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难评啊,严嵩《听琴》

凝萨 2024-06-05 05:55:51

闲客清宵抚玉琴,露凉新月在高林。凭君洗净松风耳,无限人间郑卫音。

严嵩是明代奸臣,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这句话的意思,为了争权夺利不择手段,媚上欺下无所不为。严嵩在弘治年间参加科举中了进士,他身体有病无法仕宦。到了嘉靖年间,严嵩入仕受到了同乡礼部尚书夏言的赏识。夏言推动“大礼议”,成为嘉靖皇帝的宠臣,进而成为内阁首辅。夏言为人正直,常常直言进谏,嘉靖越来越讨厌他。严嵩为了讨好皇帝,上书弹劾夏言,夏言被处死。

严嵩做了很多坏事,这只是其中的一件。无论在史书中还是文学作品中,严嵩都是大反派。如何评价严嵩,在《明史》中已有结论。如何评价他的文学成就,一直存在争议。古人有个观点,人品决定一切。对于人品不好的人,连带着他的作品也被人忽视。哪怕到了现代,受此观点影响,很少有人谈论严嵩的诗文。

客观讲,严嵩科举入仕,主宰内阁,常常给嘉靖写“青词”,文学功底毋庸置疑。他的人品道德问题暂时放在一边,读过这首《听琴》之后会发现,他的诗文雅清丽,别有一番滋味。明代文人写诗喜欢典雅华丽风格,严嵩可以找到自己创作方向坚定走下去值得关注。

明代文人和士绅阶层联系紧密,社会富足让文人生活多姿多彩,有了很多业余爱好。诗文书画、音乐歌舞,雅集鉴古,在各种活动中弹琴、听琴成了文人生活的一部分。这就能明白,严嵩为何要写下这首诗了。

这首诗是严嵩早期作品,当时他在钤山隐居,还不是后来那个大奸大恶的奸贼。严嵩是寒门子弟,从小学习音韵声律,具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他写诗的时候,没有卖弄音乐素养,选择了相对平实的风格。夜晚弹琴,高林弦月,松风入耳,这就是古人说的“郑卫之音”。郑卫之音,是指春秋时期郑国、卫国的民间音乐。正统文人觉得,郑卫之音是乱世之音。严嵩难道用错典故了吗?

没有用错,恰恰说明严嵩懂音乐。郑卫之音充满生活情趣,带有浪漫气息,符合隐逸文人的喜好。琴声伴着自然天籁,表达性本爱山丘的志趣。古代音乐有雅乐和俗乐之分,庙堂上演奏的曲目被称为雅乐,民间曲目常被称为俗乐。严嵩打破了雅俗之分,认为音乐的本质是感动人。这样看来,严嵩听琴的确听出了门道。

严嵩一共写过上千首诗,这首《听琴》代表了他早期诗风,如果不联想到他的人品,还以为是哪位贤者的佳句呢。其实,作品和人品是两回事儿。那种人品好,作品就好的观点,实在是太想当然了。人性是多变的,人品需要道德律法约束,读《听琴》的时候可以暂时忘记这首诗的作者。

0 阅读:5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