改过,在强敌压境的形势下。两人先后认识到应以国家为重,共同对敌的重要性,于是“廉蔺交欢”。这在中国乃是家俞户晓,传为佳话的历史故事。

蔺相如明知道是面对死亡,而决心去做,这需要大勇。死亡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是对死亡的处理,对于应该死或不应该死的决定,不但要大勇,还要有大智。所以在死之前,应该做什么样决定,这才是最难的事,蔺相如在秦庭和秦昭襄王当面争论抗衡的时候,不把和氏璧交给秦王,手上捧着和氏璧,眼睛看着柱子,准备自己碰上去,把自己的生命和那块璧玉一起碰毁,回过头来骂秦昭襄王和他左右。而蔺相如并没有武功,这种情势的最后结果,不过是被杀头。人在这种情形下、能做出这种决定是最难的。一般人在这种情形下,一定是懦弱胆小,拿不出勇气来。其实有时候,在某种情况下,胆子小,拿不出这种勇气,最后还是死,死了还要挨骂。而蔺相如这时,却大发其脾气,反而把泰昭襄王镇慑住了。

后来蔺相如回到赵国,因这件事的功劳,官做得比廉颇还大,廉颇心里二服气,处处和他过不去,等于首相和元师不和。但是蔺相如不管廉颇怎么辱,他都躲开。有人问蔺相如为什么这样怕廉颇,蔺相如告诉他们,一个家如果文臣武将之间有了意见,国家就危险了。现在秦国不敢来打,唯有我和廉颇两人在,如少了一人,国家就完了。后来这个话传到廉颇耳里,他心里很惭愧,知道蔺相如如此宽容,因此自己背荆条去向蔺相如跪下来请罪,两人成了好朋友,由此看蔺相如的智慧、修养真是智勇双全。忠贞之士,对于应该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上不怕死,对什么事情应该不轻言牺牲;他都有正确的自处之道,这需要大智慧、大勇气,并不是盲目的冲动。

宋代晁补之有一首《读蔺相如传》:蚩蚩六国共忧秦,独有相如知不群。完璧东归何足道,最贤能下怒将军。"这就是说连六国都怕的秦国,唯蔺相如不怕;完璧归赵这件事曾威镇秦王,可是他能使成镇四方的廉颇老将军负荆请罪,更可谓智勇双全。

0 阅读:14

朱哥说事

简介:说身边事,独特视角,理性分析,不一样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