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满清入关后,原明的统治区域存在着满清、南明、大顺军及大西军这四大势力。除了满清之外,南明和大顺军的实力要强一些,而大西军相对而言就要逊色很多了。
大西军实际上是明末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系统之外、另一重要系统张献忠部所建立。简而言之,张献忠年长于李自成,两人有隙,遂分头发展。李自成在北方与明军纠缠,而张献忠则是转战于南方。最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而张献忠入川攻克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
相对于大顺政权和南明政权,大西政权地域狭小、部众不多,和前两者实力相去甚远。但在清军南下相继打垮大顺政权和南明弘光政权后,就将目标转向了张献忠。公元1646年清廷派肃亲王豪格从陕西进攻大西政权,5月清军攻占汉中。9月,张献忠率部放弃成都北上迎击清军。11月,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遭遇清军突然进攻,中箭身亡。
张献忠的突然身亡使得大西军顿时崩溃,残存的部众脱离战场后急速南撤,以摆脱清军的追击。最终大西军残部击败南明军的阻挡,渡过长江,向贵州转移,得以脱离满清和南明的夹攻,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此时的大西军余部仅剩数万,和大顺军余部及南明的各自拥有不下数十万之众比起来,是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支残军,最终成为了南明抗清的中坚力量。
和大顺军余部在李自成死后四分五裂不同,大西军余部在张献忠死后经过短暂的混乱时期后,立刻重建了集团的领导核心,使得大西军余部保持了整体性。张献忠死后,其义子孙可望等人处死了乱政的大西政权丞相汪兆龄及张献忠皇后,建立起以孙可望为首的四将军体系(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作为大西军的最高领导核心。
在完成领导层的构建后,大西军余部趁云南发生叛乱之际,顺利进军占领了云南。在满清入关南明式微之时,云南地方土司沙定州发动叛乱,使得明朝在云南的统治几近结束。得到消息的孙可望等人立刻意识到这一良机,当机立断,随即进军云南平定了沙定州的叛乱,与明王朝世镇云南的黔国公达成合作,控制了云南全境。
贵州贫瘠,虽然可以暂时作为休整之地,但在后续的发展上来说,是难以成为大西军可靠的后方基地。相对于贵州而言,云南无论在人口还是物资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而大西军占据云南之后,在稳定了统治之后,实施了各种积极的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大西军在平定云南之后,即发兵守境,凡可入滇之路,悉扼守之。此举使得在将近三年的时间内,大西军与清廷和南明朝廷都没有接触,为自身政权的稳固和建设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在政治上,孙可望等人废除了大西国号,许诺“共扶明后,恢复江山”,以争取云南汉族官绅和地方土司的支持。而且重用廉吏,严惩贪佞,使得“全滇之官无一人敢要钱者”。孙可望等人以雷霆之手段,荡涤了明朝相沿成习的污浊,保证了云南吏治的清廉。此外,他们还广泛听取意见,凡不利于民之事,立刻除之;有便于民之事,立刻行之。一番整顿下来,云南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新气象。
在经济上,孙可望等人在政权稳固后立刻实施了切实可行的赋税政策,将原先百姓的田租由一半减至十分之一,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他们还注意保护民间贸易,铸造推行钱币,以与其它省份趋于一致,使得云南和内陆在经济上的交流大大的活跃了起来。通过铸钱、整顿盐课、商税以及田赋制度的改革,为大西军稳定云南及未来的出滇抗清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入滇之初,孙可望等人就亲自去文庙祭奠孔子,接下来还命令主管下属主持考试选拔生员做官。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士子给予关怀,发粮赈济。在政权稳固后,孙可望等人于各州县广设学校以培养士子选拔人才,为将来做考虑。李定国曾经在接见考试后的士子时,勉励他们用功学习:“诸生用心读书,不日开复地方,就有你们官了”。在大西军的治下,文教复兴,那些出生于地主阶级的读书人也感到了出头有日,大大减少了抵触情绪,双方的合作使得大西军统治下的云南政治上更加稳定。
大西军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包括严肃军纪、加强训练,改善军需供应等。为了防止军队损害百姓利益,大西军领导人不惜矫枉过正,很快得到了云南百姓的拥护,时人盛赞:“孙可望等人立法甚严,兵民相安”。此外,大西军虽然远离战场却始终密切关注国内政治、军事动向,随时准备奔赴抗清战场。因此他们以云南为基地,厉兵秣马,严加训练,为抗清准备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而经济上的发展,也使得军队的供给改善有了极大的保障,这些都使得大西军的战斗力得到了质的提升,才有了后来抗清的傲人战绩。
经过大西军三年的发展建设,云南从一个几近于化外之地成为了当时经济最好的地区之一,成为了一片乱世中的乐土。在这个基础上,大西军整军备战,培养人才,密切关注着国内形势,随时准备重上第一线。这里除了大西军需要休养生息外,南明政权的态度是一关键因素。
在明末清初这一民族矛盾突出的时代,原明朝的一些有识之士如隆武帝、堵胤锡等能够放下成见,与农民军余部进行合作抗清。但大多数原统治阶层却依然坚持顽固的立场,防备、敌视农民军,不能真正的与之合作,这也是率先与南明合作的大顺军余部战绩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大西军余部之所以抗清有力,除了上面说的有一个稳定领导核心和稳固的根据地之外,他们和南明政权的有效的合作也是重要原因。
早在张献忠放弃成都北上抗清之时,他就对孙可望等人说道:“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要知道,当时的大西军面临着南明和满清的两面夹击,败亡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才有了张献忠这相当于遗言的表态。
面对危局,大西军的选择可以有两种,那就是投降满清或者南明,这样也许可以生存下来。从现实考虑而言,投降实力强大的满清更有有利,但张献忠的选择却是归顺明朝。看起来有些令人不解:残明势小力微,张献忠又曾与其长期作战恩怨很深。但张献忠最终还是选择了民族大义,给大西军确立了联明抗清的道路。
此后,无论是占据云南和建设云南,大西军余部的所作所为都是以联明抗清为根本。公元1649年起,在其站稳脚跟后,就开始主动联系南明政权,行为能够达成合作。但一开始,南明内部很多人不愿意与大西军合作,大势所趋之下依然是频频设阻。直到最后清军攻入两广,永历政权已是岌岌可危之时,才不得以与大西军达成了合作。
永历政权被迫承认了孙可望的自封秦王,大西军余部以明军的身份出兵抗清。在自此后的十余年里,大西军余部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作战,沉重打击、遏制了清军,成为了清军入关以来最为强劲的对手。特别是杰出的军事统帅李定国,“转战千里、两阙名王”,连续击毙清定南王孔有德和顺治叔父——敬谨亲王尼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的战绩,并收复广西及湖南大部地区。
孔有德和尼堪的败亡,震动了天下。满清官员仰天恸哭:“自国家开创以来未尝有此大败也。”顺治皇帝和满清贵胄更是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满洲八旗自明末清初以来一直鲜有败绩,以至于骄横狂妄,不可一世。李定国击毙尼堪,打破了八旗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他们走下了神坛。而明朝的遗老则是喜极而泣,奔走相告,以为复兴有望了。
大西军余部之所以能够成为抗清的中坚,正如前面所言,是有着一个领导的核心,保证了政令的统一;有着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保证了物资和兵源;有着一个高效的政权,得以收拢和培养人才。这些都使得大西军余部有能力担负起抗清事业的重任,并成为中坚,按照今天的而话说,可谓是抗清的中流砥柱。
当然大西军最后还是败了,南明也最终灭亡。但大西军的失败不在于军事上,而是政治上的。也正是其内部未能坚持与南明合作,孙可望在局势大好之下,萌发了取明而代之的念头,使得大西军发生了分裂,甚至于后来爆发了内战。孙可望失败后投降了满清,可耻的做了叛徒,而实力严重受损的南明最终没能扛住满清的乘虚而入。
南明政权在当时,兵源最多,当然伤亡也就最大。按照现在一些人的说法,原明军才是中流砥柱。可事实上,原明朝的军队是难堪大任的,在清军的进攻下,多是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也只是有了大西军,才遏制住了清军的进攻,延续了南明十几年。大西军人数虽少,伤亡也没有原明军大,但最终的态势表明了他们才是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