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住”说一二,七八十年代土房子,瓦顶旱厕打水井,蜘蛛蟑螂小壁虎

星海月浅浅 2024-03-06 20:42:29

文/星海月浅浅原创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北差异,说是巨大,也不为过。这些差异,形成了当地独有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独具魅力。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事,不同的思想,值得我们探讨和认识。

从容小主文学院系列文《南方·北方》第二组:星海月浅浅&庆水,相约每周一篇,记录南方和北方的风景、民俗、人或事等。

是为记录,亦为序。

人生有四大事,分别是衣食住行。住是一个人的根本所在,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努力所决定,你住在哪里,住房类型如何,住房条件如何,住房环境如何等等。今天就来谈谈“住”的问题。

人一出生就有家。我出生在粤西的一个小城里。几十年前,生活条件落后,我们住的是土房子。

我出生之时,我们家和大伯父家住在一起。我们那个家至今还存在,大伯父还住在那里,我家的小厨房也依然还在。不过我对那个家没有任何印象,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家已经搬进新房子,距离本家有两三百米的距离。本家就相当于大伯父的家。

80年代的新房子依然是土房子,墙体用的就是土砖砌筑而成。这种土砖很大很厚实,据说使用黄泥土、灰泥土以及稻秆混合制作而成。等我记事开始,土砖已经渐渐被淘汰,因此我并没有见过土砖的制作工艺。

别看泥土很容易被雨水冲刷干净,就先入为主,以为土房子不结实。其实土房子保养得当,同样能住很多年,而且住起来十分舒适,冬暖夏凉。

这里不得不感叹先人的智慧,能够将泥土制作成砖块,砌筑成房屋,任凭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也屹立多年不倒。

我是在土房子里长大的,印象中,我家的土房子有一厅四房,空间很大。

这种土房子作为主屋,室内高度向来建得比较高,有些可达五六米。因此屋内通风良好,感觉也比较舒适。

土房子的屋顶一般都是木结构的,房梁都是一根根粗壮的木头。屋面则铺上黑色的瓦片。

这些瓦片可不是琉璃瓦,而是薄薄的,大概只有5毫米厚。形状为有一定弧度的方形,尺寸大概20厘米长。瓦片十分脆弱,轻轻一敲,就有可能碎裂。但这些瓦片又十分耐用,铺到屋顶上,遮风挡雨,经久耐用。

屋顶是等三角的形状,瓦片一片叠着一片铺在屋面上。相对来说,瓦片比较轻巧,面积却有点大,容易被风吹翻。因此铺好屋面之后,还会在各处放上砖头压住。

那时候的土房子都是原装正品,室内也没有刷白灰,更没有安装吊顶的说法。抬头一看,梁柱和瓦片一目了然。

住的时间长了,小动物也搬了进来,入驻各处。

屋顶是蛛蛛最爱的地方。长脚蜘蛛一般只在它的结网范围活动,而大肚子蜘蛛,可不会宅在网里,白天黑夜,都有可能出来活动。孕育期间,你还会看到大肚蜘蛛的肚子下面有一个白色的又圆又扁的小包。等到小蜘蛛出生后,那个小包就被大肚蜘蛛遗弃在屋顶的某个角落。

几米高的屋顶,一般的扫帚可是够不着的。每年的年底,我母亲就会用长棍接上一把长毛扫帚,带上头巾,将屋顶都清理一遍。蜘蛛们四处奔逃,年后又再接再厉,周而复始。

除了蜘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数会飞的蟑螂,粤语称之为“曱甴”。它们经常在夜间神出鬼没,叫人防不胜防。因此,在土房子里,你不搭蚊帐,是睡不着觉的。除了防蚊,蚊帐的功能是防蟑螂。

小壁虎则是比较安分的外来户。从我不讨厌壁虎就可以知道,住在土房子里,我们相安无事,各过各的,生活并没有太多交集的地方。

土房子大部分都是独栋的单层房屋,厨房并不在土房子里,而是另外单独建一个小房子。

当然,屋里也没有厕所。那个年代,农村的厕所还是旱厕,通常安置在离主屋比较远的地方。夜里上厕所肯定不方便,所以都会在家里放置一个便桶,解决晚上的生理问题。

那个年代特有的产物还有水井,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打一口。我家也有,就在院子里。井口为圆形,大概一米宽,两三米深。我们是看不到水的,水在更深的地方,用一条圆管连通地下水。

水井刚开始是安装手动式水泵,通过杠杆原理,手压着铁杆,一下,两下,三下,水就出来了,并不费劲。后来电机开始流行,我家也在水井下安装一个,用电机抽水,更加方便。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家户户都开始把土房子推倒重建。

我在土房子里住了大概十年,家里经济条件宽裕一些,父母也决定重建房子。建起的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

慢慢发展到今天,我们农村的房子基本都是独栋砖混结构的3-7层房屋。有些经济条件好的,房屋结构偏别墅风格,又美又时尚。但绝大部分房屋都是规规整整的四方形。

90年代建起的房屋,外墙基本上都没有装修的。有一些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只建了一二层,内部也没有装修,地面刷水泥,直接就入住也是有的。

到了今天,大部分新建起的房屋都有五六层楼高。外墙也都贴上瓷砖,内部装修也比较时尚。和当年可是千差万别呀。

关于“住”的方面,当然不仅仅这些,三言两语可是讲不完的,以后还会补充,下一期继续。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