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到一个话题,就把这个话题形成文章,聊的内容原本是误区,就是当初买房时认为选房思路是对的但几年后卖房时发现并不对。
这种现象比较多,早期有现在也有,比如早期的一铺养三代,买房就赚,这在当时就像真理一样的铁律。
但是呢写误区太空泛,咱们就写写真理一样的铁律出了错误之后影响和差别有多大。
用数字更直观。
2015年中海天钻均价10.5万,现在8万。
2015年汉京九榕台均价10万,现在9万。
深圳个别豪宅房价跌破2015年。
这些只是个案,甚至一线豪宅也一样,双玺W公馆也基本上差不多了,华润深圳湾悦府南区小户型现在已经逼近原价,这些都是买房失败的代表。
这些反面教材其实有一个共同点,定位非常高端的豪宅以及是新房,这对于初级购房者杀伤力极大,这就是买房误区之一。
反面教材之外也有成功案例,恒裕滨城二期现在基本上是当时价格2.5倍,如果从15年底计算随便买套房到现在应该是原价的1.5倍-2倍。
正常来说深圳房价跌到2019年就能稳得住,但这是正常情况下,一定也有不正常的楼盘,跌破2019,跌破2018,甚至跌破2015年。
如果房价跌破2019年这一定有问题,当初选房错误,如果房价跌破2017年,这说明当初选房犯了严重的错误,现在只不过是修正。
大家可以盘算一下自己买的房产,如果房价跌破2019年都应该总结和反思自己的选房思路有没有出现什么漏洞。
是不是跌到2015年的楼盘就稳了?我认为这是没有任何关联的,如果你认为跌的多就有抄底价值,我建议去买天麓,更稳。
对于所有资产10个小目标以内的人都应该研究思考如何买房。
选择是否正确差别有多大?如果不算细账还没有直观的感觉差别。
比如当初开盘买10万,现在只值8万,好像亏的也不多,如果仔细算这套房的净资产能差出普通人30年奋斗。
选取两个时间段,2009年和2015年选择不同楼盘之间的差别。
以深圳为例,2009年华润幸福里新房售价约四万左右,同期滨海之窗小高层两万,截止到现在华润幸福里增值一倍,而滨海之窗小高层增值六倍。
如果回到当年,幸福里无论是地段还是品质都是远超滨海之窗。
如果现在回放,幸福里的增值水平放到三线城市都不及格。
如果以200万计算,现在就是市值400万和1200万的区别,如果以当初首付2成计算,现在就是40万增值200万和40万增值1000万的区别。
如果现在同时置换,扣除房贷,方便计算比较双方都不计算利息,就是净值240万和1040万的区别。
前者不好置换,后者可以普宅换豪宅。
2015年底中海天钻开盘均价10.8万,南山汉京九榕台均价10万,现在天钻均价8万,九榕台均价9万,没有增值还亏了10%-20%。
在2015年底但凡好好买套房都应该增值1倍左右,在二线城市买房都能增值80%。
这实际差别可不是1倍,比如当年首付300万买一套总价1000万的房。
不同选择差多少?
如果是天钻或者九榕台则负增值1-2成,现在这套房净资产是100-200万左右。
如果当时好好选房,现在房产价值2000万净资产就是1300万左右。
这相差的是6-13倍,如果以金额计算仅9年则相差一千万,原300万首付变成100万和原300万首付变成1300万,这个差距得奋斗多少年?
总之三句话,
第一句话,买房凭感觉总有误区,这些失败的案例在当年感觉都是非常的好,装修标准和楼盘品质相当高,带来非常好的体验感,但这个代价有点高。
第二句话,买房是投资,投资就不要用消费的思维去投注。
第三句话,买房更要着眼于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