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父陪伴了女子1年,女子精心照料了养父11年:我给养父当妈妈

祺瑞说情感 2023-08-27 13:44:00

刘丽被养父母收养,从小到大,她几乎没有享受到养父养母的爱。养母离世后,养父患上阿尔茨海默症。随着养父的病情越来越重,她不得不像妈妈一样的照顾养父。11年的照料,也终于让她明白,养父并非不爱她……

01

刘丽五岁那年,被养父养母从孤儿院接回到了武汉的新家,养父周明海是大学的教授,母亲胡雅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师,两人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生育,所以刘丽很幸运的被他们收为养女。

养父母均过了不惑之年,事业正处于了高峰。刘丽到了新家,养父母也没有时间管她,而是请来一个阿姨照顾她。阿姨是一个中年妇女,时不时骂她、打她、威胁她,刘丽每天都活得胆战心惊,唯恐自己做错了事儿惹阿姨不高兴而被处罚。

养父回家的次数很少,经常在外面应酬,刘丽一个月都难得见到养父一面。杨母虽然每天晚上准时回家,因为没有当过母亲,也不知道怎么疼爱孩子。她每天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问阿姨,刘丽在家乖不乖,听不听话,却不问刘丽在家过得好不好?

养父母对刘丽而言就像孤儿院的阿姨,是她吃穿住宿和读书的保障,她和养父母之间没有家庭的温馨,也谈不上有亲情。刘丽在阿姨的严厉监督下,早早的学会了自立,从穿衣叠被子到打扫卫生、做家务和学习。

刘丽在养父母家生活了三年多,却没有归属感,10岁那年,刘丽在被阿姨打了之后,跑回了孤儿院。养父母找到孤儿院,却无法理解,他们给她吃、给她穿、给她最好的教育,她怎么还要回孤儿院呢?

当时,好心的副院长王副院长告诉刘丽的养父母,孩子的成长需要大人的陪伴,而不仅仅是物质的需求。然后,副院长掀开刘丽的衣裳,身上被阿姨殴打留下的伤痕触目惊心。

这位副院长说:“你们事业成功,并不一定适合抚养孩子,所以我还得慎重考虑一下,是不是再把孩子交给你们。”

养母胡雅连忙说:“是我们的疏忽,我会马上辞掉家中的阿姨,亲自陪她长大。”养父也保证以后绝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情。在养父母的一再保证下,刘丽再次回到了他们的家。

家中的阿姨被辞退了,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养父母果然陪在刘丽的身边,让刘丽有了家的感觉。只是刘丽和养父母还没有混熟,养父就被安排出国工作,养母随行,他们没有带刘丽离开。

不过,11岁的刘丽已经能够自立,没有养父母在身边,她也能很好的照顾。遇到一些“大事情”她办不了,就去找孤儿院的王副院长帮忙。

14岁的那年,刘丽上初中二年级,养母从国外回来了。对于刘丽而言,她已经变成了一个陌生人。养母是那种不善于向孩子表达爱和鼓励的人,所以他们生活在一起,关系不亲密,缺乏感情。两人住在一起,养母还是一门心思的扑在工作上,刘丽也是按部就班做自己的事情。

刘丽的学习成绩一般,在班上毫不起眼,加上性格有些内向,平时不怎么说话,所以在班上她也是一个常常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的角色,所以她也不会主动找养母说话,这种日子持续到刘丽读高中、读大学,她一直都是个默默无闻的人。

实际上读大学之后,刘丽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她要么在外面兼职打工,要么是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大学毕业后,刘丽回到了武汉,成为了一名中学的语文教师。此后谈朋友、结婚,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那个时候,养父母都退休了,刘丽和养父母之间的来往也不多,主要是养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有自己的圈子,平日也有很多活动要参加。刘丽和丈夫有时候想去看望他们,都得提前预约。

02

随着养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尤其是养母年过七旬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每年都要住几次医院。

养父也不会照顾人,每一次都是刘丽和丈夫抽时间照顾。刘丽和丈夫都是有工作的人,白天要上班,只能请护工守在养母身边,晚上她会待在养母身边,偶尔丈夫会换一换她。

养母和刘丽夫妇相处的时间长了,似乎才真正体会到和刘丽之间的亲情。无论是说话、行动上,也终于像一个母亲。至于养父和刘丽之间,似乎仅仅只是熟人。

养母75岁那年去世了,去世前,她握着刘丽的手说,他们收养的她,并没有给她太多的爱,只因为年轻的时候忙于事业,老了之后才理解亲情,所以希望在她离世后,要善待养父。

之前,刘丽在心中对养父母没有什么感情,甚至还有一些怨恨,毕竟自己成长过程中,他们陪伴自己很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的能够理解成年人的苦衷。回想起过去的那些年,养父母从来没有吝啬过在她身上花钱,结婚、买房,养父母给她足够有百万之多。

养母去世后,刘丽发现养父突然间苍老了很多。那段时间,她一直陪在养父身边,想安慰养父,可是她发现自己和养父之间根本没有什么话说。养父每天像个枯木一样坐在客厅里,常常忘了关燃气,把锅都烧坏了几个。坐在电视前,电视开着,他也没有看,手里拿着报纸,竟然是倒着的。

这种日子持续了大半年,刘丽终于发现养父不大对劲,就带着养父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养父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俗称健忘症。其实,在养母活着的时候,养父就得了,只是大家把精力都放在养母身上,没有注意而已。

刘丽把养父接到家中照料,为了不让养父太孤单,他还给请了一个小时工。在课余时间,刘丽就带着养父去他熟悉的地方,甚至见他的老朋友,即便这样,依然不能够扭转养父的病情,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一些熟悉的人和事对养父越来越陌生。

刘丽的儿子上高中了,是在学校住读,每个月只回来一次。

那天儿子放月假回来后,高高兴兴和外公打招呼,外公愣愣的望着他,硬是想不起来他是谁,这让刘丽意识到养父的记忆力退化得很快,她想也许有一天,养父可能连她都不认识了。

实际上,刘丽发现,养父对于她和丈夫的话理解能力越来越差。她经常拉着养父的手,聊了半天,养父也不吭一声,养父已经渐渐的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不过,养父对于刘丽越来越依赖,而且一旦她离开养父的视线,养父就会发脾气,摔东西,有时候还会像孩子一样的大哭。刘丽因为要上课,总不能把养父带到学校去。每一次离开前,刘丽不得不像儿子小时候那样哄着养父说,自己出去一会儿,很快就会回来。

养父晚上睡眠不好,睡觉之前,刘丽就给养父讲一些童话故事,有节奏的拍着养父的后背,像儿子小时候一样哄养父入睡,然后她才回到自己的卧室睡觉。最初,养父还能够在自己的卧室安静地睡一晚,后来养父睡醒后不见刘丽在身边,就会把墙砸得咚咚响,吵得丈夫也睡不好。

没有办法,刘丽只好弄了一张小床放在养父的床边,晚上她就睡在小床上。一旦养父醒来之后,看到刘丽在身边,也不怎么闹了。

03

不知不觉间,儿子已上了高三,儿子早就对住集体宿舍厌烦了,想回家中住。

之前,考虑到养父的情况,刘丽让儿子坚持一下,儿子没有说什么。可到了高三,儿子又提出要回家住,刘丽无法拒绝,就让儿子回来了。

然而,刘丽很快就发现,儿子下晚自习后还要学习一会儿,睡觉之前洗漱、开门等动作都会把养父弄醒,有时候还会吓着养父一跳。这样一来,再让养父睡着就变得很困难了,往往刘丽累得眼皮打架,养父精神却还很好,没有一点儿睡意。

丈夫心疼刘丽,就和刘丽商量把养父先送到养老院去,等儿子高考之后,再把养父接回来。刘离想想也只能这样了。

这些年,因为自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照顾养父身上,对于儿子的关爱少了很多。她已经发现儿子和她之间产生了隔阂,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她担心这样下去,或许儿子有一天也像当年她一样,在心里埋怨养父养母,对她的付出太少。

那一刻,刘丽终于明白,养父不是不爱他,而是没有时间去爱她,而养父和养母在心里,还是一直牵挂着她。就如同当初她上初中的时候,养母完全可以继续留在国外,可是因为养父不放心她,还是让养母回来了。

随着养父日渐老去,健忘症也夺去了养父的一些能力,不能看书,不能读报,电视电影、智能手机这样有色彩的视频也吸引不了他,最要命的是养父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在快速退化。

为了儿子,刘丽还是“狠心”的把养父送到了附近的一家条件很好的养老院。入院的时候,刘丽以为养父会闹腾一番,没想到养父很安静,没有任何的烦躁的表现。

把养父送进养老院后,刘丽原本以为自己会突然变得轻松,但是那一晚,刘丽失眠了,整个脑子里都是养父,她担心养父在养老院里住的不好、吃的不好,见不到她会哭闹。

第二天中午,刘丽就去了养老院,远远的看见养父坐在餐桌前小口的吃着东西。在他的身后,是一些和他一样的老头老太太。他们像一群听话的孩子,乖乖的坐在餐桌前吃饭,一名护理员还在不停的表扬这个哄着那个。

刘丽远远的看着养父把一小碗饭菜吃完,得到护理员的表扬之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餐厅。刘丽这才上去,拉着养父的手,在院子的长条椅上坐下,开始和他聊天,问他喜不喜欢这里?吃的好不好?有没有人欺负他等等,养父不吭声,只是静静的望着她。

虽然养父在养老院里,刘丽终究放心不下,几乎每天都会抽时间去看望一下,有时候是中午,有时候是晚上,她也不确定自己去看他是否能减轻他的孤独和寂寞。她只是想让养父知道她还一直陪着他,没有忘记他。

不过,养父的情形并不乐观,吃饭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没有胃口,刘丽甚至能够感觉到养父都忘记怎么吃饭了。尽管养老院的伙食非常不错,营养搭配也很好,可是养父面对饭食越来越不愿意张口。

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不得不给刘丽打电话,刘丽只好亲自给养父喂饭。她坐在养父面前,拿着专用折弯的勺子一边说着张嘴,一边把打成糊糊的饭食送到养父的嘴边。若是养父嘴巴张开,刘丽就一个劲儿的夸养父真棒、太棒了,真是个乖宝宝。养父的胃口越来越差,每天只吃一顿饭,还是刘丽像哄宝宝一样喂他吃饭,一顿饭下来都吃一个多小时。完饭,刘丽会推着养父在花园里散步。

04

儿子高考前一个月,刘丽和丈夫全面开启了备考模式,丈夫负责每天接送儿子,刘丽准备好丰富的伙食,让儿子加强营养。

那天夜里,养老院突然打来电话,刘丽和丈夫急匆匆的赶了过去,把养父送到了医院急救。养父因为突发心梗,经过了六个多小时的抢救,终于让他醒了。不过,医院却告诉刘丽,养父的情况不容乐观,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扛过去。

刘丽把手轻轻地放在养父的额头上,养父睁开了眼睛,看到刘丽之后,脸上竟然露出了久违的一丝笑容,盯着刘丽想说话,只是嘴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养父显然在这一刻是认出了刘丽。

其实,几个月前,养父已记不住任何人和事了,也认不出谁是谁了,也不知道刘丽是谁,但是那一刻,养父的头脑有着片刻的清醒。在刘丽握着养父手的时候,养父也回应抓紧她的手不愿意松开。

刘丽的泪水突然哗啦啦的流淌了出来,养父嘴里又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显然想劝劝刘丽。刘丽见养父这样,附在他的耳边,轻声说:“爸爸,您要是太累了,就放心的去吧,和妈妈团聚。”在刘丽的轻语中,养父慢慢的闭上了眼睛,脸上挂着一丝微笑。

这天,养父走完了他88年的人生……

养父去世后,刘丽还是痛哭了一场,心中总觉得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精心照顾了养父11年,虽然随着他的病情加重,不再认识自己,但是刘丽发现养父越来越像自己精心呵护的孩子,突然就有一天离开了自己,那种痛楚撕心裂肺!

刘丽没有把养父去世的消息告诉儿子,而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做好儿子的后勤工作。

儿子不负刘丽的期望,考了621分,没有意外的被一所985大学录取。拿到通知书时,儿子突然想起了外公,对刘丽说:“妈妈把外公接回来吧,以后我会很小心的,不弄出声音。”

刘丽内心一阵酸楚,却没有告诉儿子养父去世的消息,而是问儿子说:“你有没有觉得妈妈这些年亏待过你?”

儿子想了想说:“有那么一点点,不过,我想通了,妈妈因为很多事情要做,忽略我也很正常,我不会埋怨您的。”

听了儿子的话,刘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心中更坚信这些年对养父的付出是值得的。

身为孤儿,有幸被收养,这是改变刘丽一生的开始。原本以为自己会有养父母的相伴,从此和其他有家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怀抱里享受无尽的父爱母爱。

然而,养父母却是一对不善于对孩子表达爱的人,因而,刘丽在童年没有得到应有的父爱母爱,独自成长。

当养父母日渐老去,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需要刘丽做出回报的时候。最初她的内心应该还是不情不愿的,随着年龄越大,社会阅历越深,刘丽也终于明白养父母给予她的不少,所以她愿意陪伴的养父,走过他生命中最幽暗的一段路,甘愿给养父当妈妈,呵护他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将一段亲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随着老龄化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子女陪伴他们走完人生最后的历程。这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事情,也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因为在我们为老人付出的时候,留下的情感会为后辈们做出表率和榜样。当有一天我们也老去的时候,或许他们也能够相伴相随!

图文无关

0 阅读:0

祺瑞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