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级喜剧片,纯粹的大尺度电影,爽就完了

Idlemovie 2023-09-28 17:33:20

关于动物的电影,故事大都集中在人与动物的温情上面。

如《忠犬八公》《南极大冒险》《丛林赤子心》《多哥》等,并没有多少搞笑的部分,赚的是观众的眼泪。

新出的《复仇狗联盟》与这些传统狗片没什么区别,最后都是回归到狗与人和谐相处的老套命题上。

仅有的差异则是《复仇狗联盟》的主线是报复主人,非以往的回家之路,在感情方面主打吐槽,不祭出煽情牌。

但这一处变动让《复仇狗联盟》有了可看性,在剧情发展上的操作空间变大,不再走落俗的温馨路线,转而向黄暴屎尿屁进发,R级属性一下飚到红温。

叙事角度也一改之前以人类的视角为狗加戏,所有的感情、思想全部都来自人类的臆想,充满了自我感动。

而《复仇狗联盟》是尽可能地贴近狗本身,用它们的方式讲故事,不再拟人化,导演打造了一个完全属于狗狗的叙事语境。

如它们被遗弃后也可能遭遇霸凌,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与朋友一起吃喝玩乐、逍遥自在,互相之间臭屁、爱慕、玩闹、闹别扭,也会被各异的烦心事困扰,也会碰到好朋友的欺骗。

它们跟人类一样,身处一个运行的世界,有一套生存法则,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也有三六九等,阶级优越等。

每只狗在规则之下拉帮结派,生气抱怨,迥然不同的性格催生了花样百出的笑料,也因狗的身份,那些大胆的梗变得妙趣横生。

只是这种靠段子堆积而成的片子很难“好”一整场。

前期密集的台词营造的插科打诨的氛围暂时能将观众侃晕,让观众沉浸在少儿不宜的乐趣当中,但一直都是此类风格势必会审美疲劳。

《复仇狗联盟》中段之后,剧情急转直下,也许是导演用光了毕生知晓的所有段子,到了后半段,失去了前边的嘻哈街头风,沦为了套路式的温情片,如同鸡肋。

男主狗幡然醒悟,发觉自己的主人并不爱自己。

它的一番真情被辜负,决定咬掉主人的迪克作为报复,它的三个朋友纷纷响应,四条狗开始踏上复仇之旅。

一路上风餐露宿,翻山越岭,感悟狗生,导演玩起了公路片模式,也适时加入了存在主义的思考。

但坏就坏在后续的情节没有撑起有深度的哲学概念,也没有遵循爽片逻辑,而是加入了完全没必要的反转。

快到主人家时,男主狗叼着网球,将自己前面的豪言壮语全部推翻。

它并不是来复仇的,而是对主人还抱有幻想,认为他喜欢自己,喜欢与自己玩扔球的游戏,绝不可能丢弃自己。

甚至不惜与朋友决裂,低下曾高傲的头颅,变得低三下四,委曲求全,直到再次回到家后,看见房间空无一人,主人对自己的归来满是愤怒,才彻底明白。

自己的一往情深终究是错伏了,随即一顿直抒胸臆的破口大骂,朋友及时赶来的联合作战,看起来很爽很过瘾,但冲击力削弱了。

如果是一爽到底,像《疾速追杀》那样,没有废话,咔咔就是干。

至少还能让后半段的庸俗变得能看,可强行的反转毁掉了这种化学反应,既无聊又无惊无喜。

毕竟观众想看的不是温馨的戏码,朋友情谊的展现,以及追求自由的价值观,这类主题的电影,好片多如牛毛。

观众追求的是反主流、反类型、反传统的新型电影,既然暗黑了,那就坚持下去,半路改性只会破坏前半段的流畅。

《复仇狗联盟》片长93分钟,前80分钟的麦格芬一直都是它们能不能成功咬掉主人的迪克。

可到了第80分钟,导演突发奇想,变换了麦格芬,学希区柯克玩弄观众,试图与观众玩捉迷藏的游戏。

如果有《惊魂记》的一些功力还行,但导演的玩弄纯粹就是画蛇添足,以为自己打破了观众的预想,却在结尾走的还是预设的路线。

不像《惊魂记》,用一个假麦格芬引出真麦格芬,让观众大为震撼,《复仇狗联盟》也想玩这一套,奈何成了多此一举,不如平铺直叙。

本来基调一直都是拒绝内耗,停止自我pua,看起来还蛮高大上,也能借助主义弱化一些限制级的东西。

但导演刻意的安排弄巧成拙,让自己前面铺垫了那么多的慷慨激昂一下子沦为无用功,电影主题变得不伦不类。

说它是B级片,cult程度又不够,说它是R级片,仅有台词算大胆,说它是冒险片,只有几处点缀,说它是喜剧片,都是段子合集。

《复仇狗联盟》加了反转后的效果就是如此。

电影的定位彻底模糊了,既要又要,最终什么也没得到,反而致使一开始的好感荡然无存,导演的功底还是欠火候。

2 阅读:9

Idlemovie

简介:电影,应该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