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哒哒哒过去 2024-03-13 02:39:11
李成梁何许人也?

李成梁(1526年-1615年),辽东铁岭人,明朝后期著名将领,当时有“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之称,其祖上为朝鲜人

据《明史·列传》记载“成梁,字汝契,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

李成梁因是朝鲜归附人,一直受到排挤,家境贫寒一直没能世袭职位,直到四十岁才得到重用

《明史·列传》记载:“家贫,不能袭职,年四十犹为诸生。巡按御史器之,资入京,乃得袭。”

李成梁世袭职位后,充分发挥了其军事才能,在同蒙古部落作战中屡立战功,被升为辽东副总兵,隆庆四年,总兵王治道战死。李成梁被升为总兵。

当时明朝北方边患主要是蒙古各部及建州女真。万历十年三月,李成梁设计除掉了蒙古最有实力的土蛮部首领速把亥。同时蒙古另一有实力的海西叶赫部,被李成梁分化瓦解征服,在万历十七年叶赫部归顺大明。

万历二年,李成梁击败建州女真王臬部,将王臬斩首。万历八年,建州女真兀堂部被李成梁击败,兀堂部从此退出塞北逐渐衰落。万历十一年,李成梁击败王臬之子阿台,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不幸死于此次战乱。

李成梁在东北可谓“师出必捷,威震绝域”,其在辽东犹如一道坚固的屏障,在对辽东各部战斗中立功一万五千多次,同时给大明开疆七百余里,明史中并单独给其列传。也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宁远伯,加太子少保,太傅等荣誉。

明朝人绘制的李成梁画像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家族的关系

上面讲到了李成梁在进攻王臬之子阿台过程中,努尔哈赤的父亲死于战乱,同时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也被明朝军队俘虏。

《清史稿》记载:“太祖及弟舒尔哈齐没于兵间,成梁妻奇其貌,阴纵归之。”

清史记载是因为李成梁的妻子发现努尔哈赤容貌与众不同才放了他们。

努尔哈赤作为俘虏,能被当时东北最高统帅的妻子发现,说明当时努尔哈赤兄弟二人,应该是住在李成梁府邸或者可以进出李成梁府邸,也证明了李成梁对努尔哈赤不薄,可以看出他们两家之间的关系应该不一般。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塔克世虽属于王臬一系的建州女真,但是早早归降了李成梁,此次是充当李成梁的说客,只是在发生意外不幸死于战乱,之后李成梁让努尔哈赤继承父亲的土地和官职。

明史记载,当时明军攻打阿台时候,建州图伦城主尼堪外兰也在协助李成梁,塔克世等人进去后一直没有消息,尼堪外兰就迫不及待发动进攻,努尔哈赤的父亲是帮助李成梁劝降阿台,不幸死于战乱而已。

通过这我们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家族当时的确是依附于李成梁,而且还能出入李成梁府邸,两家关系很不一般。

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纵容

李成梁在对待女真族采取的策略是:1、“锄强扶弱”,这不是一个褒义词,指的是李成梁对待女真,打击强者、拉拢弱者,保持实力均衡都在大明的控制下。2、“养蔻自重”,保持一定规模的敌人存在,这样自己就有仗可打,通过战争可以获取功劳爵位。

李成梁放走努尔哈赤后,把其祖上土地还给了努尔哈赤,并令努尔哈赤承袭都督指挥的官职,也正是这样了努尔哈赤有力在关外称雄的基础。

而且有一点,在努尔哈赤的崛起中,未曾与李成梁发生过军事冲突,甚至是一点摩擦也没有,而且努尔哈赤的的崛起与李成梁在关外的战略完全矛盾。

突然转攻为守

万历元年,李成梁上书朝廷,依据山川险要之处修筑山堡,山堡之间修筑长岭,就形成了有名的宽甸六堡。六堡位于鸭绿江以西地区,包括今天的宽甸县城、长甸、永甸、坦甸、赫甸、苏甸。

宽甸六堡在防御女真进攻方面能起到很大作用,但却是在明朝明显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突然采取防守的态势,很是让人费解。

虽然当时关外女真地区仍属于大明管辖,但修筑宽甸六堡就相当于在人们心中划了一条边境线,对于墙外的事情关注的越来越少,这也就是努尔哈赤疯狂发展,而大明朝廷却置之不理的重要原因。

突然撤掉六堡

万历三十四年,再此出任辽东指挥的李成梁又上书朝廷,说道努尔哈赤实力雄厚,宽甸六堡孤悬关外无法进行防守,应该撤销了。

曾经略东北的熊廷弼称其为“八百里新疆”,而且宽甸六堡也扼守住了女真发展的出口。

当时六堡有六万多户人已经在那里定居了,有了足够的群众基础,虽然努尔哈赤势大,但是完全可以依靠六堡进行防守,结果李成梁又是突然改变策略。

放弃“锄强扶弱”的策略

二次出山的李成梁,放着已经统一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不管,反而对于泰宁部以及叶赫女真的清嘉奴、杨嘉奴大肆征讨,可谓是协助努尔哈赤大力发展。

总结

努尔哈赤崛起过程中,李成梁先是修筑城墙看似防守,其实是放任努尔哈赤大肆扩展。然后又协助努尔哈赤消灭关外其他部落,帮助努尔哈赤统一关外。然后撤掉防线,让努尔哈赤可以直接与大明进行对抗。

所以,在努尔哈赤崛起过程中,李成梁功不可没,若不是李成梁默许纵容,努尔哈赤很难统一关外女真,建立后金国。

0 阅读:0

哒哒哒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