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的“生物圈三号”和德国的“沃邦社区”

翰泰谈房产 2023-09-05 07:13:04

今天不聊地产,带大家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是今年6月我去的深圳,大梅沙。二是2014年,我去的德国,佛莱堡。为什么要把这两个相隔万里的城市,放在一起写呢?

因为这几年非常火的一个词,“低碳”。深圳出现了一个碳中和社区“生物圈三号”,佛莱堡有一个欧洲低碳经济的人居典范“沃邦社区”(Vauban)。

可能你会觉得“碳中和”、“低碳”这些词,距离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很远。现在2023年了,需要更新一下房子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印象了。

我们住的房子,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小型的发电站呢?自家发的电不仅能满足家用需求,多余的还能供给他人使用,顺便赚钱?今天我们一起把脑洞和视野打开得再大一点。

01

德国的沃邦社区

2014年秋天,一位朋友在德国佛莱堡留学。我趁机蹭了朋友旅个行,在佛莱堡大学城住了3天。

佛莱堡,位于德国、瑞士、法国的三国交界,被称为德国的绿色之城、环保之城、大学之城、太阳能之城。我特地预定了滑翔伞,到空中去看传说中的德国黑森林。我脚下就是那座被黑森林包围、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佛莱堡。黑森林蛋糕、《白雪公主》的发源地就在这,也是德国足球教父勒夫的老家。

曾经,我也以为自己是被地产耽误的旅游博主,走过将近40个国家,佛莱堡依然是我觉得是个很有意思的城市之一。今天就不展开说旅游了,截个当年的朋友圈回顾一下。如果你去德国旅行,强烈推荐这个小城。

今天想聊一聊的是,在佛莱堡里面,一个在10多年前就走在世界前列的低碳社区——沃邦社区Vauban。

这个社区是在前法国军营的遗址上建起来的,可容纳约5600名居民。看下图的航拍,是不是觉得平平无奇?

早在10+年前,沃邦已经成为了整个欧洲低碳经济的人居典范了。从走进那个社区开始,就让我觉得是另一个世界。

沃邦社区航拍图。图片来源网络:Researchgate

我是坐着电车到的沃邦社区。一下车,就看到路旁公共建筑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

那里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包括办公楼、超市、停车场屋顶上都安装了大片的太阳能板,居民住宅屋顶上也大多装有太阳能板。

我很好奇地问,为什么会在自家的楼顶装太阳能板呢?

朋友当年在佛莱堡留学期间曾作为讲解员,为国内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介绍沃邦。他说,德国之所以能造出一个沃邦社区,得益于当地政府出台了很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当地政府对节能建筑的支持力度很大。如果你家是节能住宅,根据节能的程度,可从联邦和州政府获得补贴。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也可获得政府补贴。地方政府出台激励政策,金融机构配合优惠的贷款政策,居民响应很积极,所以这里的太阳能发展非常迅速。弗莱堡居民装置太阳能设备后,多余的电力可卖给政府,并入城市供电系统,居民可从中获利,个人与城市都是双赢。”

朋友告诉我,当时沃邦社区推出的奖励政策包括:有愿意在自家屋顶上装设太阳能设备的居民,可获得10年或20 年不等的低息贷款,用于支付屋顶的太阳能设备的购买与施工;以高于平均价格收购太阳能,拥有20年内保证收购太阳能的优惠电价措施等等。

据说,沃邦社区作为政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由城市规划办公室、市议会牵头的跨部门“沃邦社区项目组”,同时联合建筑师办公室、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合作社、学生会、公寓建筑等在“沃邦论坛”上组织各项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整个规划决策过程。经常举办各种研讨会,使居民能参与发展进程的每个阶段。

走一圈沃邦,你会发现这里的“低碳”不仅体现在太阳能板的安装,这里的房子本身也很“低碳”。

沃邦社区都是低矮的房屋,所有住宅的高度控制在13米以下,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则不低于19米。有些房屋的外立面还使用了木头,不仅节能环保,又保暖隔音。

沃邦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你几乎看不到汽车的停车位。这也是沃邦社区的另一大特色,提倡无车化生活方式。据说小汽车拥有密度很低,仅为每千人172辆。

大街上很多居民放弃私家车,选择电车、公交车或自行车出行。居住在沃邦的有车居民,汽车仅在自家装卸货物等情况下驶入自家门口。

在沃邦,你看到最多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公交车和有轨电车。这里的有轨电车在铺有减震材料的草坪上行驶,“草地上的电车”也成了沃邦特别的打卡景观。

朋友告诉我,在沃邦如果你偶尔有汽车需求,可以选择“按时计价租用汽车服务”,有小汽车和面包车等类型可供选择。在租汽车公司办理一张租车卡,使用时刷卡即可开车门,据说价格便宜、操作简单。

可见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非常明确,以各种政策和配套服务进一步减少私家车拥有量,鼓励居民选择低碳的公共交通。

为了让我看到沃邦更接地气的生活,身为“工科男”的朋友还带着参观了居民区的垃圾箱,感受一下严谨的德国人是怎么处理垃圾分类的。

有人情味的是,沃邦把街道两旁“消失”的汽车停车场腾出了大量的空间,做成儿童游乐场。随处可见的低碳生活理念。

02

王石的“生态圈三号”

10年前在德国看了沃邦社区,感觉像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距离我们很遥远。直到上个月,我去了深圳,看了大梅沙的原万科总部万科中心,王石退休后做的首个碳中和项目“生物圈三号”,发现低碳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2017年,万科创始人王石宣布退休。2020年,国家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年70岁的王石据说热血澎湃,“就像老战马听到了冲锋号”,再次奔赴战场。之后王石便开启了新的创业赛道——碳中和。

如今走进深圳大梅沙,可以看到这个以万科中心为改造核心区域、占地3.2平方公里的生物圈三号,以“清洁能源、绿色建筑、低碳交通、资源循环、生物多样性、碳资产管理、生活方式倡导”等七大维度融合的碳中和社区。

△以融化的冰川为灵感的冰川攀岩墙。

生物圈三号是中国首个采用智能微电网系统的商办建筑。其核心技术之一就是“社区微电网”。即微型电力系统,可以在本地对电能进行“产、传、配、储”,即生产、传输、分配以及存储。

这个智能的微电网可以在晚上低价的时候,给储能设备充电;在白天高价的时候,使用储蓄的电以及光伏板产生的绿电。不仅降低了电费成本,也增加了绿色能源使用。

△生物圈三号能源解决方案,微电网智能系统。

生物圈三号通过400多个智能电表对整个园区不同板块、不同楼层、不同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结合园区客户用电习惯进行智能化管理降低整体能耗。

这个智能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背后的模型算法,打造了一套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根据之前的数据、用户习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并进行预测以及策略优化。

比如可以预测未来24小时的用电曲线和用电需求,并结合天气、温度等因素预测产电量,通过综合分析和计算制定出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供电策略。

生物圈三号的楼顶也进行了高效利用,建立了一座屋顶花园。楼顶的花园可以让你真实地感受到绿色的生活气息。种满了深圳本土植物和蔬果近120种植物,包括南瓜、向日葵、西红柿等;还有10余种昆虫、鸭子等动物,自成一个微型自然生态圈。

△万科中心的屋顶花园

屋顶除了做花园,其余的屋面则是安装了光伏发电板。深圳拥有非常好的天然能量来源,提供了日照优势。所以生物圈三号在建筑屋面安装了742.57kWp、铺设8000多平米的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大规模的太阳能光电利用,全年合计太阳能发电量约为72万度。

所以仅用屋顶的光伏作为清洁电源,就能提供整个万科中心约85%的电能要求。

△万科中心被称为漂浮的地平线。(图源:生物圈三号)

在生物圈三号内,还有另一种神奇的动物——黑水虻。

黑水虻能够吃掉比自己重20万倍的厨余垃圾,帮助实现餐厨垃圾的本地处理。它们产出的虫粪再被加工成肥料用于屋顶花园和园区绿化,幼虫可以作为饲料投喂园区的小鱼,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有机循环链,实现了园区内有机废弃物在地资源化。‍‍‍

△处理厨余垃圾的黑水虻,密集恐惧症谨慎点开大图。

看完生物圈三号,你会发现这个碳中和实验园区,已经通过微电网智能调度、低碳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材料、水资源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在地处理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商业可持续模式。

△生物圈三号的示范案例。(图源:生物圈三号)

03

我们的低碳生活有多远?

虽然“沃邦社区"和“生物圈三号”,不是完全相同的“物种”。但是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趋势下,都是两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绿色低碳样板。

王石在公开场合曾透露过,要在国内打造5个碳中和社区的示范区,并将业务拓展到欧盟等地区。

这两天住建部的会议上也指出了后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路径。“要以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大力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所以未来我们生活的社区,需要的仅仅是一个钢筋水泥的楼盘吗?房企又能提供怎样的绿色生活呢?

其实在南宁的城市建设中,也有了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案例。

2021年11月,南宁五象新区核心区通过了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评估,评定等级为优秀,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目标。目前,五象新区核心区内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办公、商场、医院、宾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在全区率先实现了绿色建筑100%覆盖。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趋势下,深圳的生物圈三号和德国的沃邦社区已经呈现的绿色低碳社区和建筑、全方位的低碳环保理念、生物多样性、智能化以及科技创新,或许能给当下的城镇规划建设、地产行业带来新的启发。

你希望未来的社区什么样子的呢?留言区聊聊?

0 阅读:4

翰泰谈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