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至乾嘉时期的篆书,总体表现为对传统“二李”书风的继承和延续。其中以王澍、洪吉亮、孙星衍等学者型书家为代表。受学术研究
徐生翁(1875-1964),早年因寄养外家,故名李徐,号生翁,中年以李生翁书署,晚年复姓徐,仍号生翁。浙江绍兴檀渎村人
篆书(甲骨文和象形文字)也是汉字的肇始。至今发现的先秦刻石文字遗存,最早的要属《石鼓文》,在书法史上属于大篆,也称“籀文
巴慰祖(1744--1793),字隽堂、晋唐。号予籍,子安、莲舫等。安徽歙县渔梁人。官候补中书。与程邃、胡唐、汪肇龙为“
明朝有个名叫陆粲(càn)的小官,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非常少,《明史·陆粲传》上有一篇关于他的记载。若不是看到他写的书法,
柳公权,字诚悬,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玄秘塔碑,柳公权63岁书。此碑笔法刚健,棱角分明,骨力
馆阁体,是一种因科举制度而生的考试书体,其特点是乌黑方正、大小相同,产生于明朝,在明朝称“台阁体”,清朝改称“馆阁体”,
他是嗟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又是痛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是后悔“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
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
细观近年来的书法界的最高赛事兰亭奖和国展,可以看出,评委们的审美取向有了一些变化,一改以往唯“二王”是重,而趋向多元化,
中国书法一脉相承,然而仰视前贤者虽众,把自己姿态降得很低,甘当前人门下走狗的,并不多。而郑板桥算是一个,他甘当“青藤门下
狂草的笔画与其他书体不同,它的起、行、收不是以一个笔画为单位的,而是以一个书写节奏为单位。《古诗四帖》作为狂草作品,连绵
文徵明据悉,《阿房宫赋》是文征明八十一岁的行书作品,书法精湛,从头到尾无一笔懈怠,用笔遒劲,笔画连带,瘦劲细长。从字迹上
金农《临华山庙碑》(整体复原)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
祝允明《北郭访友诗》祝允明草书《北郭访友诗》,南京博物院藏。此轴为祝允明55岁时,任兴宁县知县期间写的一首物候诗,笔墨淋
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其擅长行书和小楷。但他却说:当今评论书法,把我与丰先生相提并论,但我俩所处环境不一样,
兰亭奖的“含金量”不言而喻,每次公布,总会引起轩然大波。多年前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因为他的上榜,在圈内也是引起了不小的
李叔同授课实录:谈书法我对于发心学字的人,总是劝他们先由篆字学起。为什么呢?有几种理由。一、可以顺便研究“说文”。对于文
在“宋四家”当中,苏轼、黄庭坚、以及米芾的书法,都是比较有个性的。苏轼的字,结体扁平,黄庭坚说他像“石压蛤蟆”。黄庭坚的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