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坚料志”头像,不错过每条香港大新闻。
香港一对大熊猫龙凤胎诞生之后,香港社会兴起熊猫热,有关「熊猫经济」的讨论,也成为社会热话,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但不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存在对「熊猫经济」的误解,笔者不吐不快,也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有些人把「熊猫经济」抬得过高,支持者认为,只要发展「熊猫经济」,就能解决香港经济正面对的所有的问题,而反对者则认为,香港经济不是应该以金融、贸易、航运为主吗?怎么又提出「熊猫经济」?
也有人过度贬低「熊猫经济」,认为以熊猫来带动消费,应只属海洋公园救亡之策,对香港整体经济发展,不会有多大作用,甚至对整体旅游业发展,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力。
这两种看法显然都不全面,未能真正理解「熊猫经济」的真实内涵。笔者认为,香港发展「熊猫经济」,并非意味着香港未来不再发展金融、贸易、航运,也不是寄望着用几只熊猫来振兴香港经济。而是说,要借用社会上出现的熊猫热,激发出拼经济的热情,发挥香港人的创意、创新,为经济发展拼出新的路径。
事实上,在中央公布将再次赠送一对大熊猫给香港,以及本港的大熊猫盈盈诞下一对龙凤胎之后,社会上掀起了熊猫热。过去一段时间,不少人给政府出主意提意见,诸如创造各类熊猫IP,推出熊猫主题餐厅,发展熊猫创意文化产业,推动熊猫主题旅游产品等等,为香港拼经济注入新的激情和活力。
这股热情之所以可贵,主要在于打破了过去一段时间,笼罩在香港社会因经济动力不足导致的低沉气氛。许多人认为,香港仍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地方,只要能激发起大家的创意,凝聚起力量,香港是可以有新的发展的。笔者认为,所谓发展「熊猫经济」,就是要趁此之势,推动香港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熊猫经济」并不意味着香港的经济将以熊猫为主导,更不意味着金融、贸易、航运不再重要。在我们国家的外交中,不时谈及「乒乓外交」、「熊猫外交」,这并不意味中国的外交只有乒乓球、大熊猫,而是说这类外交独具中国特色,并且对整体外交有重要促进作用,因而被凸显出来。
香港讲「熊猫经济」也是这样,近期社会上出现了熊猫热,并由此激发出创新、创意的激情,汇集成为发展的动力,这是这一段时期的特色,「熊猫经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意在用好这些积极的因素,激发出发展经济的更大动能。
大熊猫憨态可掬,人见人爱,更有助拉近各地民间关系,促进互相了解。近年来,香港在国际社会一再被人抹黑、诋毁,损坏香港的声誉,令一些不明真相的外国人,误以为香港是充满危险、不自由的城市,对香港的影响很深。如果香港能用好大熊猫的亲善,借助大熊猫说好香港故事,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真实的香港,拉近香港与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关系,对香港经济不是也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吗?
此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世界上有很多城市都有大熊猫,尤其是熊猫的故乡四川成都,香港并不十分特别,很难只凭六只大熊猫,吸引多少海内外游客,更难指望靠熊猫振兴经济。香港只有六只大熊猫,并不十分特别,有本地出生的大熊猫宝宝的城市,也不只有香港,邻近的澳门、广州都有,外国也有,并不出奇。
但这不意味着香港不可能发展出「熊猫经济」,关键在于香港人是否有足够的创意,让香港的熊猫及相关产业因具有独有的香港特色,脱颖而出。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比如,美国的功夫熊猫系列影视片和相关产品,韩国借助首只在韩出生的大熊猫「福宝」,将韩国「大熊猫」热推向新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就是可以借鉴的例子,香港如果能借助熊猫热,发挥出自己的创意,完全有可能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产业。
从熊猫热引发出对「熊猫经济」的讨论,这正是香港重回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重的正轨的表现,其势可喜,政府应把握住这样的机遇,激发出社会的激情,多为经济民生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推动经济有更好的发展。
文: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