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与众将商议第一次北伐事宜。作为汉中太守的魏延提出有名的奇袭方案。但是魏延提出的奇谋,是夺取潼关还是长安,一直存在争议,且夺取目标不同,结果也是大相径庭。
夺潼关还是取长安关于魏延提出的奇谋,在《三国志》和《魏略》上记载不同。
《三国志》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魏略》记载: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作者的可信度《三国志》作者是原蜀汉官员陈寿,《魏略》作者是曹魏的鱼豢。从可信度上来说,陈寿的记载更为准确,作为原蜀汉官员,能掌握的第一手信息是鱼豢所不能比较的。
同时二人撰史态度也不同,陈寿治史严谨,对于史料的选择非常谨慎,只采纳可信度较高的,而对于对不可靠的史料则弃之不用。而鱼豢治史相对宽松,追求的是详细全面的记载,对于史料的选择没有陈寿那么严格,即使是可信度较低的史料,只要能全面反映事情经过,他都会加以采用,因此《魏略》的可信度不及《三国志》。
三国关中与汉中
军事角度分析从军事角度上看,夺取潼关要比长安更具意义,也更为简单。
长安作为汉朝故都,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即便如《魏略》中所说,夏侯楙临阵脱逃,其他主官若是坚守,魏延也很难短时间攻下,到时曹魏援军到来,腹背受敌,必然失败。
魏延作为刘备器重的武将,汉中太守,多次打退曹魏进攻汉中的计划,以其军事素养和能力,绝对不会选择进攻长安。
进攻潼关,才是正确的选择。马超进攻曹操时,钟繇就是据守潼关,才给曹操争取到时间。魏延也正是看中潼关的战略地位,夺下潼关,可以切断洛阳到关中的道路,这样争取时间,诸葛亮便可拿下关中。
夺取潼关是最佳选择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讲究循序渐进,且目的在于拿下凉州,以凉州为基地进攻关中。魏延的奇谋,讲究的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迅速拿下关中。
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五次北伐,分别从凉州、陈仓道、褒斜道出兵,都是无功而返。
汉中与关中,道路崎岖,战线过长,后勤补给困难。同时陈仓道、褒斜道、子午谷也都出奇兵的地方。
诸葛亮第一二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声势浩大,但走的凉州,给了曹魏反应的时间。结果马谡街亭失守,赵云在斜谷失利,造成了北伐大军后路面临被切断的局面,不得已退兵。
夺取凉州,进攻关中,计划看似美好,但是存在致命缺陷。
汉中与关中虽然有秦岭阻隔,但之间的多条小道,曹魏只要一路成功,便可拿下汉中。这样北伐大军后路被切断,面临前后夹击,同时益州也将危如累卵。
此时的蜀汉,在三国中实力最弱,走凉州战线过长,依靠益州的后勤补给运输困难,限制的大军的作战效果。
所以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也意识到了问题,直接出兵斜谷,进兵五丈原,欲打开关中门户,快速拿下关中。
诸葛亮第四五次北伐
魏延的奇谋魏延作为汉中太守数十年,处在与曹魏战斗的第一线,对于关中地区兵力部署自己主将都是比较了解的。
此时的关中主帅是夏侯楙,依靠父辈阴德和取了清河公主,才坐上的主帅之位,其人统帅能力非常一般。魏延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因为换成曹真等人,这个计谋就很难成功。
同时在已知的道路中,关中的出口都在陈仓和长安之间,即便魏延顺利到达关中,然后在长安等地的注视下奔袭潼关,就失去了闪击的意义。
只有出秦岭到达潼关附近,趁守军不备,才能获得奇效。《三国志》记载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果是走的子午谷,陈寿不可能不记录,之所以没记录,说明是一条新的道路。也正是因为有了新的路径,作为老将的魏延才敢提出奇袭潼关的计划。
总结以蜀汉当时得国力,如果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曹魏逐步蚕食,进而获得成功,是不现实。强弱对抗中,弱者想要取胜,就是要趁强者不注意之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逆风翻盘。
彼时,曹魏主帅无能,若能采取奇兵,趁其不备之际,一击而定,只要拿下关中,天下形式必然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