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VC投资模式生变

木基研究 2024-04-12 22:28:55
VC/PE行业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出清,已经进入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在进入周期性的下行大环境下,今年,VC的投资端,也出现了新趋势: 一种是“假装投资”——手里余粮不多,但出不了手不代表停止看项目,依旧出差、对接、洽谈得热火朝天,不过在出资环节就谨慎观望了。 另一种,投是真的投,但出手逻辑变了——追求当下就有营收有利润的项目,尤其是能够分红的项目。 此前一级市场的投资模式,多为向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在企业成长后收获估值提升带来的回报,虽然有的投资机构在投资条款中会约定分红,但却并不常见,鲜有投资机构靠分红来获得回报。 VC此前投资逻辑的出发点,也一直是出于技术先进性、市场想象空间大等要素,盈利情况并非决定性因素,许多高估值企业亏损且未有盈利预期,依旧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最近有报道说现在VC投资都要签投资分红协议,这并非空谈,我们就是这样的。并且据我所知不少同行也开始这样了。在这种形势下本身出手就是一种勇气了,因为我们的LP基本都是国资,对DPI的要求很严格,因为DPI的缘故我们目前手上已经有好多项目着急要想方设法退出了,有的项目因为连续亏损现在估值都回调了,我们业绩也受影响。所以出手投资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哪敢再投一些不好退的项目。”上海某VC机构执行董事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可以看出,现在还在出手投资的机构,投资逻辑不可避免地受到退出形势的影响——“一切都是为了流动性和确定性!”多位投资人在与母基金研究中心交流时,提到了这一点。大家都提到,现在市场上很多老股转让的标的都是昔日的明星项目、独角兽,但估值普遍回调与打折,并且成交并不火热,能够出手“接盘”老股的机构还是少数,大环境下多数机构选择谨慎和观望。 曾经,不少投资机构期望通过追热点,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行业内曾流传着这样的创业金句:“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跟风投资”现象在市场中一直存在。而无数资本涌入风口的背后,直接导致的是大量项目难以获得退出回报的风险。 风口来去匆匆,风口消逝背后却留下很多烂在手里的项目。“今年我们手里有很多项目想要通过老股转让退出,但估值下调的太夸张了,打5折都是起步,转让出去甚至都收不回成本。更夸张的是,有的项目已经是‘亏本’出售,但还是没人愿意接。”某北京地区VC机构合伙人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DPI已成为悬在VC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此要求之下,GP的募、投、管、退都产生了对应的调整。投资重点转向能够分红、盈利好的项目是一种表现,此外,“RBF”的模式也获得了许多关注。 所谓RBF (Revenue-based Financing),是一种基于收入的融资模式。它为小型或成长型企业提供金融资本。在这种金融资本中,投资者向企业注资,以换取正在进行的总收入的固定百分比,而付款额的增减则基于业务收入(通常以月度/日度收入来衡量)。这是一种非稀释性融资形式,这意味着公司的管理层保留了完全的独立性和控制权,因为对公司的股权没有任何投资或影响。 它有别于主流VC“以资金换股权”的收入模式,以分享创业公司的部分营业收入作为投资的回报,而创业者在获得资金的同时无需出让公司的股份。 在VC行业“内卷”加剧,风投机构寻求新的模式突破的背景下,已有LP“试水”这类资产投资,也已经有GP设置了小规模的团队去尝试此类投资。RBF模式既可以独立采用,也可以与股权投资相结合,即VC采用部分股权,部分RBF的方式,交易更加灵活,给创投双方提供了更多的交易选择。 不过,RBF模式仍属新事物,相关监管标准仍待完善。从兴起到发展成熟,依旧任重而道远。
0 阅读:0

木基研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