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特别容易伤害孩子,建议父母不要再说了

禹州王老师赶考小状元 2024-03-30 11:12:07

人们常说:在成年人的相处中,最讨厌的就是口无遮拦、妄作评判。

同样的道理,成年人与儿童相处时,话语也需要注意分寸,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可以随意指责。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父母的不当言语,不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伤疤,但会在他们的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创伤。

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有时候就是这样不断被父母暗示和强化出来的。

有些话,家长还是不要轻易对孩子说比较好。

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基本上都是从父母的言谈举止中得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后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的孩子一犯错,父母就爱给他们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内向、胆小、笨、脾气坏、闷葫芦等等。这些标签说白了就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它在暗示孩子:你天性就是这样一个人,没得救了。一位妈妈曾经抱怨道:儿子小时候有段时间比较霸道、执拗,不像其他小孩那样嘴甜,奶奶常常说他“性格不好”,甚至有时候不依不饶地在客人面前说。几次之后,儿子不仅仅变得更加沉默,而且越来越固执不听劝。这种性格标签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呢?当我们只批评孩子的行为时,目的是要他减少此类“行为”,比如上面这个小男孩,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分享,培养他的同理心。而当我们说孩子性格有问题,那就意味着他今后无论怎样做都没有用了。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比起盖棺定论的结论,孩子更需要的是你的爱和帮助。

身为父母,我们更不应该用性格标签“锁定”孩子不管孩子早期的性格如何、气质如何,只要正确引导,孩子都能顺应自己的特点,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负面评价的话

每当孩子犯错、表现不尽人意的时候,父母就忍不住要批评孩子,常常很随意地给孩子负面评价,尤其是一些攻击孩子人格的。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成长潜能,有时候犯错、事情做不好,是因为需要学习、需要练习的时间、需要父母有耐心的引导。

如果家长在生活中,随意地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会让孩子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慢慢朝着“标签”的样子靠近,失去了很多可能。

你说他胆小,他就真的变成了一个胆小的人,遇事容易退缩放弃,不敢勇往直前。

孩子的自信心其实很脆弱,尤其是父母说的话,很容易破坏孩子的自信心。

信任和鼓励,永远是帮助孩子成长进步最好的方式,生活中,多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引导孩子,他才会自信乐观地成长。

“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

一部名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纪录片,揭露了亲子教育中最可怕的真相,其中一个关于遥控器的故事最为触目惊心。

妈妈掌握了控制孩子的遥控器,只要孩子考得不好、没做对事情、不能让她满意,她就按“重播”,让孩子重新度过那一天,直到他修正了错误。

这个妈妈一直对孩子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却也一直在做伤害孩子的事情。

“为了你”是多少家长冠冕堂皇的话语,他们坚信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孩子听话做了才是懂事的,才对得起自己的良苦用心。

可在这“言语胁迫”的过程中,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已经演变成控制,以爱之名,却行伤害之实。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骨肉亲情,我们无法否定,但两代人之间存在的代沟与隔阂也确实存在。

我们以为对孩子好的,却未必真的适合孩子,如果强逼他们,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你看看别人,再看看你自己!”

攀比心理几乎广泛存在于中国家长的心中,即使觉得自己的孩子足够优秀,足够争气,可一旦和其他孩子对比,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样样都落后于他人。

比成绩,孩子没有班长那么优秀;比才艺,孩子没有邻居家从小学音乐的小孩优秀;比未来,孩子远不如那些“天才”、“神童”。

家长的心理有了落差,情不自禁地向孩子吼:

“你们班的xxx又考了第一了!你看看你自己!”

“别人家的小孩那么优秀,怎么就你这么不争气呢?”

家长可能是想给孩子树立榜样,让他向更优秀的小朋友学习,但孩子不会这么认为的。

孩子本以为家长最疼爱的是自己,可在一次次的比较、嫌弃、数落中,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会被严重打击。

一个总被家长否定的孩子,他们会产生一种不如别人的自卑感,从而总是自我怀疑,缺乏自信。

家长们应该明白,孩子的优秀不仅仅表现在成绩上,还表现在其他更多方面。只有当你认可了孩子,孩子才会感受到真正的鼓励,发展自己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父母不能将自己脑子里的人生观、宿命论附加在孩子身上,

也不要将自己的那些愤怒和戾气倾泻给孩子。

因为你说的那些话,会影响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温暖的话会温暖孩子的一生。

而那些伤人的话也会像噩梦一样紧紧纠缠孩子。

如果你曾不小心伤过孩子,让他们受伤、流泪、感觉被背叛,请记得道歉,去抚平伤疤。

0 阅读:19

禹州王老师赶考小状元

简介:7年一线授课经验多年一对一提分经验培训机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