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六章
佛说:“富楼那,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情,说是在王城之中,有一个人名叫演若达多。”
这个人有一天早上洗漱照镜子的时候,对镜子中清晰可见的头部五官非常满意和喜欢,但是却很生气自己的头部面目五官没有看到。
并且,他把这种自己看不到头部的面目五官,却只能看到镜子中的面目五官的这种事情,认为是鬼魅作祟。
在这种想法之下,他竟然无端端的发狂了,到处奔走,要找自己的头部面目。
佛问:“富楼那,在你看来,这个演若达多为什么会发狂而四处奔走呢?”
富楼那对佛说:“佛你说的这个人发狂的事情,我也听说过,我认为他之所以会发狂,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的心狂乱了。”
佛对于富楼那的回答,并没有给予任何的评判,而是继续进入了分析过程。
佛说:“既然我们已经明白所有这些名相,全部都只是虚妄的幻相,可是所有的那些虚妄的幻相,相互之间一个成为另外一个的出现原因,从而在迷乱上增加的迷乱,在错误中更加错误。”
“之所以你们能够一直困扰在这些错误迷乱之中,就是因为这些迷乱的存在,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当你们真正明白,原来这些错误迷乱,连一个根本的出现原因都找不到的话,你们也就应当知道,所有的虚妄幻相,其实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依靠了。”
“换一句话说,既然这些虚妄的幻相,根本就不曾出现和存在过,又何必需要你去努力灭除它们呢!”
就好像刚才佛谈到的那个演若达多,他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因,就发狂恐怖地到处奔走,要找寻自己头部的面目。
当他忽然安静下来,不再发狂的时候,并不是说他从外面找到了自己头部面目回来;就算他仍然在继续发狂,他的头部面目又何尝丢失过呢?
于是,佛说:“富楼那,虚妄的本质,其实就是这样,根本就没有什么原因可以让它们实际存在。”
佛在最后下了一个结论说:“人人心中的那个无比殊胜、清明觉了、原始清净的本来,原本就是周遍了整个法界,哪里会从别人那里得到呢!哪里又需要什么勤苦修行呢!”
佛在讲完了这个结论之后,又给富楼那打了个比方,说:
“比如有这么一个人,在他身上穿着的衣服中,就藏着一个能够满足他一切愿望的如意宝珠,但是这个人却丝毫也不知道。他身无所长,穷困潦倒,流落在他乡,整天为了能够填满肚子而四处奔走乞讨。”
“突然有一天,有一个非常聪颖善巧的人,告诉了他身上原来还有一个宝珠,之后,这个人就在这个宝珠的作用下,要什么就有什么,很快就成了一个大富豪。”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地相信了:原来我自己一直就拥有这个如意宝珠,只不过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罢了。”
就好像有一个禅师,他对佛法非常有信心,他也认为自己可以通过禅悟,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可是,他用功很久之后还是没有任何的体悟,这一下把他的犟脾气给激起来了。他就发誓说:“克期求证!我一定要在七天苦修之后证悟,否则我就从高崖上面跳下去!不是佛法不好,而是我自己不行,干脆死了算了!”
在这个誓愿下,禅师就不眠不休第一直在七天的时间里参悟,可是非常不幸,整整七天都过去了,他还是没有达到开悟。
这下子,他就坚决地走到了崖边,直接就跳下去了。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恰好当这个禅师在坠落到地面的时候,他彻底开悟了,但是他也被摔瘸了。
禅师大叫着:“冤枉啊!冤枉啊!”然后就一瘸一拐地走了。
你知道他为什么喊冤吗?参!参!参!
修仙第一步首先是:百日筑基,感觉就是练内功! 功力达到通大周天之后才能去练仙法! 有个疑问:修仙不吃东西吗?那不参加社会工作,谁给你钱?没钱能买吃的吗?如果能解决吃饭问题我也想去修仙了 一连串疑问……
我觉得大家需要明白,佛说所相有虚妄,并不是说相不存在不真实。而是告诉人们相没有实体自性。
最好那个故事让和尚参悟和去悬崖的心念背后即看不见摸不着的自性觉!若非没有自性,他又如何想开悟和跳悬崖呢?
无始有幻相,执着起纠缠,彼此烦恼因,无明陷轮回
凡夫靠意识心全部理解了。又能怎么样?佛法好比一个炒土豆丝的菜谱。全部都是学会了。现在关键问题是。没有一颗土豆。禅宗《十牛图》里面的寻牛。牛都不知道在哪里。怎么去训牛?
佛认为不存在,而让你甘心情愿做替死鬼。[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就象如来算计孙悟空一样。(《西游记后传》后明白)
南无阿弥陀佛!
理则顿悟事须渐修
南无阿弥陀佛
强行予心、执者锢本、舍身成人、欲言又止…
不知道相信有一个“自性”对我有什么好处?从此不怕死了是吗?可以不修了是吗?那知道该怎么生活了吗?从前的很多烦恼还有没有呢?死的时候会不会惊慌失措地发现自己有很多执着呢~
对不起如果可以的话我承担一切后果