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谈个和要这么麻烦?

含双谈历史 2023-10-19 06:50:02

01

对于明朝的皇帝而言,能灭亡明朝的不是辽东的女真,而是蒙古。毕竟无论是地盘,还是人数,女真都无法与蒙古相提并论。

而这一切在万历四十七年发生改变,从这一年开始,女真与蒙古一样,成为明朝的头号敌人。

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一年爆发萨尔浒之浒,十三万的明军竟然不是六千后金军的对手,四路人马被打得只剩下一路人马。

而这一路人马能回来,并不是侥幸,而是后金故意放水。

因为这一路人马的将领是李如柏,而李如柏的父亲李成梁就是努尔哈赤能做大的关键。

李成梁作为辽东总兵,他的一个职责就是制衡女真。如何制衡呢?很简单,谁冒头打谁。

哈达部仅仅只是产生与叶赫部联合的想法,就遭到李成梁的定点打击,整个部落的主力被物理消灭。

但这一套在努瓦哈赤那里没有了效果,因为努尔哈赤别说与那一个部落联盟,他干脆直接统一了女生,但是李成梁却没有任何的反应。

相反,他还将六堡放弃。

“不徒民实塞下,而反劫塞下六万余人以殍死。”——《万历邸钞》

要知道,六堡可是辽东重镇抚顺、清河的唯一屏障,没有了六堡的抚顺、清河,就如同一个光溜溜的孩子站在别人的面前,一阵风刮过来的沙子都能将其打疼。

但李成梁就是将其放弃,接替他的就是努尔哈赤。而在这期间,无数百姓哀嚎遍野,因为这是他们的家园。

有的人或许好奇,李成梁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们两个原本就是一伙的。

努尔哈赤曾经在李成梁的手下当过一段时间的小弟,到后来也一直对李成梁服服帖帖。

甚至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在朝鲜打仗的时候,努尔哈赤还自告奋勇要求一同前往朝鲜与李如松作战。

最值得一提的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之女是李如柏的妾。

可想而知,努尔哈赤与李家的关系紧密到什么程度,这也是为什么李成梁选择性失明,李如柏能从那一场战争中逃回来,

而关于李成梁,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一段话来形容就是:“建功一世,祸患千秋,万死不足恕其罪”。

但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说什么都为时已晚,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但明朝面对的了吗?面对不了。

02

但凡一个朝代发展到后期,系统都会出现腐朽的情况,明朝也不例外。

当时明朝军队的情况简直就是一塌糊涂,吃空饷那是常有的事情,就连京营都难逃其手。

就比如,庚戌之变发生的时候,原本在册的士兵应当有十三万,但实际上呢?仅仅只有六万。

而这六万还有一部分是老弱病残,剩余的七万去哪了呢?压根就不存在。

天子脚下都是如此,更何况其他地方。

而除了吃空饷,士兵也个个不务正业,当然,这个不务正业不是他们造成的,是将领造成的。

再拿京营来说,当时嘉靖在位的时候,京营的一部分士兵参加到了修道观里面,而到隆庆在位的时候,京营的一部分士兵又参加到修佛寺里面。

总而言之,但凡京城出现什么大工程,基本上都会出现士兵的身影,皇帝都是如此,更何况其他的将领。

这也是为什么戚继光要创建私人军队戚家军的原因。

当年,他率着这群大军去打倭寇,结果呢?还没有与倭寇接触,他们就全部跑光。

你猜他们是怎么说的?你今天把他打跑,他明天还会再来,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拼命呢?反正拼命是拿这个工资,不拼命也是拿这个工资。

有的人或许会说,取下敌人的首级不是有奖赏吗?确实有奖赏,但这个奖赏大部分不是在你的手里,是在将领的手里。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士兵,会不会拼命?肯定不会。

而反观后金,后金专门制定了一套制度,这一套制度就是八旗制度。

说的通俗易懂点,就是将士兵划分到八个旗里面,每个旗的士兵都由这个旗的旗主率领,工作的时候工作,打仗的时候打仗,组织性相当的强。

有的人或许会说,难道他们就不用训练吗?

要知道,人家是游牧民族,无形之中就已经达到训练的目的,就比如打猎,可不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而是如同打仗一般,联合起来对猎物进行围剿。

而关于逃兵这一方面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倘若出现一个逃兵,那么这个逃兵的全部财产将会成为另一名有功士兵的财产。

其中包括他的老婆、孩子,这真可谓是杀人诛心。最主要的是,为了凸显出耻辱感,还特地在他的身上动刀,就比如割掉鼻子之类的。

明军纪律散漫,个个怯战,后金军组织严密,个个骁勇善战,如此对比,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正常,毕竟后金是新兴政权,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步入了明朝的后尘。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前期的八旗子弟是清军的主力,后期的八旗子弟就是一群土鸡瓦狗,倘若他们有用的话,也用不着湘军出手。

03

清朝(此时已经改为清朝)与明朝谈和的时间是在崇祯十四年。

这一年,明清之间爆发了松锦大战,此战以清朝的胜利而告终,而明朝在此战的损失可谓是惨重到极点。

因为他的参战兵力十三万。

要知道,万历四十七年十三万大军败了一仗,从此以后一直到崇祯十三年都从未拉出十万以上的人马与清朝作战。

现如今十三万又败了一次,要想回血,最起码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既然如此,为什么清朝要与明朝谈和呢?还不是因为当时的辽东下大雪,清军的粮草根本无法运到前线。

而松锦大战明朝虽败,但却败的不那么彻底。

因为还有洪承畴的上万大军驻扎在松山,坚决抵抗,锦州的祖大寿也在坚决抵抗,倘若能谈和的话,最好不过。

毕竟这一仗清军也是下了血本,整整出动十二万大军,用倾国出动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要知道,女真的总人口也才只有几十万。

倘若松山、锦州拿不下来的话,得到的好处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回去如何向父老交代?因此,占据优势的他主动提出谈和。

谈和的条件是:明朝每年给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给清朝,清朝每年给人参千斤,貂皮千张给明朝。

很明显,清朝也就是意思一下。

而这个谈和条件崇祯接受吗?接受。

因为当时的明朝是两面作战的状态,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清朝,如果将一个搞定,腾出手来集中注意力搞另一个,那是最好的结果。

但这一场谈和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负责这一场谈和的主要人物兵部尚书陈新甲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当时整个谈和的过程都是保密的,为什么要保密呢?

因为对于明朝的大臣而言,当时的清朝就是蛮夷之邦,怎么能跟天朝上国的明朝相提并论呢?明朝又怎么能卑躬屈膝的向清朝谈和呢?

倘若谈和的事情曝光,必定会遭到大臣的抨击。

不过幸运的是,这件事情就算不曝光也办得下去,因为只要崇祯本人同意即可,反正国书是出自他手,又不是出自他人之手。

但可惜的是,这件事情的主要负责人兵部尚书陈新甲将与清朝来往的书信放在了办公桌上,而他的仆人以为这是有关于战事的报告,将其交给塘报官传抄。

这件事情当即就在高层流传开。其中的内容是明朝跟清朝在讨价还价:

“索金三十万、银二百万,已许金一万、银一百万,憨尚不肯,决要金十万、银二百万,不从,即发兵。”——《流寇长编·卷十五》

明朝出现如此行径,大国威严何存?一部分的大臣跳出来,当即要处死陈新甲,但陈新甲本人并不慌张,因为他接收到的是崇祯的命令。

因此,他在他的辩解书上不断的引用崇祯说过的话,而这一招要了他的命。

要知道,这件事情之所以保密,就是因为一旦公开,将会推行不下去,就连崇祯本人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而他主动出手将崇祯拉出来,那岂不是相当于要拿崇祯当成靶子吗?这也是为什么崇祯关于谈和一事直接否认,同时将其灭口。

有的人或许会说,崇祯未免太好面子,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04

众所周知,明朝之前是元朝,而在元朝之前是宋朝,但中原大地大部分时间并不是掌握在宋朝的手里,而是掌握在游牧民族的手里。

经过游牧民族数百年的统治,可想而知百姓胡化到了什么程度,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洪武十七年发生的一起案件。

这一起案件发生在洪洞县,洪洞县的农民姚小五与他的妻子史灵芝,原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但突然有一天冒出了一名叫作唐润山的军户,说姚小五抢他的老婆,根据是什么呢?

根据是史灵芝与他哥有娃娃亲,但是他哥还没有来得及娶史灵芝就已经去世,史灵芝竟然嫁给了姚小五。

按道理来说,这关他什么事呢?史灵芝与他哥定的娃娃亲,又不是与他定的娃娃亲。

但当时的官府竟然真的将史灵芝判给了他。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按照游牧民族的传统,兄弟的妻子可以由兄弟来继承,甚至是儿子来继承,当年王昭君就是这一套传统的受害者。

姚小五对于这一判决,当然不服,因此闹到了南京。而南京给出的结果与当地官府给出的结果一样。

当时的胡风竟然盛行到了这种地步。

但关键时刻,朱元璋跳了出来,他是从哪里知道的呢?从锦衣卫那里知道的。

当即就将刑部尚书以及有关人员全部抓起来处死,而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有意的去胡化,就比如废除元朝的服饰以及礼仪。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当时有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已经认为元朝是正统,朱元璋在谋朝篡位。

而他要树立起他的正统性,那就只能全面否定元朝,将他自己塑造成维护华夏文化的英雄。

“胡元入主中国,非我族类,风俗且异,语意不通,遍任九域之中,尽皆掌判。”——《大诰》

这也就导致明朝是一个民族性特别强的朝代。

到后来无论是孙中山也好,洪秀全也好,只要喊出“驱逐鞑虏”这个口号,都要到南京向朱元璋这个先行者打报告。

正是因为朱元璋的身份,以至于崇祯里外不是人,因为他与清朝谈和不就是相当于走上了一条与朱元璋相反的路吗?

而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他与朱元璋走的路是相反的,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数典忘祖,甚至更进一步都可以质疑他的合法性。

这也是为什么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和谈一事摆到台面上,他要面子只是一个原因,更加重要的原因是他不能承认清朝。

这也是为什么汉朝能谈和,宋朝能谈和,就他明朝不能谈和。

不过这也是有好处的,毕竟明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而高的原因就是在于它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05

不议和对于清朝来说,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损失,因为他每年依旧可以抢,但对于明朝来说,却是相当的头疼。

因为早在崇祯元年,农民起义军还没起来闹,军费就已经入不敷出。

明朝一年的收入是将近四百万两白银,而一年的支出是五百万两以上白银。现如今农民起义军已经起来闹,军费又岂会跟得上。

因此,士兵越打越少,国家越打越穷,到最后直接轰然倒塌。

可以说,明朝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银子。

0 阅读:44

含双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