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172
《岁月随想》46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漳州市高新区的一个建设项目进行审计,这个项目名叫农业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其实就是一座垃圾处理厂,专门处理九湖一带丢弃的果树花卉枝叶垃圾。该项目建在九湖镇林下村,今年刚建成投产。
九湖农业废弃物处理厂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4385万元(实际投资3629万元),建设生产车间及综合楼一座和废弃物收集点20处,以及绿化和其他配套工程,对高新区果树花卉蔬菜等种植业废弃物进行收集与处置,防止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垃圾资源化利用,一期建设规模每天可处理农业废弃物50吨。
垃圾处理厂项目概况
过去以为只有城市垃圾才需要清运处理,农村可随地沤肥或烧成草木灰,转化为农家肥,不存在垃圾问题,没想到现在也要花巨资专门建厂来处理农业垃圾。
回想五六十年代,清晨常见清扫工手握长柄“桥梳”(竹扫)扫大街,“畚扫”车摇铃叫唤居民出来倒垃圾。那年头垃圾不多,不用提倡”减量化”,烧柴灶的“火灰”(草木灰)是宝,不会轻易倒掉。落叶树枝,只要有燃烧值,都会当柴火烧,小时候我就到过公园扫树叶回家烧。有铁路后改烧煤,似乎没有肥效的炉渣,竟被郊区果农视为宝贝,纷纷进城搜罗载回,与其他杂草树叶等腐殖质垃圾搅拌,当果园堆肥又改造土壤。家里如有剩饭,搅糠掺烂菜叶,鸡鸭争着吃,家家“饲”(养)鸡饲猪“捡头尾”,有鸡蛋吃又能卖猪攒钱。“粗尿”(粪便)也是宝,卖给农民当肥料,无需污水处理。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垃圾越来越多,先是采用填埋处理,后改为焚烧发电,漳州城区先后在九龙岭、蒲姜岭、长富山建了几座垃圾处理厂。各级政府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治理做为考核官员的指标,近年加强考核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
污染源主要来自现代工业和机动车,却将水质不好归咎于农村养猪,将空气中颗粒物PM超标说是焚烧农作物秸秆。甚至出台文件,禁止河流规定流域内养猪养鸭,禁止田野烧秸秆。当年“猪多肥多粮多”的口号已不适用,田头烧草积肥的传统做法成为过去式。因此才要投资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厂,无害化处置种植业养殖业垃圾。九湖这个项目,专门处理果树花卉种植业的枯枝,不处理养殖业粪便废物。
工艺流程图
在项目现场,看到宽敞的车间安装有农业废弃物处理处理生产线成套设备。农业废弃物从各收集点转运到处置中心,经分选平台,筛除石块塑料,通过破碎机破碎,筛除杂质,再摊铺晾晒减少水分,由铲车装填到机器中,先利用炭化炉尾气余热烘干,最后送入炭化系统炭化,冷却后成品出料,整个系统基本自动化。这种用果木废弃物作为原料,经水分蒸发或干燥阶段、预炭化阶段、炭化阶段、煅烧阶段,在隔氧或缺氧环境下,通过生物质干馏热解技术制作成的木炭。目前售价每吨约3000元,数量少,尚未销售,木炭可加工为活性炭等高值产品,但大概不会再去制造黑色火药吧。下乡时我就曾用硫磺、氯氧(氯酸钾)、碳粉、小瓷颗粒,再包上煎蛋皮做过“山猪炮”。
项目建成后,根据合同,由设备供应商负责运营两年。由于收集的农业垃圾数量达不到量产,目前只开机两次,查阅生产记录推算,该项目经济效益堪忧,环保效益尚不明显。目前项目已验收,但处置中心还未正式成立,两年后,由谁运营,是否会亏损,财政是否负担,都是未知数。愿望往往是美好的,但实际会与决策的愿望有差距。
垃圾处理生产线
垃圾处理厂的产品:木炭
焚烧垃圾是老话题,我们都经历过。小时候学校大扫除,会把树叶杂草废纸等垃圾堆在角落点燃,先是熊熊大火,而后就慢慢“炆”(wen,微火),还在火堆里“烰”(烤)过番薯。上山下乡时,常将地里的杂草连同锄下的泥土在田头焚烧,房前屋后的“畚扫”也堆起来烧,烧过的土含有草木灰可当菜地基肥,农民说有“热气”。传统的“烧火烰”(烧堆肥)污染空气,以后烟雾妖娆的景象难再看到。
我们这一代人对木炭也不陌生,早年用柴火煮饭烧菜,灶还柴火还未燃尽,柴木熄火,炉中残留木炭夹入陶瓮中,盖上砖块,冷却即成木炭,炭质疏松,叫“胖”(有写冇)炭。另一种质地坚硬的叫“定”炭,是山里炭窑缺氧烧制,1958年,山上的木材都被砍掉烧木炭代替焦炭来炼钢。当今垃圾处理厂也是沿用老祖宗的思路,变身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