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首次国际救援任务

扶摇寰宇杂谈 2022-03-02 17:49:05

说起地震的话,您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发生在四川的512大地震。这个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地震带。它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地震带,曾经发生过里氏六级以上的地震20次。而在遥远的非洲,也有这样一个更为活跃的地震带,叫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它是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动带,这个地震带特别恐怖,它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到全球的地震能量的15%。

2003年5月22日,北京时间凌晨2点45分,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地区发生了里氏6.9级大地震。这发生在大城市的地狱般的50秒地震造成了约2300人死亡,1万人受伤,20万人无家可归。

当天晚上,中国国际救援队接到了随时准备出发援助的任务,这将是他们首次奔赴国外,实行国际救援任务。

中国国际救援队也叫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于2001年的4月27日,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某工程部队和当时的武警总医院联合组建,成员222名。

前往阿尔及利亚进行地震灾害救援是该队成立两年来首次赴海外执行国际救援任务。为此紧急救援队启用了新名字——中国国际救援队。

经过大约15个小时的飞行,当地时间5月24日凌晨2点03分,救援队到达了阿尔及尔国际机场。由于当地的气温已经升至30摄氏度以上,在受灾地区爆发疾病的危险也在增加。所以在夏季之前,全体队员都注射了霍乱疫苗。

除了一流的人员保障之外,中国国际救援队还配备了各种先进的探测和搜救设备。第一就是号称蛇眼的光学声波探测仪。它有着细小的探头,可以深入到极其微小的缝隙进行探测,探头可以360度旋转,然后将信息反射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探头探测到的地方看个清清楚楚。

第二,在救援队员随身携带的工具袋当中有一个不到1米见方的气袋,别看它的体积小,但是它能够顶起几十吨的重物,可以把楼板抬起,将钢钎顶弯。

第三,中国国际救援队还带了三条搜救犬,他们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搜救效果最好。这三条搜救犬都曾经在解放军军犬繁育训练基地进行过烟雾、声响、气味、乘车、搜寻定位、吠叫报警、野外救生等各个科目的训练,具备在废墟下找人寻尸的本领。

在接下来的救援过程中正是在这些先进的救生搜索器材的帮助下,中国国际救援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北京时间2003年5月24日,救援队赶往戴利斯的途中发生了一个突发事件。向导对救援队员说这里有房屋坍塌,一个孩子下落不明,很有可能被埋在废墟里。没有救援队来过,所以他们希望中国救援队能够协助救援。

阿尔及利亚政府给各国救援队都划分了救援区域,这里并不是中国救援队的管辖范围。但是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救援队还是派出了八名队员和2条搜救犬组成了救援小组留下救援。

于是这里也成为中国救援队到达的第一个救援现场。训导员首先带着搜救犬超强进入了废墟,超强是一条威风凛凛的德国牧羊犬,身高1米,体重38公斤,当时三岁。我们知道狗的听力是人的18倍,嗅觉灵敏度是人的100万倍,而且视野广阔。德国牧羊犬是最适合用于搜救的犬种,因为它们有着极高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当地人身上的气味和超强平常所接触到的气味有所不同,所以在救援现场训导员对超强进行了迅速培训,超强很快就对这种气味熟悉起来。

不到3分钟,超强突然在距离地面2米高的一处废墟夹缝处停了下来。它冲着一块水泥板夹缝吠叫不止,而且叫声越来越大,尾巴还在不断的摇动。

搜救犬对于不同类型的目标反应是不同的。如果说发现了活人那么一般情况下它会大声的叫,而且越叫越兴奋,尾巴也摇得越来越厉害。如果发现了死难者,那么一般情况下它是不叫的,情绪很低落,用脚不停的发力。超强的反应让组长韩斌兴奋的喊道,找到了找到了。

在超强的叫声引导下,救援队员来到了废墟当中进行初步挖掘之后,只见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露了出来。

经过一番紧张的救援,这名在废墟下已经挣扎了三天多的12岁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地群众对着中国救援小组感激不尽,纷纷的竖起大拇指。就这样搜救犬超强这个与救援队员并肩作战的特殊伙伴,在第一救援现场立了头功。

接下来,在接连不断的余震中,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刻面临生死考验,顺利完成了任务。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载誉返回祖国。

0 阅读:58

扶摇寰宇杂谈

简介:军武知识,科技生活,特色文化,精彩艺术,奇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