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专家预言:试管婴儿寿命仅40年,那首例试管婴儿如今怎样了?

王献勇说养护 2024-09-19 16:24:4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郑萌珠诞生,这在当年可谓轰动一时,毕竟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试管婴儿”这四个字多少听起来都有点儿神秘和不可置信。

不少老百姓心里犯起了嘀咕:这是什么新技术?试管里能长出来娃娃,娃娃生出来能健康吗,能活过40岁吗?现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试管婴儿”不仅健康长大,还结婚生子,过上了和普通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那么郑萌珠的人生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曲折和感动?

全国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

1988年春天的北京城,还带着一丝料峭的寒意,但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产房里,却洋溢着一股喜气洋洋的氛围。

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新生命降临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婴儿,她就是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郑萌珠。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那可是代表着最尖端的医学科技。

多少夫妻因为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而生活在痛苦和绝望之中,郑萌珠的到来,无疑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说起来郑萌珠的出生,还真是挺不容易的。

时间得回到20年前,郑萌珠的妈妈郑桂珍,家住甘肃,和丈夫结婚后,就一直盼望着能早点抱上大胖小子。可是天不遂人愿,一晃好几年过去了,郑桂珍的肚子却始终没有动静。

为了能怀上孩子,夫妻俩那真是尝尽了各种办法。

他们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中医、西医、偏方,只要是听说能治不孕不育的,都去试了个遍,甚至还跑到庙里去烧香拜佛,祈求送子观音能赐个孩子。

可是钱没少花,罪也没少受,结果却还是令人失望。眼看着一年又一年过去了,郑桂珍夫妇的心也渐渐凉了,难道这辈子真的要和孩子无缘了吗?

就在他们快要放弃的时候,郑桂珍听说北京的一家医院正在研究一种叫做“试管婴儿”的辅助生殖技术,可以帮助那些无法自然受孕的夫妻拥有自己的孩子。

“试管婴儿”?郑桂珍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词,但一听到可以“帮助生不了孩子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孩子”,她的心里就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于是夫妻俩收拾行囊,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求子之路。

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他们打听到,负责试管婴儿研究的专家,是赫赫有名的张丽珠教授。

在当时张教授可是国内医学界研究试管婴儿技术的先驱人物,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妻,都把视作最后的希望。

到了医院后,张教授非常耐心地询问了郑桂珍的病情,并且根据她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治疗方案。

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不成熟,做试管婴儿手术,风险很大,而且成功率也远远没有现在这么高。

可是郑桂珍和丈夫,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相信张教授,相信科学的力量。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挑战质疑,播撒希望的种子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试管婴儿”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词,有些思想比较保守的人,甚至认为这是对伦理道德的挑战,说什么也不肯接受。

试想在那个年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很多科学知识都没有普及,老百姓对试管婴儿产生误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作为国内试管婴儿研究的先驱者,张丽珠教授却坚定地认为,这项技术是造福人类的伟大创举,它能帮助无数不孕不育的家庭,实现拥有孩子的梦想。

她带领着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试管婴儿的研究中。

资金不足,那就自己想办法筹集。

设备简陋,那就自己动手改造。张教授团队的实验室就是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还有几台简单的仪器设备。

为了保证卵子的活性,他们甚至用保温杯来代替专业的恒温箱,这要是放在现在,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可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张教授和她的团队,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儿,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

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一心扑在研究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1982年他们终于成功培育出了中国首例体外受精胚胎。

有了成功经验以后,1987年郑桂珍勇敢地接受了胚胎移植手术,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顺利移植胚胎的人。

手术结束后,郑桂珍被转移到病房,张教授和她的团队,一刻也不敢放松,他们轮流值班,24小时密切关注着郑桂珍的身体状况,生怕出现任何意外。

那段时间,整个团队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直到听到郑桂珍腹中传来胎儿的心跳声,他们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质疑声中的成长

1988年3月10日,郑萌珠的出生,对于期盼了多年的郑家夫妇来说,是上天赐予他们最好的礼物,而对于中国医学界来说,更是标志着试管婴儿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对于郑萌珠自己来说,这段人生旅程,从一开始就注定与众不同。因为作为第一个“试管婴儿”,能不能健康长大,或者后续成长中有没有其他问题,现在都是未知数。

随着郑萌珠一天天长大,总有人会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她,窃窃私语着“试管婴儿”。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很多人都对试管婴儿技术充满了误解,还会编造出各种谣言,甚至当时有专家预言称试管婴儿活不过40岁,还有人传言说试管婴儿不能生育等等。

这些流言蜚语,像一块块无形的石头,压在郑萌珠心头,让她感到困惑、委屈,甚至有些自卑。

“为什么我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为什么我要承受这些异样的目光?”在成长的过程中,郑萌珠不止一次地这样问自己。

幸运的是,郑萌珠并没有被这些流言蜚语击垮,在父母和张教授的关心和鼓励下,她逐渐走出了阴霾,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父母更是经常鼓励郑萌珠:“孩子,你要记住,你和其他孩子一样,你的到来,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你要自信、快乐地生活!”

她暗下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试管婴儿和普通孩子没有什么不同,自己一定要闯出一番天地,把生活过得幸福长久。

大学毕业后,郑萌珠毅然决定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为一名生殖科医务工作者。她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帮助更多像父母一样的家庭,让更多渴望孩子的父母,能够早日实现他们的愿望。

试管婴儿技术造福万千家庭

2019年对于郑萌珠来说,注定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她不仅收获了甜蜜的爱情,还即将成为一名母亲!

试想这对于一个曾经被质疑“无法生育”,甚至没有办法活过40岁的她来说,是多么大的惊喜。

更让人惊喜的是,郑萌珠这次怀孕,完全是自然受孕。这也就意味着,试管婴儿和普通孩子一样,拥有着孕育下一代的能力,那些曾经的谣言也不攻自破。

郑萌珠继续选择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这个她出生的地方,迎接自己新生命的到来。看着怀里健康可爱的宝宝,郑萌珠的十分感慨,这幸福来得太不容易了。

而在她生下孩子的时候,张丽珠也在场,就如同当年接生郑丽珠一样,这一次她接到了郑丽珠的孩子。随着郑丽珠孩子的出生,意味着中国的试管婴儿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从当初人们谈“试管婴儿”而色变,到现在这项技术惠及千家万户,其中包含了多少科研人员的心血和付出。尤其是张丽珠教授,顶着压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才有了中国试管婴儿技术的今天。

现在回过头去看,很多当初人们对试管婴儿的质疑,其实都是源于不了解。再加上一些无良媒体的炒作和渲染,更是加剧了人们的恐惧心理。

但好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试管婴儿技术,也逐渐接受了这项技术。现在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妻,都会选择试管婴儿技术来帮助自己实现做父母的愿望。

结语

郑萌珠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力量。谁说试管婴儿就比普通孩子差呢?郑萌珠不仅健康地长大成人,还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这不就是对那些曾经质疑和歧视最好的回击吗。

相信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试管婴儿技术会越来越成熟,成本也会越来越低,会有更多不孕不育的家庭,能够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福音。

信源:

39健康网 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被专家断言活不过40岁,如今怎么样了?

Talk历史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后来怎么样了?31年后顺利产下一子

百度百科张丽珠



0 阅读:0

王献勇说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