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等同启功先生,却等不来中书协的讣告?难忘张荣庆先生!

书法世家 2024-03-19 13:28:50

2024年3月14日下午14时35分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

张荣庆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张荣庆,1938年生,河北安国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书协研究部副主任、主任,第三、四届理事,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教育委员会委员;系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供职中国书协期间,组织策划了二至五届“全国书学讨论会”“95国际书法史学术研讨会”等重大书法学术活动。长期致力于古代书史、书论研究,兼及书法评论等,勤于著述,有文集《退楼丛稿》行世。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书展,曾两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1989年、2008年),2012年底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出版有《张荣庆书法作品精选》《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书法作品集·张荣庆卷》等。

张荣庆先生的逝世,是书法界的重大损失!

技法与学问

文/张荣庆

写字、学书都需要下工夫,我认为,首先要观照古人,毕竟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不可忽视。书家想写好字得下两样工夫,字内工夫和字外工夫。所谓字内工夫就是技法;字外功夫,很大一部分体现在读书上。古代书家书艺很高,技法自不用多说,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都是有学问的人,而学问是通过读书得到的。所以说这两样工夫要齐头并进、双管齐下,不可或缺但也不能偏废。

之前,天津的一个研讨会曾讨论过学者型书家、艺术型书家,当时我虽然没有参加,但也曾在一些文章中提到过这些。现今,一些书家的字写得好且有学问。然而做学问的不一定写得好字,这种情况也有。因为每个人都有专长,一些学者在某个领域做得很深,然而在写字这一块或许关注得不是太多。但是从书法家这个角度来讲,这两样都得狠下工夫。有些学者的字虽不好,但只要他们的字以前有书法底子,又对书法了解得很深,那写出来的字也都很好。

字内工夫很重要,能解决技法上的一些问题,但是要论书法的更高境界、艺术品位等,只靠解决技法还真的解决不了,还是得靠字外工夫提升。还有,有些人练字练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后劲了,这也要靠字外功来解决。因而,这两者关系很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字外功比字内功更重要,字外功的修炼可以跟儒、释、道联系起来,修炼最终是炼心,其实练字也是炼心,而修心最终也指向于这个心。心态要平和,不要太浮躁,要静下心来。

张荣庆 楷书节录陆游《斋居纪事》小品

就我自己来说,年轻时看的小说比较多,中年以后,即1980年代到中国书协之后,看书的范围稍微收拢了一些,基本的读书范围还是与书法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书,但也是漫无边际。中国书法艺术是在中华民族的土壤里土生土长出来的,所以说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这当然也涉及了一些古书,好多都是文言文,其中还有不少是以繁体字书写的,有的还没有标点符号,得自己断句,所以年轻的朋友首先得解决繁简字、文言文的问题,如果过不了这个关,面对古书只能干瞪眼了。

我上高中时,有位同学有一部民国时代印的《聊斋志异》,我将它借过来,成天抱着看,不知不觉把文言文这一关基本上解决了。再如《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里面很多可以作为创作素材,但如果看得细一些,加之有注解的话,文言文也会慢慢有所突破。我曾推荐过已故北大著名教授王力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如慢慢啃,可以增长很多古汉语方面的知识,对过文言文这关的帮助很大。

跟书法有直接、间接关系的书籍很多,我认为写字的人首先得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如古书中很重要的一部书——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另外,他写的《历代名画记》也很重要。《法书要录》中收录了从东汉至元年间的书法理论著作,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关于书史、书论等方面的内容。再者,临帖不能一味地临,也得了解所临书家的一些学书经历,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位置以及其理论著作等。当然只看《法书要录》也不行,历代书史、书论也得看。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卷本《中国书法史》的内容比较翔实,也可以看一看。

另外,中国古籍的历史悠久,按古书的性质、内容可分为四大部类,即经、史、子、集,“经”主要是指“六家经典”。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源头就是“六家经典”,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后来《乐》失传了,所以可以说是“五家经典”。此外,《论语》《孟子》《尔雅》等,称为“13经”。以前关于书法艺术和文字学的内容是在《小学》里的,后来才划分出来。

“史”部里收录的史书,包括正史类、杂史类、别史类等。不能只了解书法史,整个中国的历史也要了解,起码要了解《二十四史》,特别是“前四史”的《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编年体史书,如《资治通鉴》,也得读一读。

“子”部里收录的是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道家类、兵家类、法家类等14大类。其中有很多与中国书法有着密切关系的书,如《老子》《庄子》《孙子兵法》等。子部里有一类书叫类书,相当于今天的百科全书,把人类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并分门别类,里面有很多的书法材料,相当于工具书,属于必备书籍。如虞世南的《北堂书钞》,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白居易辑、宋人孔传续辑的《白氏六帖》。

“集”部,分楚辞、别集(名家专集)、总集、诗文评等门类,其中的《昭明文选》《全唐诗》也得读一读。还有一些别集,里面收录了很多书法名家的集子,也可读读。

看书多了也要写点东西,而写东西则会牵扯到做研究、做学问。做研究、做学问,古人都讲究方法,即治学方法。当然不要求大家都这么做,喜欢的、有这个志向的,并想研究得很深的朋友们可向古人学习。古代的很多书家都做研究,如苏、黄、米、蔡等,当代也有不少名家亦是如此。给大家推荐一本胡适的《读书与治学》,该书汇集胡适先生有关读书、治学的30余篇文章,谈得很好,书中胡适提倡的“不苟且”“大胆的假设,细心的求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的话”等在现今都是很受用的。

北师大原校长陈垣先生收集材料的方法是“竭泽而渔”,曾创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傅斯年先生,他的治学口号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都说明收集资料很重要。现在攻读书法专业的硕士、博士都要求撰写论文,因而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而且是一手资料,有时还要查原书,使之变成一手资料。总而言之,我认为读书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然后再逐渐形成习惯,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方能有所收获。

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靠读书,靠学养来支撑,“腹有诗书气自华”,脱俗很重要。作品的“书卷气”,是书家功力和学养(字内功和字外功)的锤炼,达到一定火候时所透露出来的文雅之气。孟子曰:“吾养吾浩然之气。”可见“气”是“养”出来的。那么,书卷气自亦须靠学养来“养”,是故学养(字外功)起决定作用。但是,从大的趋势来看,大家认为碑帖合流并重,不管写碑还是写帖,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不必过于强调所谓的金石气和书卷气。

我觉得从古到今,成气候的书家的个人面貌、风格取向是自然形成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基本的学书理念是坚持,之前也是不懂,后来才慢慢上道,一步一步走过来,也没有刻意去形成什么风格。我主要是学习“二王”,这是一个根底、一个大的基调,就这样慢慢地进行调理。所以建议大家还是首先要理清脉络,无论写碑或写帖,脉络要清晰,然后吸收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以及新东西、好东西,改掉一些毛病。谈到风格,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都是讲风格的。

从风格这个角度来说,无论雄强的或秀润的,都是平等的,都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而个人书风的形成与书家性情、喜好有关系,是自然形成的。个人的书法风格虽不会大起大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一些长进。读书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它一方面能增长知识、增进学养,而更重要的作用是不断提高或深入我们对写字的整体认知、认识。整体认知,从技法方面来说,即结字、用笔、用墨、布局这四块,其前提是守法,也就是字法、笔法、墨法、章法,都要在法度之内。

所以,首先要明确守法,弄清法是怎么回事,并落实在书写阶段。然后在守法的前提下,还要着重强调变通、变化,结字的变化、用笔的变化、用墨的变化、布局的变化,加在一起就是无穷无尽的变化,提高这种能力,融合变通。能力出办法,变通能力越强,办法就越多。所以,换句话说,写字在技能这一块,最终归结在办法,不仅办法要好,而且还要多。高手与低手相比,高手的办法肯定好又多。办法好且最多的,我以为当属王羲之。以笔法为例,有一个从发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

如篆书、隶书的笔法是比较好掌握的,但到王羲之时,楷书、行书、草书的笔法则相对难一些,王羲之创造性的笔法属于高度完备、高度完善。篆隶楷行草在魏晋基本可谓是很成熟了,后来也没有产生出新的书体,笔法也没有出现新的。我以为王羲之书法达到的艺术境界也是最高的,雄强和秀润、阳刚和阴柔的高度结合,所以他被称为“书圣”。解决技法问题,我的观点是有一本《冯摹兰亭序》就够了,当然还可以结合“二王”的手札。另外,还有结字、用笔、用墨、布局这四块中,要高度重视结字,且必须要过好这一关,如过不了,那你始终在书法殿堂的门槛之外。

现在不少教材中的一种说法是将临帖和创作截然分开,说是要先临帖,并临很多种帖,且很多遍,但到创作时,又遇到一个大问题,即临帖和创作的转换,这一转换不知又得耗费多长时间。我的观点是临帖和创作要密切结合,穿插进行。

谈到结合,我有四个结合与大家分享:临帖与创作结合;大字和小字结合,不管是写碑,还是写帖;日常书写和临创结合,所谓日常书写包括读书做笔记、写报告、写材料或是给朋友写封信等。日常书写中,可以用硬笔,也可以用毛笔,最好与临帖、创作结合起来。我有几年记笔记都是用毛笔书写,攒了一大摞,发现后来写的比开始写的要好多了;还有一个结合是字内功和字外功结合。

技能这一块是必须要解决的,还有一点是关注细节,要做细,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结字、用笔、用墨还是章法,都要做得很细。我管它叫“细抠”,“细抠”实际就是雕琢,精雕细刻,但是又很随意。不是有一本《冯摹兰亭序》就行了,若不去细看、细琢磨并贯彻到书写上,也是不行的,处处都得讲究。

有这种说法,有的人说“二王”不可学,要学《集王圣教序》,《集王圣教序》里的字很多,有可取之处,可以学到“二王”的一些样式。可它是刻本,是刻在碑上的,很多细节上的东西流失掉了,如用笔等。但字形是可以,结字这一块也不错的,毕竟它里面的字多,所以我的观点是《集王圣教序》解决不了技法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用笔。

我的观点还是要多读书。一些古代的书论,如不读,则接触不到。如古人评皇象的字:“沉着痛快。”这是怎么领悟的,就牵扯到用笔了,古人强调中锋用笔,怎么做到中锋,就笔道来说,以“一”字为例,开头、中间、收尾,主要是指中间一段强调中锋。古人讲“笔在中道行”“顺势而行”,就是说笔锋顺势而行,势就是方向,笔道都是有方向的,横的、竖的、斜的,如“人”字,一撇一捺,方向不一样,顺着笔道方向走。还有就是要提着劲走,不是使劲往下压笔,而是提着劲、顺着笔道往前走。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多处提到要提着笔起,写小字时笔尖是顺着走,写大字时笔锋就铺开了,“万毫齐力”,顺着它走,“沉着痛快”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再者,“永”字八法中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这是意象的说法,也是中锋用笔产生的意象效果。

古人云:“笔短意长文短气长。”书论和文论都可相通的,曹丕《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书法中也讲“气”,如气韵生动、气足、气满、气长。如果你不读书,就不会知道,也不会从中受到启发。所以不能说书法与读书无关,关系太密切了。还有我之前讲的读书是帮助我们能够对写字有个整体认知、认识。写字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末清初的王弘撰《山志》中提到写字最终归结到“尽其理”。这个“理”跟宇宙万物的理都是相通的。书法的理和文理、诗理、画理等也都是相通。说理就是理论,说书法之理就是书论。

“尽其理”,穷尽书理,一般人很难做到。如要做到了,那就赶上王羲之、颜真卿,赶上历史上的那些大家了。但是,虽一时达不到,方向却要明确,所以要不断提高认识,不断调整,拉近与古人的距离。我一直坚持继承传统,学古人,把我的学书历程总结为四个字:入古之旅。学古人的最终目标是要与古人接气、接茬。但这里面又有观念问题。观念不一样,别人爱怎么玩,爱怎么折腾,我们管不着,坚持做自己就行。

艺无止境,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笔墨语言。我从启功先生那里受益很多,启先生特别注重结构,研究结字,他提出的结字黄金律是最佳的,无懈可击的,很讲究的。我从中受到启发,进一步地琢磨,发现以结字黄金律来看字的交接点和角度,交接点和角度是可变的,但是有个度,过了那个度可不行。所以,任何一个字都有变通,结字这一块需高度重视,其虽法度严谨,可是也会变的。这一点联想到当前书坛创作,中国书协办的展览中,近些年学“二王”、学帖的人多了,这个很好,但是作品一挂出来,雷同现象比较突出。这个需要引起大家的思考。特别是学“二王”一路,临帖临得精准、很像,但我觉得仅仅精准还不够,在精准的基础上还要善变,应深入进去。当然,如手头工夫不够也就没有办法深入了。

另外,用笔这块,刚才只提到了中锋,要讲变化,讲手法。开头,也就是发笔的手法太多,一个是切,直切很少,切的角度是无限多的;再者,回锋也是无限多的,更有两种结合的,如《兰亭序》中的“又”字,回锋之后又切了一下,那太漂亮了,好多人认识不到,需要把它提炼、归纳,灵活运用它的变化。

只练《书谱》和“二王”的,当然也不是不好,但是进行创作的话就不会变了。那个字放在哪个具体位置,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宽宽窄窄,正点斜点,变化多了,再加上用笔用墨,变化更多了。我觉得收尾相对简单,只要解决好这一笔的最后,跟下一笔开头照应就可以了。所以,现在好多书里画个横笔画,标注开始怎么拐,然后怎么拐,这最害人了,那是画字、描字。还有调整,启功先生有不少论书的语句,里面有一段:学古人。古人也学前人,学不到不能急,老先生有句话是“乃各有自家设法了事处”,我理解的“了事”就是对付。

从本人来说,我一开始对付不好,慢慢地对付得越来越好了,这就是调整。从横向来说,“对付”就是雅俗高下,对付得好的比对付得差的要好一些。从自己来讲,我一步步用心调整,往好的方向调整。启功先生曾说:“名家之书,皆古人妙处与自家病处相结合之产物耳。”

从历史上看,除王羲之那样尽善尽美之外,总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不足的地方也成了传统,因而,最好还是学古人精华的东西。对待古人的东西,我就觉得学“二王”,你只要能把握好,路子越走则越宽,但不是只单纯地学“二王”,还有各家好的东西,包括碑等都要学,如此会给你一个很大的回旋、发展的空间,而有一些书家的东西个性太强,就不宜去学,否则路子会越走越窄了。

--原载于2017年书法报2期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1 阅读:26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