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前几年,孩子们是通过动作、运动和感官获取信息来学习的,这些早期的感官经验和动作学习,对他们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解锁坐、爬、走、跑等各种动作技能。
但到了能走、能跑的时候,许多父母发现一件“怪事”:孩子放着宽敞明亮的大路不走,总是爱钻桌底!甚至有些学龄的孩子在上课时也会钻在桌子底下!
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钻桌底?家长是否需要制止呢?今天老岳和大家一起来聊聊!
01喜欢钻各种“洞”
是孩子探索空间关系的本能
6 岁之前,都是儿童空间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通过钻、爬、捅、伸等一系列的动作,进行空间探索与感知,了解自己和空间、物品的关系。
比如:
在新生儿时期,孩子们就喜欢将手指和脚趾伸进嘴里,乐不思蜀。稍稍长大后,也会对家具缝和玩具上的洞洞产生兴趣,把手和手指伸进缝隙里。等到掌握了爬和走的技能之后,马上开始热衷于把身体的各个部分,探入狭小的空间里。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小孩子猫在犄角旮旯,或者在桌子下面钻来钻去。这是孩子们在用眼睛和感知来预测空间,用身体来丈量和感知空间,看空间有多大、能否顺利穿过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视知觉与前庭也会得到锻炼和发展,会对高度、大小和距离有一定的认知,空间感也会逐步建立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孩子们钻桌子等行为,是感觉寻求和能力发展的表现,家长们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无需制止。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入学后在课堂上还各种疯跑好动钻桌子,那家长就要警惕孩子可能存在感统失调问题,需要及时给孩子做专业的感统测评与针对性训练。
02经常钻在桌子底下
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安全感的建立其实并不完全在后天,还有一部分在先天。
胎儿在妈妈体内长达10个月的时间,和母体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胎儿熟悉了妈妈的生活作息节奏、熟悉了妈妈身上的味道、熟悉了妈妈的心跳和呼吸……熟悉了妈妈的一切;而且这10个月期间,胎儿吃穿不愁。于是他认为这是最安全最舒适的状态。
如果出生后,妈妈的深度陪伴不够,孩子没有继续获得足量舒适的爱抚,就容易出现安全感不足,寻找子宫环境的行为。狭小、半封闭的桌底,显然就是他们最容易找到的“安全环境”。
面对这类孩子,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触觉按摩,通过充满爱意的抚触和按摩让孩子绷着的神经得到放松,提升安全感。
此外,坚持给孩子做触觉按摩,还可以给孩子积累充足的信任、爱和自信,帮助改善孩子情绪问题,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里,老岳给大家介绍6个经典的触觉按摩手法,有需要的家长快带孩子练起来!
1、抚摸:以手掌与孩子肌肤接触,做上下移动的抚摸动作;
2、抚揉:以手掌或手指与孩子肌肤接触,做画圆圈的抚揉动作;
3、拉滑:针对孩子的肢体(手臂、腿部),以手环握住肢体,由上而下做拉滑动作;
4、扣拍:针对孩子强壮的部位(背部),将手拱成杯状,做拍打动作;
5、指揉:针对孩子局部的定点,以手指的指腹在定点做前后或旋转的压揉,手指不离原点;
6、关节挤压:双手握住孩子关节的上下处肢体,向中间的关节处推挤,或握住孩子关节下端的肢体,向上方关节处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