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帝国仅二世而亡,对于它的灭亡通常认为是因暴政而亡,也就是说秦的灭亡是其的暴虐而引起天下的愤恨,因而导致了百姓的群起反抗,因此秦的灭亡是亡于天下百姓之手。
但不管什么事都得有个领头的,亡秦同样也有个带头的,带着天下人亡秦的是楚人,或者说亡秦的主力是楚。楚人陈胜首先发难,起事于大泽乡,称王于陈县,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之意。随即遣人四处出击,将反抗的火种洒遍各地。
陈胜虽然很快败亡,但他的起事使得秦王朝已是处处烽火。继之而起者不计其数,最有声望者就是原楚国的贵族项梁。项梁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继续沿用楚怀王的称号,成为了各地义军的精神领袖。项梁虽然战死,但之后其侄项羽于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为刘邦的顺利入关灭秦奠定了基础。
项羽无疑是楚人,而刘邦虽然有魏人和楚人的争议,但两人皆为项梁的部下,并在楚怀王的安排下分路入关,属于楚军的系统。虽然各路诸侯是协同作战,但毫无疑问的,楚军是灭秦的主力。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楚率天下灭的秦。灭秦的为什么是楚,而不是其它的诸侯呢?
在《史记》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范增去见项梁时对他说,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故楚南公有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因此范增力劝项梁立楚国之后为王,以激发起楚人的国恨家仇,遂有熊心之立。而之后的政治形势确如范增所预料的那样,楚怀王也成了天下反秦的共主。
楚人为什么对于亡国愤恨不平?首先他们认为自己相对于被秦灭的其余五国最为无辜:韩、魏以土地赂秦,赵穷兵黩武,燕寄托于刺客,而齐则是见死不救而终食恶果。楚国没有大的过失而亡国,这就使得楚人一直耿耿于怀、意气难平。
最为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楚人文化上的独特。一直以来楚地的文化与中原文化都存在着不同,虽然他们曾短暂地臣服于周王室,但骨子里的叛逆从来都没有消失。在其不断地向中原扩张吞并中,无奈的中原诸侯曾经以礼法制度指责楚人,楚人则还以“我蛮夷也”,在文化上对中原的礼法制度不予以认同。楚后来虽逐渐地融入了中原文化,也得以成为了五霸之一,但相对独特的文化让楚人有着一定的自豪感。这就使得楚国在灭亡后,对于外来统治的无奈和不满。
上述两点为精神层面的因素,但单凭这两点还不足以使楚成为灭秦的主力,它还必须有着一定的实力为基础。而楚国的实力也确实在山东六国的旧地中独树一帜,具有其它五地所不具备的优势。
前面说到隐士楚南公讲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三户”历来有三种解释:一是虚指,三户就是很少的意思,也就是说楚国哪怕还剩下很少的人,也一定能够复国雪耻;第二种说法是实指,三户指的是楚国的宗室“屈”、“景”、“昭”三族,意为虽然楚国灭亡、王族毁灭,但余枝尚在,定能复国雪耻;第三种说法是指地名,而这又有两个解释,一是在丹水之北先后有楚国的三个宗庙,三毁三立,意为当东山再起。二是为彰水之渡口,后项羽率军渡过彰水,在巨鹿大破秦军主力。
这几种说法中,第一种说法多不为后世所采信,彰水渡口之说更像是谶语,也不足为信,而宗庙复立之说,有立志之意,是为可信。但我们这里要重点看的是第二种说法,就是宗室三族之说。换句话说,就是楚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灭秦的主力,是和它旧势力依然强大有关。
我们知道楚国在战国衰落的原因,就是相对于其它各国变革的不彻底。战国诸强变革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以集中国力进行兼并战争。在这一点上楚国是大大的落后于其它国家,自始至终其国内大小封君密布,这就使得楚国不能集中国力。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秦对于楚的征服不能够彻底。在秦始皇统治期间经常巡幸东南,说是那里有“天子气”,其实就是楚地的地方势力强大,秦未能彻底征服而已。
在秦末战争中,韩、魏、赵、燕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物出来,只有齐国稍好些。陈胜称王后派人四下攻略,韩、魏、赵、燕都是他派的人攻下,只有齐国的田氏将陈胜的部下赶回,只是田齐也并没在灭秦的战事中有多少表现,这应该和它的基本实力有关。这里就显现出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如果中央过于集权地方势力就小,一旦被对手毁灭性打击之后就无力反扑。中央集权是有着很多的优点,但过于强干弱枝绝非上策。
此外,楚国历来以地广人众著称,战争的潜力巨大,这也是为什么秦灭楚出动的兵力为统一之战中最多的原因。这个基础实力,也就给了楚地那些豪强得以在起事后迅速发展的可能。
总而言之,楚之所以成为亡秦的主力,是有着必然的因素的。楚人文化上的自豪感以及对于亡国的愤恨,以及楚地豪强的大量存在,楚地的地广人众、战争动员潜力的巨大,再加上关东五国的势微,这些都决定了亡秦的主力必然是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