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生被母亲扇耳光后跳楼…体罚会毁了孩子!成年后智商低、抑郁,都与它有关

四川名医 2020-09-21 00:06:53

9月17日,武汉江夏区一名14岁男生被母亲扇耳光后,乘人不注意从教学楼跳楼自杀。

该男生来自武汉市江夏区一中初中部九年级,当天下午在教室与另两名同学玩扑克牌,班主任请三名学生家长到校配合管教。

视频来源:红星新闻

该男生在五楼走廊被母亲扇了两耳光,此后男孩若有所思一会,便跳楼。

当晚9时,该男生因伤势严重被宣告不治。

男孩的行为令人痛心!花一样的年纪,却就这样轻易放弃了生命!谁也不知道那“若有所思”的几分钟内,这个男孩的感受到底是什么……

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需要每一位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和孩子一步步学习、探索, 但可以肯定的是,“打骂”绝对不在其中!

医学上早就有一系列研究证明

成年人对儿童体罚或辱骂

不但没有用,还可能害了孩子的一生!

而且是从 身体健康 到 心理健康

都有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孩子打不得这件事

说了快四十年了!

早在1989年,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就呼吁,禁止对儿童进行体罚并制定关于正面管教的教育方案。

在1998年美国儿科学会也制定了相应的指南,鼓励和协助父母通过“打屁股”以外的方法来管理孩子的不良行为。

《停止对儿童体罚的全球倡议》

在这份倡议中,也对“体罚”做出了定义——即包括 “任何导致某种程度的疼痛或不适的物理惩罚” ,以及 其它非物理的惩罚,如 贬低、侮辱、诋毁、威胁、恐吓、嘲笑 。

打了孩子,后果会怎么样?

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害!

美国儿科学会劝诫家长们不要打孩子,在医学上有绝对充足的理由—— 打孩子其实并不能起到真正管教孩子的作用 ,反而还可能会带来不良的生理心理问题,亲子关系也可能因此恶化……

结论一:体罚孩子没有用!

一项观察性研究的结果显示, 孩子在经历过体罚之后的10分钟就恢复了相同的行为 ,体罚所能带来的影响其实非常短暂。

而体罚的长期效果也不怎么样,回顾多项研究的结果显示, 绝大部分研究并未发现体罚能够显著改善孩子的行为 。

打孩子造成恶性循坏!

美国一项包括了5000多名儿童的出生队列分别在孩子1岁、3岁、5岁和9岁时进行了随访,结果发现:

3岁时经常被打屁股的孩子(大于2次/月),在5岁时会更有攻击性;

此外,5岁时的体罚与更低的词汇得分有关,简单来说,就是 体罚还会让孩子学习变“差” ;

同时,5岁时的体罚也与9岁时更多的外化行为有关,包括 违抗、攻击、违纪、多动、脾气爆发 ;

被体罚的孩子反而会变得更“不乖”,从而招致更多的体罚,形成一个 恶性循环 。

结论二:体罚孩子会降低智商!

更可怕的是,长期体罚可能会带来大脑结构的改变!

研究发现,长期/反复接受体罚的孩子在18-25岁时, 其大脑额叶绘制体积和表现较常人降低,而这一改变可能降低智商 。

即使不打孩子,长期被辱骂也可能带来皮质醇水平的升高,随后带来大脑结构的改变。

体罚带来大脑结构改变!

结论三:体罚孩子会导致抑郁!

除了影响孩子的生理健康之外,严厉的语言虐待与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有关系。

调查显示,13岁之前遭受严厉辱骂的孩子 在未来更可能出现行为问题和抑郁 ,这一问题又使得父母变本加厉地使用更为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同时,父母的温暖并不能改变这一联系。换句话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气头上父母不控制好自己的嘴,过后想要对孩子好言好语弥补也没用 。

体罚不能改善孩子的行为,却有长期的不良影响,儿童期的体罚甚至与 成年期自杀未遂、中重度饮酒和物质滥用 有关。

作为父母,你有没有想过

自己“喜欢打孩子”的原因竟然是…

今年的4月30日“国际不打小孩日”,央视这张海报曾在朋友圈里刷了屏……

是的,实际上“ 喜欢”打孩子有时体现的反而是父母自身的问题 。

01

抑郁的父母更容易打孩子

研究显示,抑郁的父母更容易对孩子的行为持负面看法并更多地体罚孩子,经历过体罚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时,也更可能选择严厉的方式来应对。

而反复的体罚可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和争吵,对亲子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02

小时候常挨打,成年后暴力倾向增加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小时候经常挨打的孩子在长大后往往对伴侣、对孩子有较高的暴力倾向。研究者认为,孩子一般都会向父母学习,父母最先向孩子们展示了看待人际关系和处理冲突的方法。 而体罚向孩子们传达的是,暴力是改变行为的一种可接受的手段 ,那么孩子就可能会采取这种行为来解决冲突。

这项研究中调查了700名青少年和年轻人,大约1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犯过某种形式的恋爱暴力错误,而69%称他们在童年时曾遭受到过体罚。童年时期的体罚和成年恋爱伴侣间的暴力行为存在着显著的关联。

父母必学:

不打怎么做?医生有10条推荐!

不能打孩子,那该怎么教育和管理?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了“10条行之有效的健康管教方法”:

1、展示和交谈:

用冷静的语言和行动教育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正确的、模范的行为。

2、设定限制:

告诉孩子他们可以遵循的、明确且一致的规则,并用他们的年纪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给他们听。

3、告知后果:

请冷静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如果他们表现不佳可能导致的后果。

比如,告诉他们没有收拾玩具,那么今天剩下的时间里就不能玩。切实、及时地执行这些规则,不要几分钟之后就把玩具还给他们。

不过,不能剥夺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比如吃饭。

4、倾听孩子:

学会倾听很重要。在解决问题之前,让您的孩子说完ta这么做的原因。

当不良行为有一定模式时,父母要注意并与孩子交流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仅仅是惩罚,比如有时孩子只是感到嫉妒。

5、注意孩子:

所有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管教孩子最有力的工具是你的注意力——鼓励良好的行为并劝阻其它不良行为。

6、学会赞扬:

孩子们需要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 。父母应该注意他们良好的行为,尽量具体地指出并表扬良好的行为和尝试,比如“哇!你把那个玩具收拾好了!”

7、学会忽视:

只要孩子没有做出危险的事情,并且在作出良好行为时能够足够地关注,那么学会忽视可能是阻止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学会忽视能够让孩子了解他们行为的直接后果。

比如,有时孩子故意不断丢弃饼干,那么ta就吃不到饼干了;如果ta破坏ta的玩具,那么ta就不能玩了。不久之后,ta就能学会不乱扔饼干并好好地玩玩具。

8、 准备迎接麻烦:

在可能出现不良行为的问题之前就要想好该怎么办,为之后的活动提前做好计划并想好孩子该如何表现。

比如,在乘坐飞机之前告诉ta不能大吵大闹,教会ta如何缓解自己的不适。

9、重新定义不良行为:

有时儿童行为不良,只是因为他们感到无聊或者不知道做什么好,试着为孩子找点其他事情做做。

10、试着“静静”:

当孩子打破了某些规矩,“静静”可能特别有用。实行这个方法时,告诉孩子,如果他们不停止不良的行为,他们会被要求去“静静”。

用尽可能少、不带情绪的语言提醒孩子他们做错了什么,让他们从当前的情境下离开一段时间,一般几岁就让ta离开几分钟。对于不到3岁的孩子,也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安静一会儿。

比如“当你感觉到准备好、能够控制自己的时候就回来。”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实践自我管理的能力。

此外,建议还指出: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如果父母自己感到失控,可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给自己几分钟深呼吸、放松或者打个电话,等感觉好些时,再回到孩子身边。

请一定要记住——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的行为

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别再相信“打是亲骂是爱”了

这是医学给父母的忠告

“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医生警告:啪啪啪一周内最好别超过这些次…

四川祖孙三人因它身亡,23人被它毒进医院…十一出行,千万小心常见的它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授权转载 综合 央视新闻、环球网 图片来源:123RF

编辑:巫山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