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成绩不好,不愿意做功课,有直接的原因,比如说智力因素,比如说他的学习方法,或者说老师的教学方式,或者是孩子对教学方式的适应问题。
对父母来说,知道孩子是什么原因不爱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知道孩子遇到什么困难了,父母才能知道怎么帮到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责骂孩子,催促孩子马上写作业,提高学习成绩。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叫做习得性无助。
孩子如果在学习上长期遇到困难,父母没有能够帮他在某个环节上有所突破,或者不能发现这个孩子其他方面的强项,或者也没能感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这个人的接纳。
这个孩子会反复的遭受挫败的打击,那这个孩子对学习的恐惧会慢慢变成一种深度的抑郁,深度的无助感、无力感,那他对于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情,都会觉得会发生在他身上。
不好的事情,比如说又一次考试不及格,他都会觉得这一定是他自己的问题导致的,这就叫做自我指向,觉得他整个人都有问题,一无是处。
孩子觉得自己这种差、很差的情况会持续终身,并且很难改变。所谓长期指向,那我来解释一下,比方说这个孩子一次考试不行,两次考不是不行,三次考试不行。在这个整个过程中,他的父母没能想到好的办法来帮他体验到好的感觉。
时间一长,这个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心结,这个心结的特点就是它会固化下来,原来可能只是对学习,后来就对所有的生活中遇到的这个困难事件、不好的事件,它都会形成一种固定的心理的认知。
一般的孩子比如说考试一次不好,他会觉得,这次考试自己是这个题没做好,可能是这个题太难了,是外部行为导致的,不是我自己太笨导致的。他也会想我上次考好了,这次没考好,我下次还会考好的,没关系。
但是习得性无助的孩子会觉得我这次没考好,我一直都考不好,我永远都考不好。考试不好就说明我是一个不好的孩子,而且以后一直都是一个不好的孩子。
可想而知,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心结,这个习得性无助,一旦形成,会又成为一个非常危险的一个潜在的隐患。
当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诸如考试失败、人际冲突或者失恋,那个时候他的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结就会被再次诱发,那他就被自己这个心结困住,无法突破。
不管是小学还是在初高中,甚至在大学发生了厌学的情况,就和这种内在的心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父母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孩子学习没兴趣有没有出现了这种习得性无助的迹象?
我觉得孩子学习没有兴趣,不是真的不喜欢学习,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以后,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父母也没有能力帮助还自己克服困难,导致导致孩子没有信心继续有效的接受学校教育。这就是我给出的厌学的定义。
我认为在孩子学习动力下降,厌学心理的形成的过程中,父母的不适当的行动占据了整个事情的引导的、主导的角色,解决孩子不学习的问题也必须要从父母入手。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有多动症的孩子,他在学校学习十分不专心,上课总是坐不住,老师对这个孩子也是十分头疼,这个孩子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显然不是一个好学生。
他的妈妈为了他不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就勇敢地跟学校的校长谈判,为她的孩子获得了一块自由令牌,一旦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他可以举起这块令牌,然后自己走出教室,自由活动。
这个方法果然很有用,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中上水平,孩子的性格也很好,没有因为自己的多动症而自卑。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帮助我们的孩子解决他遇到的困难。
那么,对于如何解决孩子学习没兴趣这件事,如果你还有其他的看法和建议,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