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克维兹,首次提出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被誉为金融界的宇宙大爆炸,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标准普尔资产配置象限图,就是其理论的延伸。它告诉我们,在一个全生命周期里,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己和家庭的资产配置。
该理论是在资产的灵活性、保障性、收益性和安全性之间进行对冲和配置的现金流和风险管理,兼顾了现金账户、杠杆账户、投资账户和保值账户间的平衡。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各账户间的平衡
首先,资产是收入的结余,一定要有结余才行。
其次,它的配置比例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个人的理财能力、年龄阶段、收入结余等因素自行调整。
01 现金账户该账户主要考虑资产的流动性,根据家庭开销情况,预留3-6个月生活费用。该账户放太多,会影响资金的利用率;放太少,容易出现资金周转短缺风险。
02 杠杆账户它跟收益无关,跟应对通胀也无关,它是一个纯粹的风险管理账户。哪怕钱贬值,也要拿出来做风险对冲这件事。一旦出现人身风险,它可以在那个时点提供无与伦比的强大现金流。
比如,国家的保险保障基金有1200亿的规模,这笔钱只能做国债和银行存款。国家不知道1200亿会贬值吗?为什么不做投资呢?
因为它是保障保险公司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个钱必须放在那儿,不能动。如果保险公司出现资金链问题,这笔钱是给他注资用的。所以,为了保障保险公司的运营安全,它只能存在银行或购买国债。
风险管理账户,也是同样的道理。
从风险角度看,是风险来临时,大额经济支出的转嫁;
从经济角度看,是资金对冲,以少博大;
从心理学角度看,满足个人安全需求。
03 投资账户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但高风险不一定会带来高收益。
在投资市场里,有一个721法则,即70%的人赔钱,20%的人保本,10%的人赚钱。这个说法还有些乐观了,估计会有95%的人被割了韭菜。为什么呢?因为想要通过这个账户赚到钱的人,得具备三项能力。
1 具备投资的专业知识
要么你是金融类科班学院出身,毕业后一直在研究这个领域;要么你在工作的十几年、二十年里,不断地在阅读投资类书籍。
如果你既不是科班专业出身,也没有读过50本以上投资类的书籍,还想在这个领域挣到钱,门儿都没有。
巴菲特为什么能被称为全球投资大师?他在14岁的时候,就读完了他当地图书馆里所有关于投资类的书籍。
2 具备投资经验
可能两年内你通过投资股票赚到了钱,但并不是说你赚到钱,就会炒股了。如果说,7-10年是一次熊牛转化的话,你得经历过两次熊市、两次牛市,才能算作是具备了投资经验。也就是说,最起码得有14年的投资经历才行。
3 具备投资心态
投资需要独立思考,它是一个孤独者的游戏。当你的股票跌了30%的时候,你也能做到脸不红心不跳才行。
如果你不具备上述三项能力,就盲目冲进投资市场,你那不是投资,是投机。
04 保值账户实现美丽人生,是需要提前做好规划的。时间管理工具告诉我们,要把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放在首位,否则,它就变成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然后,你就一直在救火、救火。
子女的教育金、婚嫁金,个人的养老金,这都是我们十几年或几十年后要用到的钱。我们要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呢?放在安全、长期稳健且复利增值的账户里,在应对通胀的同时,还能有一些收益。
听说过书写《股票超盘手回忆录》的股票投机客杰西•利文摩尔吗?他最富的时候,个人资产是整个美国GDP的1/4。最后呢?在华尔街,一把手枪对着自己的脑袋自杀了。死的时候身上还欠着债。
很多投资人把钱都压在了投资账户上。但任你能力再强,很可能也是过眼云烟,你是守不住财富的。
所以,保值账户,它的目的并不是要赚多高的收益,而是保证自己和家庭这一辈子都有一笔持续、安全的现金流。
资产≠现金,现金≠现金流,保值账户,就是满足我们未来所需的现金流。
以上,就是每个账户的意义和价值,你的资产配置动作,做对了吗?
我是@拙行,拙行在保险路上,老实做事,踏实积累,成人达己!
灵活基金更多是个定值,根据自己年平均花费得出来的,至少给1年; 保障资金给高了。 多出来的丢给保值账户。
我想问一下你说的杠杆账户和保值账户的区别在哪?
按这套理论直接损失一半
信托算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