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服装:“服章之美,谓之华”,秦朝人衣柜里有哪些衣服?

太仓文史 2023-12-22 10:05:59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衣冠上国”的别称。

这里提到的“衣冠”指衣服和帽子,而“衣冠”的整洁程度代表这个人的仪表仪容和态度的好坏,因而古代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衣冠”一词还衍生了礼仪、礼教的涵义。

由此,古代社会还诞生了一个特别的制度即“衣冠制度”。

其实,衣冠制度早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出现了,由当时周朝完善制定,不但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衣着、帽子、饰品等穿戴礼仪问题,还是区别、彰显人们身份和地位尊卑关系的工具。

哪怕周朝中末期出现了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局面,这个制度也没有被迫害反而进一步发展,甚至还被纳入了礼治当中,可见其的价值之高。

直到后来,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他面对国内混乱的文字、钱币、服饰等情况,于是决定分类统一制定一个标准,服饰自然也在其中。

接下来探讨的便是秦朝的服装。

一、古代服装文化

1、历史悠久

首先,服装的历史悠久,从人类有文献记载以来便存在了。

最初的远古,人们常常用树叶、动物的皮毛遮蔽身体,随着纺织技术的出现,人们学会了制衣。据《淮南子》中记载黄帝的臣子制作衣裳:“伯余……緂麻索缕,手经指挂,……犹网罗”。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黄帝本人制作了衣裳。

要知道古代人们常常喜欢将某样东西的发明人都安排在黄帝的身上,以显示该物品的来历悠久、源远流长,再加上现代考古学家发现早在黄帝之前的原始社会便已经出现(兽皮)衣服,故而这种说法的可性度不高。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服饰文化和黄帝有着一定的渊源。

据说,黄帝的妃子嫘祖发明了种桑养蚕技术,她不但有“抽丝编绢之术”,还“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

甚至黄帝时代的衣服已经不局限于避寒署的基本作用,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如,《史书》记载:“黄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暑,至黄帝始制衣裳,垂示天下”。

到了周朝时期,关于服饰的制度即衣冠即冠服制度渐渐完善,至此,服饰变得不再单纯,而是充满了身份地位和等级制度。

当时的周王朝规定了不同的身份和所处的场合不同需要搭配不同的服饰,如分为了祭服、朝服、公服、常服、婚服、丧服等不同类型的服装,基于此各种的礼仪文化也随之诞生。

2、秦以前的服饰

其次,来具体谈谈先秦时期的服饰特点,而秦的服饰便源于此。

“农者,依也,人所以依以避寒署也”,前文提到服饰的基本作用是遮体、保暖避署,但在先秦时期,社会尊卑等级、非其人不得服其服观念深深的镌刻在服饰文化当中,如贵族才可以戴冠,而普通的庶民只能戴头巾。

在商周,人们的服装样式主要为身着开向右边衣领的上衣,下半身穿着裙子即裳,腰间还会束着一条腰带。

再加上周朝是以周礼、冠服治国,故而周朝的服饰除了常见的上衣下裳外,还有特定冠服、长袍、深服等服饰,多种多样。

其中,深服即深衣,因“被体深邃”而得名,其样式为上下缝合在一起的衣服,不但在春秋各国中流行,还对后世王朝的服饰影响颇深。

换句话形容,周朝的服饰为后世王朝的服饰发展奠定了基础,即其也影响着后来的秦朝服饰文化、制度的发展。

二、秦朝的服装之美

1、秦朝的崇尚水德

秦的服装还受到国家的地理位置和他们崇尚的思想影响。

鉴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地处西北偏远之地,其的服饰也和其他的国家差异很大,具体表现衣服颜色的选择上。

如秦崇尚黑色,这和当时战国的邹衍主张的阴阳五行思想有关,那时他提出了“五德终始说”的理论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德行相生相克、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十分的符合王朝更替、历史变迁的规律,受到秦国君王的喜爱。

甚至当时秦国后宫的妃子也受到这种五行思想的影响,她们为了迎合统治者喜好,都选择了五行的颜色,穿着愈发的艳丽、精致。

如,夏天后妃基本头戴芙蓉冠、手拿五色罗小扇,上身穿浅黄蘗罗衫,下配五色花罗裙,搭配一双泥金鞋,最后在披上一件浅黄银泥云披,可见美轮美奂。

此时,秦国因商鞅变法后慢慢变强,其的野心也随之增长,想要彻底的取代周朝,开创一个新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王朝。

这恰好和邹衍认为两个王朝之间的争斗(盛衰)和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等的矛盾联系,毕竟那时的周朝尚火,以红色为主,而秦国想要取代周,自然选择了黑色成为国家的象征颜色。

再加“北方生寒,寒生水……色为黑”的说法又正好符合了秦朝的地理位置,使得“水德”思想风靡秦国上下。

更何况,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还被称为“五色社稷土”,象征着国家社稷,其中黑色指代北方的土地,正是秦国国土最好的代名词、代名色。

例如,《周礼》中还有记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这里提到“天”的颜色为“玄”也为黑色,正映照了天子将黑色作为身份象征,暗寓秦王地位尊贵将成为下一个“周天子”,故而秦朝的君王服饰均以黑色为主。

因此,秦国乃至后面的秦朝均十分的崇尚水属性即水德,下到普通百姓、上到贵族阶层的衣服,就连旌旗都以黑色为主,可见秦人对黑色的推崇。

再者,秦以法家学说治国,而法律一般是严谨而肃穆,而黑色这类深色的衣服十分符合秦的法律政治,再加上法家思想注重实用性,故而秦朝的服饰大都具有轻便、灵活、耐用等性质特点。

2、独特的秦朝服装

最后,具体来谈论秦朝各阶层的服装。

秦,作为第一个创建了君主专制的统一王朝,服饰制度不但包含着统一的思想,还包含着等级森严的尊卑观念。

彼时,为了区分各阶层人们的身份,秦朝虽然规定了每个阶级的衣服的颜色、样式等,但实际的服饰主要以曲裾和直裾的袍为主。

另外,上层阶级服装以黑色为最上,其的特点趋向华丽、精致,并按照华丽和精致程度依次由上向下递减。

下层阶级以普通百姓为例,他们身上穿由粗麻、葛、绢等制作的褐衣、袍、衫、襦等衣料简单的普通衣物,大多色彩单一为白色,象征他们没有任何的地位,而百姓之下还有奴隶和刑徒即“赭衣徒”,秦朝规定了他们不能戴冠,只能戴红色毡巾。

其实,这些服饰制度是当时的统治者不但在周朝的冠服制度基础上进行创新,还制定了“玄衣纁裳”的新法规。

《后汉书舆服志》曾写道:“秦以战国即天子位,减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其规定了秦朝的大礼服为上衣下裳的黑色祭服,特别是统治者本人头戴通天冠,身着的龙袍以黑色为主,还用金线绣成龙纹的元素,以彰显君王的威严。

当时朝堂的百官大臣通常穿宽袍大袖的朝服,手拿笏板即古代记事本,腰间搭配书、刀、佩环等饰品上朝,甚至秦朝还会根据这些官员职务的不同,要求他们配戴如高山冠、法冠和武冠不同的冠,以区别身份。

正所谓“君子死而冠不免”,冠帽对于春秋的人来说十分的重要,甚至一度超过生命,这种思想也被秦朝继承,基于此冠帽在秦朝是身份的象征,不能随意佩戴。

秦朝规定了男子成年即满21岁后,行完冠礼才拥有佩戴冠帽的资格,就连王孙、贵族等上层阶级也不例外。因此,当时称呼男子在未成年的年龄为“弱冠”,这便是后来“弱冠之年”的来历。

鉴于秦朝尚武,十分注重军事的发展,秦朝还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王朝的独特军队服装。

例如,将军的服装:头上戴顶部列双鹏的深紫色鸀冠,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身穿着长襦长裤,披着彩色铠甲,胁下佩着一把剑;中级、下级的军官类似,区别戴着的冠和铠甲、武器等的不同。

没错,秦朝时期已经出现了“裤子”即类似现代的灯笼裤,这种源于北方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在秦朝国内特别是军队里十分的流行,当时无论是何种地位的秦军都必须穿着上襦下裤的服装,以便于骑射。

事实上,除了前文提到的阶层外,秦朝还有一个特别的阶级——博士、儒生,他们的服饰区别于当时的秦朝上层的服饰,虽材质相同但比较朴素,通常也是褐衣、袍为主。

三、结语

总的来说,秦朝的服装受周的影响力之广、之深,如当时的贵族不仅需要戴冠帽,还会佩戴一把剑,衣服也多以袍的样式为主,礼服也是上衣下裳制样。

但其各个阶层的服装类型区别不大,多为袍、衫、褐衣等,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冠帽和衣服的颜色、材质的不同,同时这也是秦朝区分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秦朝的服装中军队的服装十分的特别且绚丽,甚至为了方便活动和骑射还出现了上襦下裤的服装,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秦代服饰》

2、《浅析秦朝服饰文化的特点》

3、《秦朝服饰特点》

0 阅读:55

太仓文史

简介:明智鉴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