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吃在五图河(一)健康主食

叶工讲故事 2023-10-24 13:37:46

1968年12月21日号召发出后,先说我们是去滨海的五汛、八滩等公社插队,后又说去内蒙的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我都在第一时间报了名。但突然改为去新成立的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四团(五图河与沂河农场),大家排队申请迁户口,蜂拥而往。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生产发展,都经历了:数量时代-质量时代-多元化时代。那时的中国,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还处在数量时代,人们基本为吃和穿而奋斗。那时我们的吃,最能说明这个特征。

一、健康主食

五图河的主食与无锡比还比较接近,主要是大米、小麦,不太适应的是当时的所谓杂粮(现在都认为是健康食品)。

1.五图河种的水稻以中稻为主,稻子在地里生长的时间越长,品质越好,口感也好。母亲仅来过一回农场,就说你们食堂的稀饭真好吃。当时南方都种双季稻、三季稻;产量高,但品质口感大不如中稻。

2.五图河种的小麦至少有一个是农场自己研究培育的品种,忘了叫什么代号,就管它叫“灌麦一号”或“淮麦一号”吧!该品种较适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场生产股的老杜等是亲自参加了该品种的培育,化了多年的心血,所以在当时要求全面推广“桂花黄”等高产品种时,作为现管农场 生产计划的老杜、顾股长、徐副参谋长等还是保持了该自己培育品种较大的种植面积。当时对粮食品种一般主要讲究高产、抗逆品质,很少考虑加工、口感等品质,而该品种的口感很好,适合做馒头面包,所以新浦的粮食局等许多机关都要来农场大量购进该品种的小麦。

3.至于玉米,我们多数知青确实不太习惯,但食堂基本没有以窝窝头为主供应。除了做成玉米糊外,常常将玉米粉结合面粉做混合发糕,味道还不错。记得有一年要配给每人一定比例的山芋干,山芋干由于储藏问题,常常带点发霉,同学们难以直接吃,有的就浪费了,甚可惜。我们养牛班的钮栋首先想起到附近大队将其加工成粉,然后将粉熬糊或做饼,成为了较好吃的甜食。

4.五图河的食用水比当时无锡差多了,第一年刚去,连队的深水井还没有打,喝的是河里又咸又涩的水。可能是由于水的关系,不少同学出现水土不服,当年夏天我也出现“疰夏”,东西吃不下,体重降到112斤。后来深井打好后就好多了。

5.由于按部队编制每月定38斤口粮,总的还算比较充裕,不少女生吃不掉,所以后来在探假前都会去食堂把饭票换成面粉,然后去老乡家换成大豆、豆油、花生等带回家,还是无锡家里十分欢迎的紧俏土特产。

0 阅读:84

叶工讲故事

简介:听我讲讲知青的故事,听听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