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州天气转热了,火气也大了,关注到鲁能公馆一期的业主正在“友好”交流,动静还不小。
鲁能公馆一期是一个安置型商品房社区,即小区内既有商品房也有安置房,开发商在二者之间设了铁栅栏相隔。最近该栅栏被拆除,遂引发利益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商品房业主觉得,什么档次跟我用一样的配套。
安置房业主也憋屈,同住一个社区,虽然啥也享受不到,但是物业费一样贵啊。
目前该事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不过职业和稀泥的开发商表示,栅栏会申请报批,通过则保留。言外之意即,虽然我当初承诺要隔离,但是通不通过不关我的事。
还表示安置房业主可以申请降低物业费,言外之意即,你可以申请,降不降、降多少,再说再说。
鲁能公馆一期是福州较早的一批安商房了,项目2017年入市。彼时福州楼市行情还滚烫,属于八匹马拉不回来那种,越调控还越热,安商房机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此之前,拆迁安置一般两种办法,要么赔房要么赔钱。赔房就是纯安置房,相对来说居住体验会差一点,美感肯定没有了,物业聊胜于无,房如其名,就是起一“安置”作用。
赔钱也很好理解,就是让你拿钱去买商品房。在大兴棚改期间,货币补偿办法,起到了很好的消化库存作用,给楼市加了一把猛火,这也是上个周期里最后一次楼市大热潮了。
而福州独创了一个安置模式,即安商房,将商品房安置房混合。这在土地出让的时候就设置好了,明确留出安置部分政府回购,补偿安置户。
这个模式有它积极的意义,比如安置房的品质得到提升,据说是和商品房一样,当然实际上是没有的。另外一点就是给进击的福州楼市降降火,虽然也只是表面上。
混合安商房的地块地价会便宜很多,房价自然也会比纯商房低。比如在五四北杀红了眼,动辄2.5万/㎡、2.8万/㎡的新房价格时,作为安商房五四理想城均价是1.9万/㎡。
安商房的出现好像福州燥热的夏天里刮过的一缕清风,暂缓了楼市的焦躁。但我们知道,气温没有真正凉下来,一阵风是不顶用的,甚至风过,人的体感是更热更难受的。
安商房模式在福州实行多年,许多隐而未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了,包括这次鲁能公馆的纠纷。
很关键的一个点是失衡。安置房业主和商品房业主本就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就不适合放在一起。倒不是人有三六九等,只因立场不同,掏的钱不同,自然感受也不同。
站在商品房业主的角度,同一个小区却实打实多花了1万/㎡,总得做点什么,让这1万/㎡花得值啊,拉栅栏可能是最后的倔强。现在栅栏拆除,就是再次将这种价值冲突面对面碰撞,相当于直接点了火药引子,不炸都难。
站在安置房业主的角度,配合官方拆迁,也交了一样的物业费,说是和商品房一样的待遇,到头来像低人一等似的,搁谁不憋屈。
商品房业主没错,安置房业主也没错,好像谁都没错,但是大家都受伤了。
安商房退出历史舞台,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先不说安置房业主和商品房业主的居住习惯、矛盾冲突,这算事小了。从房产价值的角度,混合安商房的保值能力,肯定是比不过纯商房的。鲁能公馆一期当初摇号2.8万/㎡开盘,如今二手房的成交案例,基本是不涨甚至降价卖的。
另外,安商房更大的隐忧是社区品质问题。
我们知道安商房的初衷,是希望安置房能有商品房一样的品质,一样的管理,但结果往往是商品房有了安置房一样的品质。
因为对于开发商来说,安商房的利润空间是有限的,地价和政府回购价以及售价都固定了,能在其中做调整的只有建安成本。
商品房和安置房一好一差,这就背离了官方初衷。一起往高标准建设,会继续压缩利润空间,那只好一起减配了。看了几个以及交房的安商房项目,都挺一言难尽的。
配建90%安商房的榕发夏荷郡交房后,被业主投诉过道没贴瓷砖,大白墙交付;正祥贵里香园小区环境不达标,使用的地砖渗水。
三江口的理想城就更夸张了,地基下沉,房屋开裂,还没住直接成了危房。
安商房的缺陷其实挺明显的,但仍然被推广使用了多年,因为它最大的用处是缓和地价房价,是福州楼市高峰期的特殊产物。
而现在的楼市什么光景大家也都明白。
细心的朋友应该也发现了,去年一整年的土拍,安商房的比例是往下走的,纯商房则越来越多。因为在楼市本身就处在下行的时候,还拿这样的地块出来基本意味着流拍。
当优势不再是优势,缺陷缺还是缺陷,意味着一项事物的使命可能要到头了。
上为正文。
安商房是安置房的服务质量,商品房的收费标准
安商房……据说是和商品房一样,当然实际上是没有的[得瑟]
墙裂地陷算什么,背后的硬件很硬。
把吃鱼丸和喝咖啡的凑一起
不就是安置房嘛 懂得都懂[得瑟]
在福州的开发商都是变着法子忽悠购房者
我拆迁安商房,置换相当于18000多购房,商品房清盘时却只要15000还送车位,这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