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为何想要迁都回南京?

哒哒哒过去 2024-03-13 02:39:13

公元163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定都应天府改名南京。明建文年间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旨迁都北平,公元1421年正式迁都到北京。

公元1424年朱棣去世,明仁宗朱高炽即位,立刻下旨将北京六部的印信收缴,在原来印信上加上“行在”后下发;同时命令翻修南京明皇宫;在此之时还命令太子朱瞻基留守南京,其实就是为迁都南京做准备。

通过一系列旨意朱高炽已经明确废除了北京作为帝都的地位,迁都南京就等朱高炽一声令下,可惜朱高炽在位时间较短,还没来得及迁都就去世了。之后明宣宗即位后,否决了迁都南京。

那么朱高炽为何想要迁都南京:第一、公元1421年即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后,北京皇宫三次遭到雷击着火,当时均被认为是不祥之兆。满朝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上书,迁都北京远离孝陵是对朱元璋的不敬,皇宫遭到雷击是违背天意造成的。但是永乐皇帝好对于萧仪等人判处斩立决,利用皇帝的强权否决了这个说法。但是朱高炽即位后,也认为皇宫遭雷击是上天的示警,所以觉得应该迁都回南京。

第二、朱棣是靠“靖难之役”夺取的皇位,在南京人心不服。但是朱高炽注意团结文人,在监国时间里实行仁政,深得南京人心,所以朱高炽迁都南京不存在任何顾虑。第三、自宋朝开始至明朝建立北方多年一直都处在战乱,明朝时期北方经济凋敝南方经济繁华。定都北京每年都需从南方转运大量物质供给京城,造成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浪费,迁都南京可以就地取材,减少经济损失。同时也因为北京凋敝南京繁华,朱高炽以及大臣都愿意迁都回南京。第四、定都北京后,使大明的京师直挺挺的暴露在了敌人面前,后世的瓦剌俘虏英宗进攻北京以及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也都暴露北京在防御安全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而迁都南京可以远离北方游牧民族,确保京师安稳。朱高炽也知道,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从未被彻底消灭过,往往都是你家唱罢我登台,所以迁都南京可以让大明朝廷远离危险,同时只要任用得力大将也可以抵御北方的进攻。第五、当时朱高炽一直对于北伐蒙古草原不关心,但是对于安南却比较上心。五代十国开始,安南渐渐独立,一直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存在。明成祖时期,直接派兵进攻安南,将安南纳入明朝管辖之下,设立郡县。历史证明对待北方一直没有好办法治理,而由于连年战乱人员南迁,经济重心南移,所以明朝开疆拓土最好的选择就是南下,迁都南京可以更好的实现开疆拓土。

总结:其实后世也证明了,北京作为大明京师存在的最大缺陷就是,虽然靠近边境,但因为自身防守压力的增大,导致了对外不能未能实现战略威慑的作用,反而让鞑靼、瓦剌以及女真等部族的崛起。同时在对南边的控制力减弱,宣宗时期安南重新建国,安南从明朝的郡县成为了明朝的藩属国。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短,但是作为太子监国时间却很长,其在政治上是非常成熟的。所以明仁宗朱高炽想要迁都南京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政治、军事、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

0 阅读:0

哒哒哒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