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痛苦源于丢掉了自己

无知的求道者 2022-05-25 22:18:17

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是光明中睡着——纪伯伦

你是如何理解“两个我”的呢。对于哲学而言,虽然寥寥几个字,却内含乾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我的理解是,一个人只有在黑夜独处时,才是真正的自我,知道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比如与人和善,待人真诚 ,反馈于我。

当早晨的第一阳光透过窗户,摄入你的眼睛,你便开始西装革履,步入人群,开始新一天的伪装。

人就是这么复杂,很难享受当下和眼前,拥有的不注意珍惜,没有的又互相攀比而获得。当你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但是昔日拥有的,在疏于经营的前提下,有悄无声息的丢失了,这就是人特有的自相矛盾的性格特征。

那么,从本质而言,这两个自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或者说你的另一个“我”有很大可能是你的痛苦所在,所有才有了一个痛苦的人生。

两个自我

两个自我

我们的脑袋中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任意妄为、及时行乐的,另一个则是抑制冲动、深谋远虑的,我们总是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心流

心理学家对感性的自我和理性的自我,是这样定义的。感性的自我就好像你的大脑开了自动挡一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没有从事情的深度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和代价。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自始至终,你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做了决定。

比如说,你刚好把垃圾桶内的垃圾打包后,并嘱咐你老公,下楼的时候,顺便捎下去。可是,你老公居然忘记了。然后你就开始生气,生气她并没有按照你的“指令”行事,并开始大发雷霆,唠叨不断。其实在发火之前,你并没有与自己“商量”,这就是无意识的自我。

但是,你如果细想一下,这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为什么要因此而埋下“战争”的导火索呢,如果你这么想,可能就瞬间化解了一场“家庭战争”,这就是有意识的自我。

在一项调查中显示,人在一天中会做很多很多的决定,无论是包括细节性选择还是原则性选择。你猜一共会有多少,这个数字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将近200多个选择,都是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细节性决定。

多项选择

比如说,在某视频说到的一段毒鸡汤,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无条件地爱我,为我做一切,还不应该有任何的情绪。如果你只理解其字面观念的话,就很容易被其精细的语言所误导,很少有人能体味到这句话的对与错,进而成为无意识的自我。就好像纪伯伦的那句话,在光明中睡着。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爱,就是无条件的爱一个人,这逻辑没错。但是,懂得辨证论的人,就应该能察觉到,这种没有上限程度的爱,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血缘之爱,也存在天花板的程度,比如看护儿童子女,无耐性而发脾气的情况也时候发生,更何况男女之爱呢,不可能存在无止境的程度的。所以说,在对方忍耐程度之内的,是现实,忍耐程度之外的是虚妄,是你自我揣度的“现实”,而非真实。一个人活在虚妄中,自然不会成为现实,离婚和分手也就成为了虚妄下的真实。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反之,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一切后果和代价,都是在无意识的细节错误之下无限累积的结果,分手或者离婚就就是这样一个观念错误累加之后的结果。

那么现在看来,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资讯,如果所有的细节加起来,会有200多个无意识的选择而成就现在的无意识自我,并非天方夜谭。

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当两个自我发生分歧之时,总会有一方会毫不留情地击败另一方,只是因为无意识自我“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并接受。

错误

罗翔老师说过,我们一些的认识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之上的。反之,如果你的人生很痛苦,那么,现在的结局就是建立在“误信”的基础之上不断累加的结果。

真我和假我

如果你能明白上面那个“毒鸡汤”的例子,那么现在,你可以重新审视目下的自我到底是怎样一个状态,你到底是“自我”还是“他我”。

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呢,那你知道什么叫“自律”和“他律”吗?

“他律”就是按照他人指定的规律行事。比如哪个时间打卡,哪个时间上班, 哪个时间 下班。这些都是公司强制给你安排的“课程表”。

“自律”就是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律行事。比如,定时起床,定时锻炼,定时吃早餐,这些都是自己为自己制定的“课程表”。

那么,“自我”和“他我”的概念,现在应该也分得很清晰了吧。

所以,我们每个人从本质来讲,“本我”就是“真我”,而“他我”可以说是“假自我”,因为你并没有按照“本我”的意识行事,就好像上班一样,你只是按照他人的规律行事,并非出在你的自愿意识。

其实人类的不快乐,都可以从这个逻辑角度出发做出诠释。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生活在“假我”的裹挟之下的。

比如说财富这个东西,有了他,所以有了攀比,孵化了歧视。有了攀比这个东西,你就永远会被他牵着鼻子走,而不是自行走动,从而丧失了快乐。再也不会像孩子那样,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想怎样就怎样。

自此,你就由“本我”变为“假我”。所以佛教谶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叫做,一切都是虚妄的。这个虚妄不单单指的是外界的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只有生与死是绝对的,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和观念,仅仅是一种“我觉得”而由此衍生的人生观。

或者从个体本身而言,也是一个慢慢失去“本我”,走向“假我”,步入虚妄,丢掉自己的一个过程。

大家有没有看过《新版水浒传》,鲁智深圆寂的那集。

鲁智深正在睡觉,突然听到外面隆隆作响,然后立马就醒了,以为是战鼓声,提着法杖就冲出了屋子,大喊到:“谁敢来寺院撒野,”

小沙弥说,这是钱塘江的潮信。因为这潮信是分日夜两番准时到来,从未提前或延后。因从不失信,谓之潮信。

然后鲁智深想起他的师父智真长老对他说过的话: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但是鲁智深并不知道圆寂的意思,然后问小沙弥,圆寂是什么意思。

小沙弥说:佛陀之死为收谜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圆满诸德,寂灭诸恶,故称圆寂。民间说法就是僧尼之死。

我个人理解的意思就是佛陀之所以死,目的是来到人间,然后收集所有的迷惘,利用这些迷惘化作修行,等到一切想明白了,也就开悟了,既然开悟了,也就到了无界,之前的那个自己也就死了。也就是之前的那个“假我”蜕变了。

鲁智深悟到了真谛,回想起自己的过往,然后圆寂,最后写下一首词: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也就是说鲁智深之前的我就是“假我”,长期处在这种“假我”的状态下,总是容易受外界影响,潮信当作战鼓,说直白点就是,有点神经过敏了,或者说快神经病了。

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是鲁智深的缩影,都存在“假我”状态下的神经过敏特征。

像《生命与意识的省思》中所阐述的那样:

当我们没有专注于“当下”时,我们就陷入想象之中。我们被思虑盘踞,不停地瞻前顾后、计划将来、回忆过去,充满恐惧、悔恨与遗憾。懊悔过去错失的机会,担心未来可能的损失。让思绪保持平静、不再心猿意马并不容易。但如果不能保有平静的思绪,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好过,因为我们饱受期望、担忧与恐惧的煎熬。

其实,这个“当下”不单单指的是当下的生活,也是当下的“真我”。也就是说,你现在什么样子,你就以现在的“本我”为根基,做好现在的事情,明天可能是另一个升级版的“本我”,一步步上拱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不是盲目的计划未来,因为计划当中的不可知变数太大了。几乎可以绝对地说,计划中有太多变化,并未你之前幻想的那么美好。

两个自我

既然不符合既定计划,一切都是自我想象,想象的计划,想象的未来等等,但是,变化必然是会出现的,所以有了悔恨。所以,我个人建议,即使有计划,也要针对短期计划,更稳妥些。

真人生和假人生

什么叫真人生,什么叫假人生?

真人生就是你自己知道有选择的自由,然后根据自身的阅历和经验进行理性的价值观判断,然后推出一个主题。而这种选择就完全可以代表这个人真实的感觉和信念。

而假人生指的是“你觉得”什么事情应该去做,什么事情大家都在做,所以你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只好跟风去做。

就好像公司聚餐,吃牛排,七分熟。你吃了一口,天啊,这么难吃,这不生的嘛,会不会拉肚子啊。但是,你看到其他人也在吃,然后也强撑着吃,因为你怕其他人说自己“土老帽”。其实呢,有一半的同事可能都吃不惯,你只是看到他们吃,然后“觉得”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其实这种事非常常见,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人有房,那个人有房,这个人有车,那个人有车,好潇洒,好快乐,“觉得”他们对自己的物质生活都显得那么“津津有味”,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背着一百多万的贷款,这其中的“味同嚼蜡”往往看不到的,跟吃牛排是一个道理。

所以现在很多人在这种外来的力量熏陶之下,在加上“自我揣度”的推波助澜,按照他人写就的脚本,将角色分配在自己的头上,照本宣科,形成了自己的“假人生”。

罗翔老师在讲座中讲过这样一句话:

我非常欣赏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的一句话,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在座的哪个同学是自愿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在座的,有谁的剧本是你自己设定的,其实不是,仔细想一想,我们这一生中自己能够决定的东西很少,我们可能决定5%的东西,但95%是决定不了的,我们决定不了我们的出生,我们决定不了我们的智商,我们更决定不了我们这一生中有贵人相助,很多时候,我们会羡慕别人的剧本,我有时候也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没有谁的剧本值得羡慕,你只能把你的剧本演好,如果真的在你的一生中遭遇了挫折,那对不起,这就是你的剧本。你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弃演,一种选择就是把既定的剧本演好。

冰山一角

当然,“真人生”和'“假人生”并非存在对与错这样的抽象命题,仅仅是一种选择,各有优劣。与对错无关,更多的可能与快乐与否有关,毕竟每个人都有本心的自我。

“假人生”往往就是接受和默认社会体系的一切规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于世俗”。优点就在于这样很省力,不会过多地思考人生真谛,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就可以了。但是,缺点就是社会体系一旦出现问题,个人就可能陷入崩溃,不能自拔。

就好像买房,大家都买,我也买,不用考虑,大家都这样做,我也这么做,况且房价一直在涨,赔不了,应该错不了。但是,房价一旦滑落,还是还着一样的钱,但是却是赔本供房。如果这种流于世俗的人生一旦掺杂了“提前透支”,会更加痛苦,就只能在“利好”趋势而忧虑,在“利空”趋势而崩溃。

在《生命与意识的省思》中,有这样一段话:

最省力的方式即是逃入虚幻,寻找抗拒意识的“药方”,比如:沉溺于成就、名位,膨胀我执,躲进电视、电影和足球明星的幻象世界。然而,幻象终将褪色、消失。那时我们必须面对自己、面对命运,不再藉由虚幻的逸乐来逃避。但我们心里还没准备好,因为我们不曾真正清醒地活着,因此面对真相时将会倍感吃力。

“真人生”就是自我界定人生的方向,奋斗之下的产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走自己的路”,这样的人,往往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缺乏社会大众的认可,也就是说,往往会被世俗鄙视而不屑与之交涉。就好像现在有些人正直,却被贬低为木讷,呆愣。

多重自我

其实,我们国家的国学非常好,非常好,几乎是融合了哲学,心理学,社交学,婚姻观等等一切的庞大逻辑系统,几乎是严丝合缝的。就好像一台严密的机械一样,几乎很少出现逻辑悖论,即使有,也是被后来人过度解读了。

比如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居然被某些职场人员纳入国学,可笑不,这充其量是后来者过度解读的厚黑学罢了。

而且厚黑学本质是带有批判性质的书籍,最后却被引为实用性的书籍。

就好像《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这是一本正儿八经的书籍,最后却被过度解读为“成人杂志”。

其实,我们也过度解读了我们的人生,导致了“假人生”的人生观。

最后用《生命与意识的省思》这本书中的一段做一个结尾:

我们不能错过当下的意识,即使为时已晚,即使人生即将落幕。让我们把握每一个当下的时刻,无须恐惧、期望、计划和悔恨,把握当下,感受它的能量。

这将是唯一能存留的东西,因为届时幻象将不复存在,我们将无处可逃避。然而,觉醒的一刻将比我们虚度了的梦幻人生更有价值。

0 阅读:33

无知的求道者

简介:扩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全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