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粮食保管员轶事(说到分口粮,就不得不说那杆大秤了)

叶工讲故事 2023-10-21 10:49:03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命名江西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的批复》(赣府字〔2017〕54号),其中丰城市淘沙镇后坊村范家自然村榜上有名。那可是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啊,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年轻时那段难忘的经历之一-粮食保管员。

范家自然村离淘沙集镇约3公里左右,“槎村范家”后坊,古称槎村,意在此地多槎树。槎村亦是江西范姓著名发源地之一,丰城姓氏谣中有句“淘沙的饭(范)恰(吃)不得”,村中惹人注目总祠对联:“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就生动地表明了淘沙范氏望族身份。现在村中“大理名卿”与“西堂遗韵”便是后人纪念贤祖的石刻牌坊。村庄格局很大,曾有保甲制一甲一巷,长条麻石齐整大气,最为熟悉的九甲巷就是我居住生活近5年的地方,没想到现在后坊古村已列入首批江西省省级传统村落。

说起生产队粮食保管员这个名词,如今即便是在农村,年轻人已经不晓得了,还有和这紧密相连的谷印恐怕更不知何物,就连那粗长的大秤,现在也差不多销声匿迹了。而这些东西在我们当时下放的农村,那可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我当保管员一事,说来有趣。我当时在农村磨炼一年多,基本上已成为一个合格的农民。各种农业技术活中最让老乡佩服的是挑担,我身体强壮挑200多斤走几里山路不在话下。记得那是“双抢”最忙的季节,我挑着刚收割下来的湿谷和老表们一起收工回家,走向粮库时,看到晒谷场边围着一群人,其中一 个不在我村的刘姓大队干部叫我过去,我走近一看还有生产队的队长、会计。刘大队长笑着对我说,听说你力气很大。我心想他是不是不服啊,但没吱声。他接着说:今天我们打个赌,你把这4箩干谷挑上三层跳板进仓库,今后你们生产队保管员你做。我当时年少气盛冲口就说:此话当真?他说,你们生产队领导作证。我立马把4个箩框两两相叠,顺手拿仓库的扛棒向三层跳板走去。周边围着很多看热闹的男女老表,我完成任务后英雄般地走下跳板来到刘大队长身边说成交,随后转身离开,生怕他们反悔。

第二天早上,我真的走马上任了。老保管员见我第一句话就说,昨天那一旦可有300多斤啊,好你个上海佬!正说着,刘队长把我拉到一边说明了事情的因后果。原来生产队为两大姓氏,范家大族“淘沙的饭(范)恰(吃)不”、耿氏屈居第二。选择任何一方接班做保管员,均有一方不同意,只能请队部解决。不巧我正好撞在枪口上,加上第一年冬天为修堤坝挖土方兴修水,县、公社、大队各级都有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由上级向下面各个生产队派,我同大队的其他3名上海知青也就与民工一起派出,去河西灭螺水利工地动。我们肩担着泥土和石块,脚踏在沿着人工渠边挖上去的阶梯,一步一步上去,到了地面后,把土石倒在指定的地方。想当年,丰城很多上海知青都有同感的重复这种枯燥乏味的动作。那时我们大队就是刘队长带队参加的,对我很了解,所以就用了这一招,让我着了他的道。

老表认为知青在村里做事显得公允,可以防止监守自盗,而且知青一人在村也没个沾亲带故的,能吃多少粮食?就这样,我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地当上粮食保管员。

在队里当保管员,一年到头最忙的是“双抢”,抢收夏季稻,抢种秋季。每年夏收一开镰,每天都有许多刚收成的谷子要过秤,然后晒干。平时晒这活比较简单,全由队上的妇女社员干。割完的稻谷,次日晴好,就要从粮里挑出晾晒。铺开一张张的竹篾晒垫,一担担的谷子就分撒在晒垫上。约一时,用木耙子翻动一下。到了傍晚,还要把晒干的谷子收起,挑进粮仓。我那个生产队仓库是一座旧祠堂,收割季节来临时,工作就繁忙了。每天后,我要把收回来的稻谷耙成一垄一垄,防止发热腐烂,第二天如有日头 就挑到晒谷坪上晒,然后把晒干的稻谷倒入风车里扇干净,好像这玩意如今已被收集到民俗博物馆了。这活通常要两人做,一人倒,一人摇,全身上下沾满稻叶屑,又脏又痒又累,好处是不用下田晒太阳,所以一般是安排老弱、妇女们做的。扇好的谷子堆放在仓库盖上谷印。所谓谷印是在一块20公分见方、约5公分厚的硬木板上,刻着一个阴文“谷”字,背面有个把手样的印纽,外形拙朴。现如今这东西快成文物了,怕是难以寻觅。刚开始我颇不解其用意,后来才弄明白这是为了防盗。我检查一遍,方才关上那两扇厚重的大门,在暮色苍茫中上锁回家。至此,稻谷才算走完了收获的过程,就等待着卖公粮或分给社员作口粮了。

说到分口粮,就不得不说那杆大秤了,有四五尺长的大手秤称谷子。全队分口粮只能由我一人过秤,我经过一段时间的保管员工作后,才知道称秤的学问大着呢。把秤尾巴的砣锤吊得高高的,放平一点,往下压一点,每担谷子就上下相差三五斤。在当年粮食十分紧张的年代,分口粮是老乡的首要问题,因此保管员手中的秤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保管员最怕的是夏秋多雷阵雨,谷子晒不干。看着湿漉漉的谷子,我则是在队里的仓库团团转。等待这段时间里,仓库的稻谷要经常去查看,看谷堆中间是否有升温现象,如有发霉腐烂,就要隔三差五地上下翻动一遍。没有一丝比大田里来得轻松,远比我想像中忙碌得多,反而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现在想想也许是当初愿赌服输,也许是责任心趋动下争口气吧。与此同时,老保管师傅又教会我评价稻谷质量,如品种、含水量、饱满度的技术。平时我也会利用空闲时间去大田里帮老表们送水解渴,基本保证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回来都带着一担湿谷回家。通过多次交往,我明白与农民打交道靠的是本事,靠的是人品,你过硬,农民就服你。我对工作的热情和态度也博得老表们的信任,使当地人对我刮目相看。

上世纪70年代初,在许多基层农村,人治大于法治,一个干部一言九鼎的现象十分普遍,这造成了许多普通老百姓怕干部的局面。这种情况在我当保管员时候就碰上了。那天久雨初晴,我一早就在晒谷场指挥妇女们抓紧把前几天的湿谷挑出去晒太阳。我在库房边给他们装箩框,边合计着哪一堆先晒。此 时,有一个妇女走到我身边轻声说晒垫少了两张。我头皮发麻,难道被偷了?她更加小声地说被队长老婆拿走了。我一听,火就上来了,转身往队长家走去,只看到他家门口正用生产队的晒垫晒着茶籽。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做,此时队长刁着烟代替她说:茶籽要是发霉了打不出油的。我问生产队的稻谷也要霉了怎么办。他眼睛朝天蹦出一句话:那是你的事!当时我固执地认为这是不正之风,今天就来摸摸老虎屁股杀杀你的威风。我立马把他们的茶籽全部掀翻在地,拿起晒垫就往回走。队长冲过来差一点和我动手,一想他和儿子两个人也不一定是我对手,加上理亏,且围观的众老表眼神中也好像支持我的多,也就自找台阶招呼大家出工了。于是,我和他的关系当时很长一段时间比较僵。我这种不谙人情世故的个性,在以后很多年里也未改变。它使我吃了不少苦,但我从不后悔。

1973年,我有幸和时任淘沙公社党委副书记的周国华一起参加县委党校学习。学习结束后,县委留下二十几名学员参加基本路线教育实践,我被分配到荷湖公社一个偏僻村落蹲点。临行前,时任丰城县委副书记的熊书记还找我谈话,勉励我在新的环境继续努力。没想到由于有几年保管员的经历,在荷湖工作十分顺利,在此不作赘述。不过活动结束后,我回后坊取生活用品时,生产队老表们纷纷惋惜地告诉我:你保管员职务被队长撤了!一直到我回城,我再也没有“官复原职”。

4年半的知青生活锻炼了我的体魄,磨练了我的意志,正因为自己有了知青这段经历,使我在此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我要感谢江西丰城淘沙公社

1 阅读:1014
评论列表

叶工讲故事

简介:听我讲讲知青的故事,听听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