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姻缘(依据政策,不能调回上海,除非离婚)

叶工讲故事 2023-10-19 05:43:57

屈指一算,下放已6年有余了,知青队的我们也已老大不小了,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生理上,都已成熟了。

比我们小几岁的当地青年早已结婚生子。即便在整个知青群体中,也有个别人捷足先登,已谈恋爱的有之,未婚先育的也有之。其时,各类媒体也大力倡导知识青年扎根农村,何谓扎根?无非是结婚成家罢了。

当时,留守农村的知青,绝大多数都是家庭成份不过关的,绝无上调可能的人。

现实摆在大家面前,是扎根异乡,尽快找对象结婚?还是独守终身,不思婚嫁?这一窘迫难题,着实困扰了所有仍在农村的知青们。

有一天,知青队里老实、本份、寡言的施国定在闲聊时说道:我也极想在上海知青之间谈恋爱,但我自知没那个能耐,况且好看点的女知青都已名花有主,差点的我也看不上。如今上调希望渺茫,如再不安下心来找当地姑娘,恐怕日后连好点的当地女青年也难以寻找了。

情况确实如此,施国定说了大实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也正是当时所有 留守知青面临的最难抉择的关乎一生的大问题。当时流传一说:知青与当地人结婚,上调回城的梦想将彻底破灭。

其次,我们也很清楚,施国定说这番话一定是有的放矢,指向性也很明确。

因为樟溪大队燕家窝生产队的黄水香高中毕业后,刚回乡务农,毫无疑问,施国定的意中人,非她莫属!

从各方面来讲,黄水香的被相亲条件确实很不错:高中毕业、独苗、肤色白净细腻、五官端正、胖乎乎,整日笑容挂满脸上,算得上是农村中的美女了。

得知施国定的心愿后,事不宜迟,知青队长励培铭当即决定,前往燕家窝,出面替施国定说此大媒。

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黄水香父母沉思片刻,也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也愿意和上海知青结亲,况且施国定老实、勤快,确实不错。但你们上海佬仉早晚要回去,到时留下我女儿,咋办?

为打消他们的顾虑,励培铭便真诚地许诺:从形势上判断,我们已不可能调回上海,即便将来能回去,也决不抛弃你女儿,请尽管放心!

大功告成,女方父母欣喜地同意了。

第二年下半年,施国定和黄水香开了结婚证书,喜结良缘,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也没有收取分文彩礼,一切从简。

随着“返城风”的到来,知青们纷纷告别农村,回到上海,再谋人生。

依据政策,施国定是不能调回上海,除非离婚(当时知青中假离婚而调回去的比比皆是)。

但老实的施国定却不愿这么做,他非常坚决地说:我不失言,不离婚,我情愿在农村与水香厮守一辈子。

我们离开樟溪时,将知青队里所有的家产(房屋、手扶拖拉机、插秧机、农具等)统统留给了施国定夫妇。并真心祝愿他俩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转眼已过去40多年,如今施国定、黄水香的户籍已随子女迁入上海,也算告老回乡、叶落归根吧!

只是施国定的退休金极低(2000元),黄水香无退休金,如此经济状况,难以在高消费的大上海生存。无奈之下,只得时不时地再返农村,继续红土地的生 活。

人生就是这样,往往就取决于当时的一个决定,无论悲喜,都得自行承受。如今他们在樟溪大队(已改称村委会)有住房、2亩稻田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受村委会破例照顾,黄水香依旧担任村妇女主任,年收入约1万多元。

1 阅读:13

叶工讲故事

简介:听我讲讲知青的故事,听听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