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狼性的一生(一):与曹操同台对决,居然是虚构?

财典评历史 2023-01-14 10:11:00

司马懿,字仲达,在家中排行第二。谓之二公子。

《晋书》尚书清河崔琰与帝兄朗善,亦谓朗曰:「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与清河名士崔琰相善,崔琰非常不给好友面子,曾说过:「你弟弟的聪明才智、行事决断,我看远在你之上啊!」

司马家八个儿子时人称为「八达」,长子司马朗官至兖州刺史,个性直朴,勤于内政,深受百姓爱戴,而崔琰更是当时朝廷的清流,知人敢言,曹操十分敬重他,尽管崔琰最终因忤逆曹操而死,但在此节,借司马朗与崔琰之言可看出对于司马懿的评价不凡。

「刚断」二字,其实已道尽了司马懿强大的秘密。

司马懿对外征战,计除孟达,远征辽东,都是胜在明断果决,至于对内发起高平陵政变,下手更是风驰电掣、又快又狠。关于司马懿的战争谋略,下回再谈,此处着重说他与曹操、曹丕的关系。

《晋书》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

这是个有趣的故事,假设记载属实──因为《晋书》确实有些神怪、荒诞之谈──曹操想要辟司马懿为官,但司马懿不愿屈服于曹氏,他以中风无法起居为由推辞,曹操派人夜里前去刺探,司马懿演得极像,整晚一动也不动;这招可谓他的看家本领,多年后与诸葛亮交战相持,司马懿仍是奉行这个不动如山的战术,守住了江山。

但司马懿没读过《曹瞒传》,曹操小时候就是假装中风骗人长大的,怎么会轻易相信他呢?

《晋书》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于是,使与太子游处,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寻转主簿。

曹操后来为丞相,又想起了这个家伙,再次派人请司马懿做官,并且交代说:「如果他再给我假鬼假怪,就直接把他绑起来吧!」

于是司马懿不得已而出仕,先陪伴太子与诸子读书,后来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这些职位与军事无关,主要借重的是他的学识,而司马懿也渐渐展露其智谋,得到曹操赏识,走进权力核心,担任丞相主簿一职。

说书人说到这里,实在无法全盘相信《晋书》所言,首先,既然知道司马懿托病辞官,曹操帐下人才济挤,真有必要逼人做官吗?假如需要借重司马懿之力,又怎么会让他做文学掾的小官呢?若说是想试探其能力,自可以先请他当个小县令作为观察,结果竟让他陪在曹丕身边,这岂不是更不合理了?

对照年表,曹操在公元201年第一次找上司马懿,至于下一次,已经是208年的事情。

那么另外一个答案就浮现了。201年,官渡之战曹操初胜,局势仍混沌不明,大片北方之地尚未平定,至于208年,正是曹操声势最旺的时候,自为丞相,大举南征,刘表病亡,刘琮请降,而赤壁的火炬在冬天12月才点起,此时前途一片光明,偏偏这么巧,司马懿便愿意当官了。

笔者推测,司马懿初次辞官为真,至于第二次曹操说要把他绑来,多半为捏造的故事,当初司马懿不确定跟随曹操前途如何,等到曹操做了丞相,或派人去请二公子,或是二公子间接求官,皆有可能,因为天下已经在曹操的掌握之中。

接下来,就是大众最喜爱的故事了。那么曹操如何提防司马懿呢?

《晋书》魏国既建,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曰四友。

很可惜,曹操并没有什么提防。

曹操先做魏公,再称魏王,魏国拥有自己的郡国,等同于汉朝内部的一个小朝廷,能够设丞相以下的官位,这时候曹操发明了一个官位给司马懿,叫作「太子中庶子」。

这官是做什么的呢?跟从前一样,仍是陪公子读书的,曹操让司马懿与太子、众宾客混在一块,于是曹丕与司马懿的情谊日渐深厚。两人年纪相近,此时曹丕30岁,司马懿38岁,每次谋事,这位二公子往往有惊人的奇谋,曹丕也越来越佩服并信重二公子。曹丕并不笨,对他来说,司马懿是少时便与他做伴的大哥哥,只有亲近之意,根本没有动过怀疑的念头。

这不能怪曹丕,甚至不能怪曹操──

司马懿在曹操身旁这些时日,并没有什么逾矩之事。别说提防,甚至没有必要提防。

《晋书》从讨张鲁,言于魏武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魏武曰:「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曹操顺利征讨张鲁后,司马懿劝说道:「刘备使诈攻打刘璋,强夺益州,民心未附,现在又远伐江陵,我们应该趁这个大好机会进军啊!」

曹操没有听从,或许是年纪大了,也或许是想要回宫中筹备他的魏王之路,毕竟玩了这么久的战争模式,现在他只想玩玩魏国建国的模拟城市。曹操说出了得陇望蜀这句名言,难得露出消极的一面,至于司马懿这番恳切的谏言,倒也象是一片真心,为了曹魏王业的利益而考量。

《晋书》时汉帝都许昌,魏武以为近贼,欲徙河北。帝谏曰:「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魏武从之。

接下来是关羽的回合。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吓得曹操甚至想要迁都以避其锋,但司马懿认为,于禁他们并不是打不赢关羽,而是敌不过老天爷,这场败战实有运气成份,根本不需要迁都助长敌人威风──

身为拥刘派说书人,不得不说司马懿此言一针见血,但这话还不是最狠的,二公子接着说出一道毒计:「依我看来,孙权跟刘备感情早已生变,关羽越威风,孙权越不爽,如今我们只要写一封信过去,江东便会发兵捅关羽背后,那么樊城之围不战而解。」

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关云长败走麦城,武圣归天,一切皆与二公子的预言一模一样。

《晋书》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晋书》记载,曹操梦到三马共食一槽,开始厌恶司马懿,但每次想发作时曹丕都出面坦护;司马懿为了让曹操总裁释怀,天天加班工作,甚至连喂马的小事都亲自为之,于是曹操慢慢放下心来。

真的是这样吗?我对这些记载只相信一半,尤其梦境之事,明示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这三马将吃掉曹魏的天下,实有后人穿凿附会之嫌,说书人认为,曹操应是从司马懿建议讨伐蜀地、反对迁都、设计关羽等史实中,看见其雄才大略;至于魏武帝一生精明,曾对司马懿起疑,后来心头却淡忘此事,这倒是有可能的,一则是二公子城府极深,二则是曹操自己大意,晚年沈浸于魏王的游戏之中,忽略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对手。

三国相关改编作品多半受到这些记载影响,于是让曹操与司马懿两大影帝同台飙戏,曹操一面利用二公子、一面防着二公子,而司马懿在曹操面前效忠、在曹丕身前献媚,成为了经典的桥段。然则在历史上看不到太多痕迹,魏武帝若真有防心,也不会让司马懿长时间伺候在太子曹丕左右了。

至于狼顾之相,三马之梦,反倒像是《晋书》的点缀罢了。让后世拍摄连续剧的时候有更多材料可用。

其时,曹魏算是稳定的政权,势力既成,司马懿原本未必有什么吞并基业的企图,观察他选择做官的时机、在曹操父子身边的举动,亦可解释为稳固自身地位,只要能辅佐曹丕称帝,他的谋画便算是大功告成,身为曹丕爱将,二公子肯定可以过上优渥顺遂的后半生。往后之变,始料未及。

当然,以阴谋论的角度,认为这一切自始至终都在司马懿的预料之中,也是很有意思的解读;只是我更倾向相信,如同曹操当初举义兵匡天下,未必有僭越之心,司马懿亦是如此,他的野心是一步一步养出来的,最后让他下定决心的两个关键,一则是曹丕对他完全的信任,一则是后来曹爽自身的问题,于是趁势而为。

《晋书》诏帝曰:「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于是帝留镇许昌。及天子疾笃,帝与曹真、陈群等见于崇华殿之南堂,并受顾命辅政。诏太子曰:「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曹丕说:「我若往东,西边就交给仲达;我往西,东边就交给仲达了。」可见这对远距离爱侣之情深意重。

而曹丕临终前,将曹叡托付给曹真、陈群、司马懿三位重臣,自己一往情深不打紧,他叮嘱儿子曹叡也不许变心:「不管是谁试图离间或说这三个人的坏话,你千万不能怀疑他们的忠心。」

故事尾声,相信各位都会忍不住想吐槽:你倒是怀疑一下脖子可以转180度的那位啊!

历史继续转动,而曹丕死后,司马懿前方的道路似乎也越来越清楚──至于司马懿的武略与政变,留待下回再说。

0 阅读:20

财典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