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缅甸政府请求中央出兵剿匪,毛主席严令:谁越红线就杀头

车言无忌 2023-01-09 19:41:35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众所周知,金三角是世界上最混乱的地区之一。在这片土地上,盘踞着大量的贩毒集团,赌博、卖淫是常态,人口买卖也没什么稀奇。

(金三角)

但你知道吗?金三角缅北地区,曾是国民党残部的天下。而后来的销声匿迹,跟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有关。当时,毛主席特意强调,谁越红线就杀头。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咱们就来讲讲。

一、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

1960年11月21日深夜,无数人进入酣甜的梦乡时,在中缅边境,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从晚上9点半,缅甸金三角地区就人影不断。借着夜色掩护,他们快速移动,向着各自的目标前进。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丛林和山地影响了他们的行进速度,这里有16支队伍,有的队伍早早到达目的地,有的队伍却仍在急行军。

(山林行军的部队)

及至22日凌晨4时50分,突有激烈的枪声传来。而这个地方,就在缅甸踏板卖。让人奇怪的是,这支队伍都行动了,有的队伍还在赶路。难道这16支队伍,作战时间不一样吗?

不,按照预定计划来说,战斗应该在6时30分同时打响,这样才能避免敌人互通消息。但踏板卖的这支队伍,显然遇上了突发情况,只能被迫开战。

(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

开战就开战吧,遇上突发情况的,显然不止这一支队伍。为啥呢?因为这16支队伍的开战时间,基本都不一样。最早的在凌晨4点多,最晚的则在7点50分。

相差整整3个小时,最后的收获却一点没差。16支队伍,16个扑击点,除两个地方扑空外,其他扑击点均大获全胜。

敌人见势不可挡后,立刻向密林深处溃逃。战士们乘胜追击,然而追到一定距离后,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转头清缴残军。

(缅甸深山居所)

大好局势,他们为何放弃追击?难道是领导的要求?

真相确实如此,这场发生在中缅边境的战斗,被称为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战斗的双方,是解放军和国民党残部,战斗的地点,在缅甸金三角地区。

因为是出境作战,早在计划作战时,毛主席就用红线标出作战范围,严令所有官兵:谁越过红线就杀谁的头!而这个红线范围,距离中缅边界仅20公里。

如此小的作战范围,有敌人成功逃脱,实在太正常不过了!毕竟对他们来说,只要越过红线,就意味着逃出生天。哪怕刚开始不清楚红线的存在,但发现身后没了追兵,还能不清楚吗?

(逃往缅甸的国民党残部)

很显然,这条规则对国民党残部更有利。那么,毛主席为何要下达这样一条命令?让战士们追击得远一点,岂不是更容易缴清敌人?

这么简单的道理,中央领导人自然清楚,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如当时的国防部长林彪,对突击队是反复强调,“断退路,包围住,先围而后歼。”

(林彪)

然而计划再好,也总有意外发生;围得再严密,也总有趁机突围的存在。只要速度够快,他们就能跑出红线范围,成为漏网之鱼。

坐镇昆明指挥的秦基伟得知后,立刻向中央申请,希望与缅甸协商,同意突击队越过红线,继续追击。然而中央断然拒绝,维持原命令不变。

而中央之所以这么做,跟1955年的“黄果园事件”有关。

二、黄果园事件——促进中缅联合勘界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和缅甸的关系向来友好。这种友好到了什么程度呢?哪怕新中国成立好多年,两国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中缅边界线)

直到1955年,“黄果园事件”的爆发,终究使两国关系陷入紧张。黄果园位于中缅边境,意外发生前,归属问题尚不明确。

那年11月20日清晨,边境大雾弥漫,哪怕是几步远的地方,依旧什么都看不清。然而天气再恶劣,边境战士们也得按时巡防。

雾气迷蒙中,双方哨所在黄果园附近相遇了。看不清人,弄不清情况,要放在和平地区,倒也没啥事。但那个年代西南边境,可谓悍匪无数,流窜到边境线的,更是不少。

(图文无关)

基于此,双方以为对面是偷渡来的悍匪,便开枪制止。然而这一开枪,算是一发不可收拾,双方你来我往,各有数人受伤。

一场“误会”,双方各有损失,这也算扯平了是吧?但缅甸不愿意扯平,其媒体是大肆报道,说中国侵略缅甸。西方媒体呢?看热闹不嫌事大,纷纷应和缅甸。而美国呢?更是抓住机会打压中国,挑唆马尼拉条约国军演。

(军演)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处境不算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可谓处处打击。

而“黄果园事件”的爆发,无异于雪上加霜。因为那些污蔑,东南亚各国人人自危,生怕中国真的侵略邻国。不管我国怎么解释,就是有人不信,外交压力可想而知?

正是因此,当突击队入缅作战时,毛主席才会下达严令,谁越红线就杀头。毕竟谁也不知道,缅甸会不会再次污蔑中国?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会不会借机发挥?考虑到此次行动带来的影响和不良后果,领导人不得不慎之又慎。

(毛主席)

估计有人奇怪,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要入缅作战?不去不就啥事没有。

这不是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嘛!当年“黄果园事件“爆发后,中央领导人当即下了决心,必须尽快中缅边界问题,否则还可能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而勘定国界,自然需要缅甸的配合,恰好,缅甸也有此想法。于是从1956年起,两国开始频繁接触,磋商边界问题。当时负责这件事的,就是周总理。

既然双方都有心,国界勘测问题自然得提上日程。然而在缅北“金三角“地区,盘踞着大量国民党残部,就连缅甸军方也无可奈何。

(逃入缅甸的国民党残部)

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怎么实地勘测?于是缅甸政府向中国求助,帮他们清缴金三角地区的国民党残部。

三、李弥放话,我做缅甸王易如反掌

估计不少人震惊吧,堂堂主权国家,竟连国民党残部也收拾不了,究竟是这些残部太厉害?还是缅甸太弱小?大概二者皆有。

1950年3月,滞留大陆的国民党最后一支部队——第8军237师709团,在解放军的穷追猛打下,狼狈逃出云南,进入了缅甸金三角地区。

缅甸金三角地区多高山林地,很多都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毒虫、蟒蛇、野兽、瘴气等,随便哪个都可能要人性命。

(图文无关)

再加上没有向导,709团历时一个多月,才走出大森林,到达缅甸一个叫小孟棒的村子。

极为巧合的是,他们在这个村子里,遇上了国民党第26军93师278团的600余人,由副团谭忠主事。而这个时候,709团还剩700多人,团长是李国辉。

同是天涯沦落人,两支队伍开始谋划起将来。

(李国辉)

他们先是修好电台,辗转与台湾取得联系,结果得到个“你部自谋出路”的回复。

台湾不管了,他们该何去何从?一番商量后,众人决定立足金三角,在此地谋生存。之后,李国辉和谭忠以“复兴部队”的名义招兵买马,很快拉起一支1500余人的队伍。

而他们招收的对象,基本是当年中国远征军留下的残部、当地华人华侨等。

之后,一部分人进行军事训练,一部分人开荒种地,一部人从事鸦片交易,看起来有条不紊。慢慢的,他们的队伍开始壮大了,从1500多人直接翻倍,变成了3000多人。

然而这么大一股不安定份子,缅甸政府怎么可能坐视不管?先是口头警告,责令这些残部离境。可是对李国辉等人来说,天下之大,他们又能去哪里?

(残军总部对联: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之后,缅甸多次武力驱逐,甚至花了大价钱,投入一万多兵力。万万没想到,在解放军面前不堪一击的国民党残部,对上缅甸军方,却打出了大威风。

三千多人对上一万多,四倍的兵力差,武器不足,没补给,却依旧大获全胜。

蒋介石听说后,顿时惊喜不已,立刻叫来李弥,让他去金三角统领这支“威武之师”。李弥是什么人呢?国民党第8军司令,李国辉曾经的上级,老奸巨猾的一个人。

(蒋介石)

到达金三角后,李弥做了一系列的事,安插部属、改编队伍,将“复兴部队”更名为“云南反共救国军”等等。渐渐地,这支残部一度扩充到近万人,占据了比台湾还大得多的地盘。

1951年,这支部队还在台湾要求下反攻过云南。不过本就是败军之师,又怎会是解放军的对手?在解放军的打击下,他们再次狼狈逃出境。

后来,李弥部队在缅甸到处占地盘,打的缅军节节败退。很快控制了缅北三个省,俨然地方小朝廷。

(李弥)

1953年,在泰国接受采访时,更是气焰嚣张地说:“我李弥要做云南王不大容易,但是做缅甸王却易如反掌!关键看我想不想做!”

四、缅甸再求援

如此嚣张的不稳定势力,缅甸政府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打不过,就花钱找雇佣兵。还是打不过,那就一纸诉状告到联合国。

这下事情算是闹大了,世界各国纷纷谴责蒋介石和美国,让其别干涉别国内政。迫于舆论压力,蒋介石只能召回李弥,及这支国民党残部。

大部分人被飞机运走了,但仍有一小部分势力潜伏了下来。或许,蒋介石是为以后做打算。

(蒋介石)

1955年,他又派柳元麟潜入缅北,秘密召集当地国民党残部。柳元麟最擅长游击战,到达缅北后,很快发展出一支三千多人的队伍。之后,就在台湾方面的指示下,开始各种作乱。

比如说,袭扰云南、策应藏独份子等等,成为中缅两国的共同困扰。

与此同时,缅甸从1957年开始,就不断求助中国,希望中国边防部队出兵缅甸,消灭这支国民党残部。

不过自“黄果园事件“后,我国就顾虑多多。直到1960年春,周恩来、陈毅等人到缅甸、云南“实地考察”后,终于下决心入缅作战。

(1960年1月,周恩来、陈毅与缅甸人民共度泼水节)

决定已下,为减少负面影响,毛主席特意画了条20公里红线:谁越线就杀谁的头。然而这么小的范围,哪怕突击队大获全胜,剿敌不少,依旧有一部分人逃脱了。

缅甸也不在意,可能觉得这么点漏网之鱼,他们咋滴也能解决了。于是在1961年春天,发动了“湄公河战役”,意图剿灭剩下的国民党残部。

为保万无一失,缅甸派出约一万兵力。然而战斗打响后,缅军一步步落入柳元麟圈套,被围困在地域狭窄、重峦叠嶂的王南昆一带,形势极为不妙。

(逃入缅甸的国民党残部)

于是缅甸政府再次求援,希望解放军越过20公里红线,深入缅甸100公里,解救被困缅军。

对中央来说,这是个左右为难的选择。不答应吧,国界勘定工作不好进行,还影响中缅两国关系!

答应吧,国际影响大不说,还会拉长战线,让兵力过于分散。这种情况下,势必要增兵。然而增兵就意味着更多的消耗,中国那时候内忧外患,哪还负担得起?

然而缅甸实在搞不定,频频向中国求助,甚至派出代表团,飞抵中国求助。于是罗瑞卿说,既然缅甸都不怕国际舆论,我们也没啥好怕的。最后,周恩来批准了这项计划,允许中国军队越过红线。

(罗瑞卿)

1961年1月25日,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再次打响了。然而山林战对解放军来说,着实是个陌生领域。高山密林中,不仅容易迷失方向,毒虫、瘴气什么的障碍物还多。

再加上之前的对战,国民党残部一看见解放军,就采用边撤边打的作战方案。解放军追的急了,他们干脆跑到老挝。

然而他们能跑进老挝,解放军不能跟着进啊!即便如此,突击队依旧完成了解救工作。

至此,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算是宣告胜利!两次入缅作战,歼敌七百余人。缅甸怎么也做不到的事,我军边防部队轻轻松松就做到了,真是壮哉我大中华!

参考资料:

陈辉.揭开“金三角”神秘战争的面纱——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回眸[OL].红旗网,2019-12-18

0 阅读:11

车言无忌

简介:立志做有立场、有态度、有温度的车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