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后,这种疾病进入高发期,如何防治看这里!

我是佑佑 2024-05-29 03:36:33

不知不觉,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在欢度节日同时,各位家长朋友要小心此类疾病又开始逐渐流行了,孩子会突然表现出发热、拒食、咽痛的表现,有可能中招了“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和柯萨奇病毒。

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包括:

主要是经粪口途径传播:病毒顺着大便排出体外而污染环境,随后又侵入人体消化道感染人体;呼吸道飞沫传播:指患者说话时喷溅而出的口腔飞沫;接触患者口分泌物;物品传播:如接触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的食物、衣物。

好发于春夏季六一前后,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急性起病,常突发发热和咽痛,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孩子为高热,亦可高达40 ℃以上,可引起热性惊厥,热程2~4天,需注意少部分孩子可不发热,仅以咽痛起病,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

发热期间年龄较大孩子可出现精神差或嗜睡、食欲差,年幼孩子因口腔疼痛出现流涎、哭闹、厌食表现。

局部体征:

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毫米,数目多少不等,1~2 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

表格详解:

图片示意:

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1周左右痊愈,预后良好。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干扰素α(interferon-alpha, INF-α)喷雾或雾化可能有一定疗效,INF-α是皮肤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关键调节因子,黏膜给药可发挥局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

日常照顾与护理: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居家隔离2周。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发热期间鼓励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采取必要的退热措施。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孩子可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观察体温、面色及精神食欲状态。

尽量避免接触急性期患者,减少聚集: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注意卫生,清洁消毒:

进餐前、如厕后或更换尿布后要洗手,可使用肥皂或含氯的洗手液洗手。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毛巾等个人物品。经常清洁或消毒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可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也可以开水煮烫5-10分钟。勤晒衣被,阳光下暴晒3-6小时。

环境通风:

教室、居室等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 阅读:0

我是佑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