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弩:书法家对毛笔有着严格要求,都说狼毫笔健,写出的字笔力强

书法世家 2024-03-06 14:41:06

张培志与弟子们在大明湖南门合影

前排自左至右:李向东、张培志、种炳铮

后排自左至右:刘继发、张弩、王永义、张志诚

张培志(1896—1975),号雨村,山东省济南市人。书风刚健精雅,质妍兼称。1980年《书法》杂志曾刊登其遗书对联,2000年作品入选《山东50年书法美术精品集》。

我跟培老学书法

文/张 弩

我跟培老(张培志)学书法,完全是因为被他的技艺所折服而笃定的。1964年,我19岁。那个时代,济南的书法家大多用狼毫。都说狼毫笔健,写出的字笔力强。又说方笔是用刀刻在碑上的效果,是刀法,用毛笔不可能一下子就写出方笔来,而是连描加修做作出来的。可唯独这有点驼背的瘦老头儿培老,就用那软沓沓的长锋羊毫写楷、行、草。他写方笔如斩钉截铁,毫无拖泥带水的修饰动作。点画笔力之劲,就如铜浇铁铸一般。毛笔到了他的手里,就像着了魔法一般,活生生化成了舞蹈家。笔下如脚下,它可以像跳芭蕾的足尖儿一样,原地自转;又可以像踢踏舞那样,刮、擦、跺、滑,蹦、扭、踢、踏,凡提、按、顿、挫,轻、重、缓、急,一顺的节律化。

那真是见所未见,把我惊得瞠目结舌。所以,我后来常对弟子们说,看培老写字和刘宝纯画松石,那就是置身于音乐节奏中的美的享受!只可惜,那时候没有现今的媒介手段,没能拍成视频。

张培志书迹

我从小喜欢画画儿。读初中的时候,功课不累,精力旺盛,与同桌刘继发都喜欢唐诗宋词、古典文学。又一起学书法,他写《九成宫》,我写《多宝塔》。他家在大观园南门东,我家在大观园北门西,相距只有八百米。两家中间,过往经四路小纬二路近路口处,有一幢别具一格的竹扎门楼子,名为“露天茶社”,实为小餐馆。我常去买锅饼,见门楼里竹编的格栅之间,有些专设的书画龛。正对门楼口的右墙上,挂着国画家刘奎龄的工笔走兽四联屏。左墙上,挂着四联刘继卣的工笔人物武松打虎连环画。虽然都是印刷品,配置的格调还算雅致。最让我瞩目的是挂画上面的横格栏内,镶的都是马、恩、列、斯、毛的语录墨迹。那个时代的毛头小子孤陋寡闻,只知唐楷,不知魏碑,但觉字写得既刚劲,又遒美,可惜没落款。

1963年秋,我读高二的上学期没完,因患肺结核休学治病,在家画梁山一百单八将。“露天茶社”的经理张大爷因工作关系常到我家,约我给露天茶社画张画,我题了不少字。几个月后他来我家说,有个老先生说我的画还可以,字太差。我原来自以为在学校里是顶尖儿的高手了,这“太差”的差评让我一时难以接受,就问他老先生是哪路神仙?回说是济南名宿,茶社里有他的字,我听后不禁大喜过望,就想着拜见老先生。

1964年国庆节期间,我在露天茶社的张大爷家见到了张培老,初见就经受了一次面试。培老问我写什么,我说写《多宝塔》。培老说:“写家莫自夸,先写飞、风、家,你写几个字我瞧瞧。”我写完飞、风、家,自以为“家”字写得蛮好。培老说:“天性灵者,写字百日见其本,三年见其成,你写了几年了?”我答:“从初中到现在快五年了。”培老说:“你那个写法太慢了些。”又问:“你在写字中遇到什么问题没有啊?”我寻思了一下,说:“我看《水浒》上宋江在浔阳江的酒楼上题反诗,书上说他蘸饱了墨,一气呵成。我觉得不可能。”

培老好奇地问:“为什么?”我比划着说:“写字都是从右往左的,蘸饱了墨一气呵成,那不把衣服弄脏,把字也抹了吗?”培老立马哈哈大笑说:“写字都是要悬着胳膊的,你那样枕着胳膊写字,怎么敢蘸饱了墨,又怎么能不担心把字抹了呢?”

随后,培老教我如何悬着胳膊,如何执笔,如何横平竖直,写撇捺、点画、方笔。一下子讲那么多,我也顾不过来。试着拿起笔悬着胳膊写字,手乱颤,一个点画的样子也写不出来。我就说:“我本来枕着胳膊很稳,悬着胳膊就不会了,为什么非得悬着胳膊呢?”培老说:“中国人的传统技艺都是吃功夫的。我年轻时候在北京,见过一个太极名师练‘梅花桩’,把几个木桩子钉在地上,人站在桩子上,闪展腾挪,脚步身法都稳如泰山。在平地上练不行吗?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呢?你得知道,武师与人打斗很少有在平地上的机会,有时在山石间,有时在树木间,有时在屋脊上,练这都是为了实战之备。写字悬着胳膊,至少也是为了应付实用的。”

后来,我听美术工厂写仿宋字的专家杨凯功说,大约是1963年,刚过了灾荒,省里要办农业展览,农展馆的工作人员因任务紧迫,忙中出错,不知怎么就把写说明的展板给厚厚地糊上纸了。可展板两米多见方,趴在上面写,纸就压破了,只能竖着板子悬空着写。请到张培志先生,他只带了一支长杆儿的羊毫笔和高马扎子,或站,或坐,蘸着墨或染料,捏着笔杆儿的最上端,一口气写了两个板面。朱复戡先生感慨地说:“我走遍了大江南北,在京沪浪迹经年,这位张老先生的写法我还是第一次领教。”

我原来完全是按习字课本上沈尹默的“掌竖腕平”执笔法枕着胳膊写字的,用狼毫,已养成习惯。现在悬起胳膊用长锋羊毫,要改也太难了!培老说:“你要想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书法家,就按我教你的办法,能拎着长锋羊毫,当众写楷行草,那你走遍天下也没人敢小瞧你。羊毫含墨多,能写大字,又伸缩余地大,比狼毫更有风韵。”

张培志书迹

1972年,我被安排到一个大集体单位工作。这样,我既有了自己的住处,又有了每月30元的工资收入,所以,从1973到1974两年间,我多次把培老接到家中写字和请教。少则一两天,多则一个星期,和培老一起吃住、下棋、聊天,不经意间就得到最大的教益。如我写了一幅非常满意的“风华正茂”请培老点评,培老说:“写匾额大字最见功力,你这字写得很不错了,能称得上书法家了,但用笔不能像人趟着水过河,而是要像马踏水过河。要提得笔起,跳荡洒脱,切不可拖着笔写字。”一句话切中要害,让我立马就发现了字中点画松弛的毛病。

培老兴致上来了,要写字。可我已经为写那四个大字把纸都糟完了。好不容易找出两张防风纸,那纸是北方人用来糊窗户的,粗糙而皮实,着墨有些干巴巴的。培老写字那是“撂地响”,他让我把写大字报的文光墨汁用墨块儿在砚上磨了磨,一手用楷法写了“气吞山河”四个大字,一手用行草写了鲁迅的一首诗“万家墨面没蒿莱……”。可是两幅字他都不满意,说着,培老就动手要把字幅扯掉,幸亏被我苦苦护住。我至今还珍藏着这两幅字!第一张让我第一次领略到什么叫大气磅礴,第二张让我第一次亲见了什么叫纸上舞蹈,从此有了追求的目标。那一次,培老又向我讲了写牌匾的几个要领。这是我日后把四字匾额写成个人名牌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席教诲,让我受益终身。

最重要的是培老住我家七天的那一次,所谈所问的内容之多,要分几条线索才能拎得清。

第一条是理论问题。1973年初秋,我从济南市图书馆借到沈尹默先生《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的墨照印本。既可看书法,又可读理论。培老先是坐着看,累了又躺在床上看,良久,只说了没什么了不起的。这话让我很震惊,那时的沈尹默在我心中犹如天人。培老为什么那么说呢?后来我很小心地询问其缘由,培老很认真地说:“他字写得还可以,但里边没见有二王笔法,很少圆转外拓的韵致。你看颜真卿记述的张旭笔法十二意,这一段。”

他指着书上那段文字说:“张旭说的‘妙在执笔,令得圆转’。什么意思?就是捻笔嘛!捻笔之道是自古以来秘不传人之法。”我于是趁机向培老表白我思考了许久,要把他的二王笔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向全社会传播的想法。培老说:“那可太好了!俗话说,‘不怕千人赞,就怕一人瞧’。不传播,不知道看点在哪里,任是什么人也看不出门道来。你要学理论,还是应以孙过庭的《书谱》为主吧,那可高明多了。”从那开始,我就转向对《书谱》的学习和研究了。

第二条是书法主攻方向问题。张旭对颜真卿说“书之求能,且攻真草”。为什么?培老说:“这是为书之道的不二法门。真草是母本,行楷、行书、行草,这些是子本。无母焉得有子?”这个说法压在我心头几十年,直到2013年,我的学生潘汝山举办了张培志书法遗作展暨研讨会,几百件培老遗作让我见到了培老更多的书法面貌,特别是他以碑帖融合而写的行书《李楚航诗四首》手卷,书法线条富有弹性,充盈着生命律动,精雅绝伦。

学二王之笔法,攻真草为大略。真的是事关重大,不可不详论细说。当年,培老让我和继发都用他教的二王笔法和写碑的方法,一个写《张玄》,一个写《张猛龙》。可继发一根筋,只偏爱写培老。有一次,培老让我们拿作业看。我写了《张玄》《张猛龙》《九成宫》,继发拿《九成宫》和好几张临培老的行书。培老一面点头一面说:“继发,你是老《九成宫》了,还不如柏林(我的原名)写的《九成宫》带劲儿,还是写古人重要,写古人好。

学古人,每个人的取舍有不同。多了,久了,就会形成个人的风貌了。千万不要学今人,近水楼台空得月,尤其不要专写我。”可继发还是不改!在许多人面前或眼里,我是一身的叛逆性格,满口的逆向言论,连母亲都说我是“怪物”。唯独书法,在老师面前,我就是最听他话的“乖乖虎”。1985年,我40岁时,精心策划了在济南市举办的中年十书家作品联展。十个人都是山东省书协会员,其中就有五个与培老的教诲有关联。许多年轻人看了简介后还询问魏启后先生张培志是谁。

第二年,我被批准为中国书协会员。我也曾冷静地思考:认识培老之前,我五年只写个《多宝塔》,严格地说,还根本不能叫书法。自从跟着培老学,20年过去,我已能自运魏碑和唐楷,还有行和草。质量如何且不说,仅数量就提高不少。而继发不听老师话,20年只写培老一人,他吃了大亏了!教训是深刻的。

第三条是培老书法的履历问题。据他说,他自19岁到北京谋生。因为写得一手好字,被旅居京津一带的著名书画家李锺豫收为弟子。李以写赵孟頫的楷行见长。因为颐和园题写字径三尺的“佛香阁”匾额得慈禧太后赏识而名噪一时。他自号“江淮散人”,因翳一目(俗称“萝卜花”,即今称白内障)且性情诙谐,又取“一目了然”之义,号“了然先生”。他向年轻的张培志口传手授了“二王拨灯笔法”。至于李师从何人,他自己不主动说,培老也未敢问,所以李就成了我们所知的传“二王拨灯法”的唯一上线。

培老早年热衷于帖学,曾对赵孟頫的楷行和虞世南、褚遂良临写的《兰亭序》下过大功夫,后来又涉习米芾、黄山谷等。为了把字写得美,就连当时一些不知名人物写的字中,只要他看着好,就用心学和记。不过,帖学的妍美,有时让他感觉不满意,老是文绉绉的,缺少男子汉的阳刚气,激情慷慨,皆无着落处。所以,他40多岁后就转向研习北碑,心仪雄强健美的书风了。他这段经历,让我想起了早年和他在一起的另一段故事——

1966年,一个星期天,我和继发在老普利门东口到西门桥西口的估衣市街上,心痛地眼看着培老题写的“玉美斋”和“北厚记酱园”被锤钎砸掉后的凸凹凿痕。当我们向培老报告此事时,他却很平静地说“出去走走”。跟培老一路走到大明湖南门,培老买了四屉烫面的小笼蒸包给我们这两个穷中学生打牙祭。然后,漫步到大明湖公园里浏览风光。培老带着我和继发到公园西边的山东省图书馆门前,看北厢的古碑刻和南廊墙上的岳飞“满江红”刻石。那“满江红”几乎占满了整一面墙,最大的字比碗口还要大,笔力雄强,很有气势,落款“岳飞”。

张培志书迹

培老却说:“这肯定不是岳飞写的。字写得功力不浅,还颇有些祝枝山的味道。从笔迹上看,也不是直接书丹上石的。宋代没有这么大的纸,应该是明人伪托的。我早年在河南,也见过类似的东西,还不如这个写得好,字也小些。”另又讲了一些现在看来已经不值得复述的历史和书法方面的知识。累了,热了,就在长廊的西头,坐在廊柱间的横栏上,一面乘凉,一面欣赏立在西墙前的乾隆诗碑上的书法。

1990年,全国书法热方兴未艾,中秋,有个学生家长请我吃大闸蟹。又红又亮的大螃蟹刚摆到桌上,我鼻子一酸,泪水就下来了。学生家长惊讶地问我怎么啦,我说突然想起我老师来了。

1975年夏,我老师病卧在床。去看他时问他想吃点什么。老师说:“天下美味莫过于蟹,我想喝几口蟹子做的汤。不是海蟹,是河蟹。”我明白了——当年用蟹子汁儿做的蒲菜木耳鸡蛋汤是济南市的一道名菜。当天夜里,我到小时候常去摸河蟹的大明湖汇波桥北面的菜地里,打着手电筒,找遍了菜地临河岸的土坡,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掏到四只河蟹,其中一只刚与我拇指盖大小相仿。想不到,20年不到,这大明湖周边就污染得连螃蟹都快绝迹了!你看桌上这螃蟹,那时候哪有今天这条件!学生家长见我流泪不止,连连劝说您尽心了,尽力了。

张培志书迹

我想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他最需要的是对他人生价值的肯定,是学生的尊重、亲人的关爱。培老一家七口,只靠他儿子每月40多元的工资生活,每人平均不到6块钱,低于每月8元的贫困线,对他来说最需要的是生活上的照料。他生病的时候,我多么想把他老人家养起来呀!可是我把这想法说给母亲时,母亲却摇了摇头,一面叹息,一面说了许多我没有想到的实际困难。我工作才两年多,一点积蓄没有,连一张银行的存折都没有。就要满30岁了,还没成家。

从不过问生计,也没有当家作主的经验和能力。但培老的困境太让人心疼了!我几次亲见,他快80岁的人了,在家吃饭也就清水面条,滴上点酱油,点一滴香油,对付着过日子。培老在我家住的时候,早餐下挂面,想打两个鸡蛋给他吃,他都连连阻止,只让打一个,说吃多了要出毛病。尽管在那个时代,过那样苦日子的不只培老一家,可我就是不忍心!

培老一生视书法为生命,把书法当作他最纯洁的精神家园。在旧社会他靠做政府的税务官员谋生活,从没卖过字。他给商号题写匾额也是受友之托,只象征性地收点润笔费。在生活最困难的当口,他曾给人打卦算命(旧文人必修的谋生课之一),给人钢笔上刻过字,甚至去野外捉蛐蛐、蝈蝈卖几个小钱补贴家用,也从未卖过字。他在家无聊时,没有纸墨,就在褪没了漆的旧木桌面上,用笔蘸着水写字以遣兴抒怀,他只给爱好书法的人写字。因见学习书法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只要发现有孩子愿意学就主动教,完全是尽社会义务,从不收学费。如果说我这一生在书法上还有一点值得盘算的成果的话,那也是培老给了我一生的事业,给了我一个饭碗子!他教了我那么多东西,给我写了那么多精品,也就一饭之酬而已。我对不起老师啊!

就在那年(1975年),老师吃了蟹子汤,稍有起色,就将我们几个师兄弟约在大明湖南门前,留下了唯一的合影。这是阳历七月的事,到了阴历的八月十五,正当月满团圆时,老师却去世了。

40多年来,我一直不能自持写下点回忆培老往事的文字。只要想起他,胸中就撞潮,直顶得我鼻涕眼泪不止,无法控制。如今,我已到了培老的年纪,许多过去的事都记忆不清了,经常犯糊涂。2020年,我96岁的老母亲撒手人寰,这是我个人无比的痛,比想培老还要痛。或许,是经受过这个最大的痛,才能忍得住痛来写培老,可眼下又不行了……不能再写了……就这样吧。

来源:书法编辑部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41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