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手机号(销户)要小心!隐私泄露、财产损失...一招教会你如何避免

销信评测 2024-08-07 17:12:4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用户对流量的需求开始与日俱增,无论是在拥挤的通勤路上刷短视频,还是在旅行中随时分享美景,大众感受到网络生活的方便和多姿多彩的同时,也愈发体会到传统的流量套餐已经难以满足日常需求。

在这种基础之上,办理大流量卡势在必行,尤其是近几年来,电信运营商一直在推广大流量低资费的手机套餐,除了需要重新激活办理这一个硬性要求之外,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了。

办理新的手机号,也就意味着需要处理掉已经淘汰的旧号码,虽然很多人会折中选择“保号”的方式进行双持,但两张卡终究缺乏足够的便利性,加上使用成本也要相应增加,这样一来,也就完全丧失了选择高性价比流量卡的初衷,而且对于一些学生党用户,尤其是准备步入大学校区的人来说,老号码也确实没有太多保留的意义。

对于淘汰的手机号处理方式,大众应该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前往营业厅或线上进行“销户”,但「销信网」提醒大家,销户操作虽然简单快捷,但也一定要注意,若是处理不够谨慎,轻则隐私泄露,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财产损失的风险!

运营商“二次放号”

不知道大家在办理手机卡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老号码注销了之后,运营商该如何处理?”

根据资料显示,在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原号码将会由运营商收回,并在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而这种操作在行业内被称为“二次放号”。

据介绍,“二次放号”能循环使用码号资源,是有效盘活闲置通信资源的必要手段,也是国际通用方法,其中,国内手机号以11位为主,随着用户激增,号段也从一开始的130开头到了如今的199阶段。

而且最重要地是,在市场上的号段越来越多的今天,其中部分号段早已出现了没有新号使用的现象,这也成为了运营商要回收号码再次放出的重要原因。

对于二次放号的具体操作方案,三大基础运营商也给出过基础说明,分别是——

中国移动

号码注销后有90天的冻结期,期间客户可以找回号码并继续使用。

中国联通

用户手机号注销超过90天就无法找回,而注销后的号码会被重新投放市场。

中国电信

手机号注销后有90天的冻结期。(详情参考官方客服)

以此来看,运营商“二次放号”是必然,尤其是正在看此文的你,手中新办理的号卡很可能就是之前别人注销过的老号码。

个人资料泄露

对于“二次放号”一词,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太大的概念,普遍认为二次就二次了,只要日常使用不受影响就好了,但如果是这么想,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销信网」为大家科普,手机号注销之后,与其绑定的相关账号信息并不会清空。

换言之,用户在号码使用期间绑定的如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账号都还保留在平台的记录中,而“二次放号”后的手机号码,很有可能可以通过验证码等多种方式轻易登录。

这其中,如果像是设置了“小额免密支付”等功能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人甚至连支付密码都不需要输入,就能轻易划走账户里的钱。

当然,还包括很多具有隐私信息和个人资料的相关软件或网站,都会有同样的风险存在,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与法律红线都有挂钩。

对此,工信部在早前回答网友疑问时就提到过,用户注销手机号码时,若未及时进行手机号码与所注册账号解除绑定等操作,该号码再次分配后,将对原用户账户安全、个人隐私及新用户使用该号码注册网络账号等相关服务带来潜在风险。

此外,工信部也曾多次通过《电信服务质量通告》等方式向社会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用户在更换手机号码前,应及时将与原手机号码绑定的银行、社保、互联网等服务以及原号码注册支付、社交、邮箱等账号进行解绑、注销或者变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真实案例

央视曾在新闻频道上的特别关注专题上以视频的形式,详细报道了运营商“二次放号”的注意事项,内容中就以多个案例提及了未解绑账号后造成的财产损失。

此外,多家传统纸媒平台也曾有过类似报道,其中,检察日报曾以“账户里的近60万元不翼而飞”为题,讲述了76岁的刘某在换号后因为忘记取消银行绑定的支付软件,从而造成了60万金额被盗刷的结局。

该案历时7个月,款项成功被警方追回,而犯罪嫌疑人杨某,也因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秘密窃取他人财务等罪名被检察院提起公诉,最终以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上交罚金10万元。

另外一边,南阳晚报也曾以“刷卡百余次,“刷”进看守所 ”为题报道了女子安某在办理新手机号后,利用手机验证码登录了上一任号主的支付宝账号,后续累计并使用了136次,金额共计17000余元。

以上相关类似的报道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进行赘述,但通过这些案例也不难发现,手机号码导致的信息和资料泄露的危险,远比外界想象的更大。

解决方案

从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注销手机号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账号的绑定,可以得出,只要事先解绑了这些账号,那么相关风险也就尽量降到了最低。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最快最全的进行解绑了?如果自己都不记得绑定了哪些平台又该如何解决呢?

别急,「销信网」为大家整理了最方便、快捷的解绑步骤,甚至简单到只需要点击几下就能轻易完成。

详细步骤

微信搜索关注“中国信通院CAICT”公众号,在对话框内点击左下角的“服务”,再点击“一证通查”。

进入“一证通查”小程序页面后,点击“互联网账号”按钮进入查询页面。

根据页面提示,先后填写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后六位和验证码后下滑找到“查询”按钮并点击(24小时内只能查询一次)。

资料提交成功后会在48小时以内通过短信的方式收到来自工信部反诈中心的结果通知,但通常在几分钟左右就能正常收到短信。

确认自己需要解绑的账号后,回到查询页面并点击查询键上面的小字“解绑与明细查询说明”。

根据页面提示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点击自己需要解绑的app,弹出“查询及解绑”按钮后再点击并自动跳转到相对应的app解绑页面即可。

注:“一证通查”目前可以查询16个互联网应用账号注册情况。如果还有想要查询的互联网应用,可以在查询页面上点击弹窗“我还想查”,勾选或者填写想要查询的互联网企业或应用,提交后即可反馈需求。

如果查询到本人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与个人掌握的情况不一致时,可点击查询页面下方的“解绑与明细查询”。如果对查询结果存在异议,可以拨打企业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简单来说,跟随以上的操作解除绑定之后,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财产方面的安全系数,对隐私和个人信息等方面,也能起到一种保护的效果。

知识拓展

更换手机号绑定资料虽然可以有效避免隐私泄露,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法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规避手段

1、选择可靠的服务和应用:在绑定手机时,优先选择知名、信誉良好的平台和应用。避免在不知名或可疑的网站、应用上进行手机绑定操作。

2、仔细阅读隐私政策:在绑定手机之前,务必仔细阅读相关服务或应用的隐私政策,了解其如何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比如某些应用可能会明确说明不会将绑定信息分享给第三方,但有些可能存在模糊或不合理的条款。

3、控制绑定数量:只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手机绑定,避免过度绑定导致信息分散和风险增加,一些不太常用或不太信任的服务,尽量不进行绑定。

4、定期检查和管理绑定:定期查看手机所绑定的服务和应用列表,对于不再使用或不再信任的服务,及时解除绑定,其中,一些手机的设置中可以查看已授权的应用列表,可以据此进行管理。

5、启用双重身份验证:在支持的服务中,开启双重身份验证,如密码加指纹或面部识别,增加账户安全性,像重要的金融类应用,通常都支持双重验证。

6、谨慎分享个人信息:在绑定过程中,如果被要求提供过多的个人信息,要谨慎考虑是否必要,比如某些应用可能会索要过多与服务无关的敏感信息。

7、谨慎使用公共设备:尽量不去连接无密码的Wifi、公共手机充电桩等公共设备,以防手机里未经加密处理的信息被窃取。

8、正确安装应用程序:下载软件时要选择官方渠道,尤其是银行类App,注册时设置密码也不要用生日、姓名等简单的缩写等。

9、关闭容易泄露信息的功能:日常使用的聊天软件中,一定要关闭容易泄露信息的功能,以防通过这种方式被获取到个人资料。

补救措施

1、更改重要密码:立即更改与手机关联的重要账户密码,如银行账户、支付平台、社交媒体等。使用强度较高且独特的密码,并开启双重认证。

2、通知相关方面:联系银行冻结账户或更改交易密码,通知支付平台采取安全措施。向社交媒体平台报告信息泄露情况,提醒好友注意防范。

3、注销可疑账户:如果发现有未经授权的账户绑定或异常活动,尽快注销这些可疑账户。

4、监控账户活动:定期查看银行账单、交易记录等,及时发现异常的资金流动或操作。

5、向有关部门报告:如情况严重,向当地公安机关或相关监管部门报告,寻求法律帮助,也可第一时间致电银行客服冻结账户,更改密码,并密切关注后续的交易记录。

THE END

2 阅读:132

销信评测

简介:更专业的电销评测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