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审时度势的谢里姆一世成就帝国辉煌!

啊坤说历史 2023-05-18 16:32:00

前言

奥斯曼人在首领奥斯曼领导时期成功脱离了罗姆苏丹王国的控制,并且建立起了独立政权。随后奥斯曼国家相继征服了小亚细亚地区、罗姆苏丹国的原属地区以及越过海峡,直接向当时拜占庭帝国统治薄弱的东南欧地区进攻。这段长时期的征服战争足以凸显出突厥这个民族的极具扩张性格以及对于更广大领土的控制欲望,并且敢于同比自己更为强大的政权势力发起挑战。

奥斯曼国家在穆拉德一世时期基本上完成了对于整个东南欧地区的征服,当时巴尔干半岛上的主要国家,如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等全部向奥斯曼国家俯首称臣。但是这种征服并没有在穆拉德一世统治时期稳定的持续下去,公元1389年,巴尔干半岛上的诸国势力联合起来反抗奥斯曼的统治。巴尔干联军在匈牙利国王的率领下与当时强大的奥斯曼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穆拉德一世亲征

在科索沃平原这片广大的战场上,双方兵戎相见,血流成河,令奥斯曼方面没有想到的是,巴尔干诸国居然有这如此紧密的连接性和韧性,这场战争对于奥斯曼军队来说赢得并不轻松。因为时任奥斯曼国王的穆拉德一世,奥斯曼军队的最高统帅居然战死科索沃平原 ,不过奥斯曼军队的获胜也标志着巴尔干半岛能够组织起来的有生力量基本损耗殆尽,起码在近期不会在威胁奥斯曼国家对于巴尔干半岛地区的统治。

公元1421年,也就是在科索沃平原之战结束的30年后,巴尔干诸国的势力又在蠢蠢欲动,当时的奥斯曼国王穆拉德二世正在集中兵力向当时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进发,拜占庭皇帝被迫割让了出君士坦丁堡以外的所有土地。公元1444年匈牙利国王率领欧洲支援的十字军和巴尔干联军再次反叛,最终在科索沃平原战败,巴尔干地区彻底失去抵抗力量。穆拉德二世在彻底稳定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后,开始向君士坦丁堡和亚非地区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征伐战争。

攻城火炮

穆拉德二世时期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以及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穆拉德二世也是一位极具征伐野心的君主,他在时期东南欧局势已经稍稍稳定,因此他开始向历代奥斯曼君主梦寐以求的君士坦丁堡展开了强大的攻势。当时的拜占庭帝国已经失去了对于巴尔干半岛地区的控制,奥斯曼帝国对于该地区的控制使得拜占庭帝国在国际局势上已经陷入了奥斯曼的军事包围圈之中,拜占庭帝国真正能给控制的地方只有君士坦丁堡一座城市了。

此外由于东南欧地区以及小亚细亚地区统治权的丧失,拜占庭帝国此时遭遇了严重兵源危机,君士坦丁堡被攻破之前,整个城市的全部守军居然不足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之类。时任奥斯曼君主默罕默德二世虽然知道此时的君士坦丁堡已经基本上是一座空城,但是出于对君士坦丁堡城防的绝对尊重,穆默罕默德二世还做了充分的军事准备。

默罕默德二世

公元1453年,奥斯曼军队开始围攻君士坦丁堡,正如战前默罕默德二世的预料,奥斯曼军队遭遇了顽强的抵抗。此时奥斯曼军队运用威力巨大的火炮攻城,正面攻城损失惨重,最终奥斯曼军队借助热那亚人的帮助下,从侧面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的大门,拜占庭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的攻陷为之后奥斯曼帝国继续向欧洲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并且保证了帝国对于巴尔干地区的绝对控制。

奥斯曼帝国终于征服了梦寐以求的君士坦丁堡,这也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已经扼守住了当时欧亚大陆通道的咽喉要地。君士坦丁堡作为欧洲基督教的神圣城市被奥斯曼人攻占之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了彻底的伊斯兰城市。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后的奥斯曼帝国进入了其发展扩张的新时期,默罕默德二世继续稳固奥斯曼帝国对于欧洲地区的统治,并于公元1475年征服了亚速夫和克里米亚,公元1481年,一代君主默罕默德世去世。

奥斯曼远征军

谢里姆一世时期奥斯曼帝国对于伊朗的征服

默罕默德二世在完成了奥斯曼帝国对于欧洲以及小亚细亚。西亚地区的统治之后,奥斯曼帝国由于长时期的大规模征服战争,自身实力损耗也非常大。因此默罕默德二世去世之后,奥斯曼统治者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在帝国逐渐恢复元气并且巩固自身统治之后,公元16世纪奥斯曼统治者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扩张。公元1503年,巴耶塞特二世在征服意大利威尼斯的过程中,被迫收兵。

导致巴耶塞特二世收兵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奥斯曼军队战线拉的过长,当时从西亚地区一直到欧洲腹地,基本上全是奥斯曼军队的控制范围,这种大面积的军事用兵对于奥斯曼帝国也是非常不利的。与此同时,在帝国统治东方遭遇到了中亚地区伊朗什叶派的强势进攻,巴耶塞特二世在处理这种东西方统治危机出现了问题,并且难以一时平定。

科索沃战役

巴耶塞特二世被迫退位,谢里姆一世即君主位,他统治时期,果断放弃了继续远征欧洲的战略计划,直接率领奥斯曼大军向伊朗高原进发。公元1514年,谢里姆一世率领了15万大军越过复杂的地形地势以及冒着传染病的威胁,达到伊朗时仅剩下了几万军队,损失已经过半。但是凭借着奥斯曼军先进的火炮装备,直接将尚处于冷并且时代的伊朗军队击败。

奥斯曼军队进入了伊朗境内,随后展开了大规模的掠夺,当时伊朗地区有着众多的建筑人才,奥斯曼军队直接从大不里士俘虏了近700名有着接触工艺制造技术的工匠回到了伊斯坦布尔,为之后的奥斯曼帝国的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基础。公元1515年,奥斯曼大军来袭,伊朗被迫将北部富饶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让给了奥斯曼帝国,伊朗的威胁解除。

谢里姆一世戎装像

谢里姆一世对于埃及的征服

公元15世纪,埃及就已经处于了伊斯兰教政权马穆鲁克国的统治之下,该政权是一个以军阀为主要统治者的军事化国家。由于马穆鲁克王国在建国之后,军阀和贵族不断发展,并且对埃及当地人民采取极度的高压统治,逐渐爆发了统治危机。当时马穆鲁克王国的赋税压力非常沉重,并且名目种类十分繁多,多到了连作为燃料的牛粪也被划入了征收赋税的范围之内。

公元16世纪初期。马穆鲁克王国统治下的叙利亚地区已经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起义,而此时的奥斯曼帝国正在谢里姆一世的率领下入侵伊朗,并且取得了重大胜利。正当谢里姆一世野心勃勃地继续向东部进军的时候,马穆鲁克王国下辖的叙利亚成为了奥斯曼帝国扩张路上的一个障碍。谢里姆一世便将马穆鲁克王国作为自己的征服目标,将埃及作为自己的下一个统治区域。

叙利亚市民

公元1516年,奥斯曼帝国取得与伊朗战争的胜利之后,其军队经过叙利亚地区,原本谢里姆一世认为会遭到强力的军事抵抗,但是没有想到广大的叙利亚人民和当地的封建主、贵族欢呼雀跃地迎接奥斯曼军队的进入。随后在与马穆鲁克王国在叙利亚地区驻扎的军事部队进行了阿勒波决战,马穆鲁克军队惨败。腐朽的马穆鲁克王国驻叙利亚军事司令居然天真地颂念起了《古兰经》来为自己祈福。

阿勒波决战再次证明了马穆鲁克王国的极度腐朽和落后,随后叙利亚地区的广大人民纷纷起义,他们组织起来力量进攻马穆鲁克的地方机构,谢里姆一世轻松占领叙利亚和之后的巴勒斯坦。公元1516年底,奥斯曼大军直接进入埃及境内,马穆鲁克苏丹突曼贝组织残兵败将进行抵抗最终失败,公元1517年,突曼贝被谢里姆一世下令绞杀于开罗。奥斯曼帝国在谢里姆一世时期的领土范围基本上增加了一倍之多,正式成为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评价

奥斯曼帝国在开始的乌尔汗和默罕默德二世统治时期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帝国,起码从当时的势力范围来看,也仅仅包括罗姆苏丹国的原有领土、小亚细亚和东南欧地区,直到默罕默德二世时期才成功占了君士坦丁堡,此时的奥斯曼国家初具帝国的形态。君士坦丁堡的攻陷,为今后奥斯曼国家直接向欧洲进军提供了重要通道。

默罕默德二世的地外扩张主要瞄向了欧洲大陆深处,但是由于战线拉的过长,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大部分集中在帝国西部征战欧洲,东部地区的军事力量自然十分薄弱。而此时的伊朗恰恰趁奥斯曼帝国东部空虚之际,率兵入侵,默罕默德二世首尾不能相顾,最终在政变中宣布退位,谢里姆一世登上君主位。

谢里姆一世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即位之后,果断放弃了前人君主巴耶塞特二世远征欧洲的军事战略。谢里姆一世洞察国际局势,认为中世纪的欧洲实力较强,并且帝国的东部已经遭遇了伊朗什叶派的军事入侵,因此他将军队调往东部与伊朗开战。凭借着奥斯曼军队先进的火炮和步枪,谢里姆一世轻而易举地就将伊朗征服,并且随后展开了向埃及的马穆鲁克王国进攻。

谢里姆一世在位期间直接将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亚欧非三大洲,成为16世纪欧亚大陆上的一大强国。谢里姆一世还将阿拔斯王朝的最后一任哈里发俘虏,并且取得了管理所有伊斯兰教事务和教徒的权力,从此奥斯曼帝国开始向政教合一的国家道路发展,而伊斯坦布尔也在这种国家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变得愈发重要,成为了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宗教中心。

参考文献:《历史之皇冠》

0 阅读:4

啊坤说历史

简介:挖掘史料背后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