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利用电子药盒开展综合干预,提高西藏肺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

柳叶记事本 2024-02-07 07:52:53

《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基于电子药盒的综合干预措施,在提高结核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结果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可提高结核病管理质量,尤其适用于结核病高负担和资源缺乏地区。

背景结核病长期以来一直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直到最近才成为仅次于COVID-19的第二大造成死亡的传染病。[1] 结核病的治疗时间很长,通常为6个月或更长时间,而且由于药物副作用往往难以完成。服药依从性差对结核病管理工作构成严重挑战,会助长耐药性的发展,降低治疗成功率。[2]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代引入了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治疗(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用于结核病治疗管理,成为全球结核病防控的一项关键策略,它要求结核病患者每天拜访一名卫生工作者,由卫生工作者观察他们服药。由于提供医务人员直接面试督导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不便。[3] 因此世卫组织建议将电子药盒(electronic medication monitors)这一数字化依从性技术作为补充。然而,目前缺少这类技术对结核病治疗效果的证据。[4-7] 中国西藏地区的结核病患病率在2014年时为758/10万人(0.76%),是2010年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8] 再加上人口分散且交通不便,为当地结核病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该研究在西藏的结核病患者中设计、实施并评估了基于电子药盒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结核病治疗效果的有效性。 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在西藏日喀则市的六个区县开展。符合入选条件的参与者为开始标准结核病治疗时年龄在15岁或以上的非耐药新发肺结核病患者。结核病医生从每个县区的结核病门诊招募患者,根据课题组统计专家预先确定的随机分配顺序,将他们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领取一台电子药盒,该药盒能够存储药物、定时语音提醒患者服药,并将药盒打开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云服务器。结核病医生及督导随访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查看这些服药记录,从而实现对患者服药情况的远程监督。患者和结核病医生及督导随访人员通过微信进行文字、语音和视频沟通,课题组为患者提供了通讯补贴。此外,医生为患者选择家庭成员作为治疗支持员,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以支持患者使用电子药盒和微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并领取一个简化版电子药盒,仅存储药物及传输药盒打开数据,无提醒服药功能,且服药记录不会发送到医务人员。对照组患者不通过微信与医务人员联系,且不为患者指定家庭成员作为治疗支持员。

研究的主要结果为不良服药依从率(按治疗月数统计),即某个治疗月如有20%及以上天数漏服药物则认为当月服药依从性差。该结果主要使用上传到云服务器的药盒打开数据,并通过在门诊随访时医生对患者药盒剩余药物的计数进行核对校正。同时,该研究基于国家结核病专报系统数据分析了结核病治疗结果。研究的主要结果分析按照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原则进行。 结果从2018年11月17日至2021年4月5日,本试验共纳入278名肺结核病患者,其中,143名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干预组,135名患者被分配至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患者因随后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病而被排除。最后一位入选患者于2021年10月4日完成治疗。 在干预组中,所有入选患者的854个治疗人月里有87个人月(10%)表现为依从性差,而在对照组的795个治疗人月中则是有290个人月(37%)表现为依从性差,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调整风险差为-29.2% (95% CI:-35.3%至-22.2%;p<0.0001)。随着患者治疗月份的增加,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不良服药依从性水平均有所增加,两组间在不同治疗月份保持稳定的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六个次要结果中有五个也显示出明显的改善,包括治疗成功率(治愈及完成治疗)、总漏服药率、治疗期间总漏服药10%及以上的比例、失访率及不良治疗结果(死亡、失访和治疗失败)。其中,干预组中142名患者中有133名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94%),而对照组134名患者中98名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73%),调整风险差为21%(95% CI:12.4%至29.4%;p<0.0001)。

解释基于电子药盒的综合干预措施在提高结核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结果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可提高结核病管理质量,尤其适用于结核病高负担和资源缺乏地区。END

团队介绍:本研究由多伦多大学、日喀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国利兹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魏晓林教授(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为多伦多大学Dalla Lana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卫生政策终身讲习教授,加拿大医学科学院院士,国际抗肺结核和肺病联盟前任秘书长、副主席。胡军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前日喀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 WHO. 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21. Geneva: World Health Oranization, 2021

[2] WHO. Adherence to long-term therapi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3] Karumbi J, Garner P. Directly observed therapy for treating tuberculosi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 2015: CD003343.

[4] Subbaraman R, de Mondesert L, Musiimenta A, et al. Digital adherence technolog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 therapy: mapping the landscape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BMJ Glob Health 2018; 3(5): e001018.

[5] Checchi KD, Huybrechts KF, Avorn J, Kesselheim AS. Electronic medication packaging devices and medication adher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2014; 312(12): 1237-47.

[6] Nglazi MD, Bekker LG, Wood R, Hussey GD, Wiysonge CS. Mobile phone text messaging for promoting adherence to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Infect Dis 2013; 13: 566.

[7] Ngwatu BK, Nsengiyumva NP, Oxlade O, et al. The impact of digital health technologies on tuberculosis trea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Eur Respir J 2018; 51(1).

[8] Wang L, Zhang H, Ruan Y, et al. Tuberculosis prevalence in China, 1990–2010;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national survey data. Lancet 2014; 383: 2057–64.

中文解读由作者团队提供,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0 阅读:0

柳叶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